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50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抗震耗能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包括固定柱和支柱,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抗震槽,抗震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座,两个滑座相对的一端均呈圆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凸型槽,多个凸型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凸型块,上下相对应的两个凸型块之间连接有弧形弹性板,位于上侧的滑座的底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尼件,多个阻尼件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弧形弹性板的侧端固定连接;其通过降温环槽内部的往复流动的水对固定柱进行降温,避免摩擦板与固定柱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导致固定柱的温度较高,避免固定柱由于温度较高产生弯曲变形,延长抗震耗能器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耗能器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抗震耗能器是一种在受压状态下不发生屈曲的支撑,通过屈曲约束支撑不仅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延性,利用材料的弹性或者将地震能量转变为摩擦热能来消耗地震能量,以达到耗能作用,实现抗震。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110109346.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包括上下两个连接板、阻尼内芯和弹性耗能装置;阻尼内芯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阻尼内芯上设置有供弹性耗能装置穿过的第一通孔。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将地震能量转变成摩擦热能,在抗震的过程中,耗能器的温度会迅速上升,耗能器上的热量不便于散发出去,不便于对耗能器进行适当的降温,耗能器长时间保温又处于建筑的重大压力作用下,容易导致耗能器发生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包括固定柱和支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抗震槽,抗震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座,两个滑座相对的一端均呈圆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凸型槽,多个凸型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凸型块,上下相对应的两个凸型块之间连接有弧形弹性板,位于上侧的滑座的底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尼件,多个阻尼件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弧形弹性板的侧端固定连接,多个弧形弹性板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摩擦板,两个滑座相背的一端均连接有减震弹簧,位于上侧的滑座的外部滑动套设有密封垫,密封垫与抗震槽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与抗震槽连通的圆孔,所述支柱位于圆孔的内部,支柱的底端与位于上侧的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柱的内部右上侧设置有储气槽,抗震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气槽,第一通气槽通过两个第二通气槽与储气槽连通,两个第二通气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单向泄压阀,两个第一单向泄压阀的安装方向相反,固定柱的内部底侧设置有存水槽,储气槽通过第三通气槽与存水槽连通,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降温环槽,降温环槽设置于抗震槽的外部,降温环槽的底端通过第一水管与存水槽的内部底侧连通,固定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储水槽,降温环槽的左端上侧通过第二水管与储水槽的内部底侧连通,储水槽的顶端设置有第四通气槽,第四通气槽通过两个第五通气槽与抗震槽的内部上侧连通,两个第二通气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单向泄压阀,两个第二单向泄压阀的安装方向相反。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右端与两个第二通气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储气槽连通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塞,第一密封塞延伸至储气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水棉。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左端与两个第五通气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第四通气槽连通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塞,第二密封塞延伸至第四通气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吸水棉。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右端底侧设置有与存水槽底部连通的出水孔,出水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螺丝。
[0012]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三通气槽底侧连通的加水孔,加水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螺丝。
[0013]作为本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的内侧壁与支柱的外侧壁密封滑动配合。
[00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和支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中,当建筑受到外力振动时,支柱对滑座进行挤压,通过滑座、凸型槽、凸型块、减震弹簧、两个滑座、固定块和阻尼件的配合使弧形弹性板进行相应程度的弯曲,同时两个滑座在抗震槽的内部进行相应的移动,使摩擦板与抗震槽的侧壁进行相应程度的压紧,通过摩擦板与抗震槽之间的摩擦的效果能够起到阻尼的效果,同时摩擦板与固定柱摩擦产生热量,将振动产生的动能转变为摩擦热能,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
[0018]2.本技术中,通过密封垫使位于上侧的滑座与抗震槽密封滑动配合,在两个滑座在抗震槽的内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将抗震座下方的空气,通过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储气槽和第三通气槽进入存水槽的内部,使存水槽内部的水经第一水管进入至降温环槽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二水管流至储水槽的内部,同时使储水槽内部的空气经第四通气槽和第五通气槽进入至抗震槽的内部上侧,当两个滑座向上移动过程中,抗震槽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五通气槽和第四通气槽进入储水槽的内部,储水槽内部气体的压强增大,并推动储水槽内部的水经第二水管、降温环槽和第一水管进入储水槽的内部,储水槽内部的气体则通过第三通气槽、储气槽、第二通气槽和第一通气槽进入抗震槽的内部底侧,通过降温环槽内部的往复流动的水对固定柱进行降温,避免摩擦板与固定柱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导致固定柱的温度较高,避免固定柱由于温度较高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延长抗震耗能器的使用寿命。
[0019]3.本技术中,通过内部的气体推动水在存水槽、第一水管、第二水管、降温环槽和储水槽内部往复流动的,能够将一部分振动的能量转换为水流动的动能,能够起到一定的抗震的效果,提高了抗震耗能器抗震的效果。
[0020]4.本技术中,通过储水槽、储气槽、两个第一单向泄压阀和两个第二单向泄压阀的配合能够避免水进入至抗震槽的内部,避免抗震槽内部的部件与水接触腐蚀损坏,保证内部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固定柱;2、支柱;3、滑座;4、凸型块;5、弧形弹性板;6、固定块;7、阻尼件;8、摩擦板;9、减震弹簧;10、密封垫;11、储气槽;12、第一单向泄压阀;13、存水槽;14、降温环槽;15、第一水管;16、储水槽;17、第二水管;18、第二单向泄压阀; 19、第一密封塞;20、第一吸水棉;21、第二密封塞;22、第二吸水棉;23、第一密封螺丝; 24、第二密封螺丝;25、密封环;2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抗震耗能器,包括固定柱(1)和支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的内部设置有抗震槽,抗震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垂直分布的滑座(3),两个滑座(3)相对的一端均呈圆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凸型槽,多个凸型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凸型块(4),上下相对应的两个凸型块(4)之间连接有弧形弹性板(5),位于上侧的滑座(3)的底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尼件(7),多个阻尼件(7)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弧形弹性板(5)的侧端固定连接,多个弧形弹性板(5)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摩擦板(8),两个滑座(3)相背的一端均连接有减震弹簧(9),位于上侧的滑座(3)的外部滑动套设有密封垫(10),密封垫(10)与抗震槽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柱(1)的顶端设置有与抗震槽连通的圆孔,所述支柱(2)位于圆孔的内部,支柱(2)的底端与位于上侧的滑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柱(1)的内部右上侧设置有储气槽(11),抗震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气槽,第一通气槽通过两个第二通气槽与储气槽(11)连通,两个第二通气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单向泄压阀(12),两个第一单向泄压阀(12)的安装方向相反,固定柱(1)的内部底侧设置有存水槽(13),储气槽(11)通过第三通气槽与存水槽(13)连通,固定柱(1)的内部设置有降温环槽(14),降温环槽(14)设置于抗震槽的外部,降温环槽(14)的底端通过第一水管(15)与存水槽(13)的内部底侧连通,固定柱(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储水槽(16),降温环槽(14)的左端上侧通过第二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育芳陈文曦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创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