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527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其空调机房位于车站设备小端并且靠近车站公共区;空调机房内设有通过新风管依次串接的混风室、组合式空调器和送风风箱以及通过排风管串接的回排风机和回风箱,排风管上设有伸入至混风室内并且位于回排风机出口侧的混风支路,送风风箱上连接的送风管分别伸入至站厅公共区和站台公共区,回风箱上连接的回风管分别伸入至站厅公共区和站台公共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空调机房布置在车站设备小端,能显著地减小送风管和回风管的长度,相应地降低能量损失;车站设备大端能释放大量的管线安装空间,便于综合管线布置和阀门运营维护;另外还将排烟模块独立出来,排烟模块更稳定可靠,可提高消防安全性。可提高消防安全性。可提高消防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通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铁车站大系统通风空调普遍采取组合式空调器送风、回排风管与排烟风管共用管路的形式,在地铁车站两端都设置通风空调机房和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对于这种形式,地铁车站两端特别是设备大端存在送风管横穿整个设备区才能输送到公共区的情况,送风管冷量和能量损失偏大,横穿设备区的送风管也占用了大量的宝贵空间,给综合管线布置和运营检修维护带来巨大压力。另外回排风管与排烟风管共用管路,火灾时需要由回排风工况切换到排烟工况,阀门切换繁琐,工况转换需要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0004]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房,所述空调机房位于车站设备小端并且靠近车站公共区;所述空调机房内设有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送风风箱、回风箱和混风室,所述混风室、所述组合式空调器与所述送风风箱通过新风管依次串接,所述回排风机与所述回风箱通过排风管串接,所述排风管上设有伸入至所述混风室内的混风支路并且所述混风支路位于所述回排风机的出口侧,所述送风风箱上连接的送风管部分伸入至站厅公共区、其余伸入至站台公共区,所述回风箱上连接的回风管部分伸入至站厅公共区、其余伸入至站台公共区。
[0005]作为实施方式之一,该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还包括站厅排烟风机和站台排烟风机,所述站厅排烟风机所连接的排烟风管伸入至站厅公共区,所述站台排烟风机所连接的排烟风管伸入至站台公共区。
[0006]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站厅排烟风机和所述站台排烟风机均设置于所述空调机房内。
[0007]作为实施方式之一,该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还包括排烟机房,所述排烟机房位于车站设备大端,所述站厅排烟风机和所述站台排烟风机均设置于所述排烟机房内。
[0008]作为实施方式之一,该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还包括排风亭,所述站厅排烟风机的出口管、所述站台排烟风机的出口管以及所述排风管均连接至所述排风亭。
[0009]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回排风机有多台,各所述回排风机并联设置并且均与所述回风箱连接。
[0010]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组合式空调器有多台,各所述组合式空调器并联设置并
且共用所述送风风箱和所述混风室。
[0011]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空调机房与车站站厅层布置于同一高度。
[0012]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将空调机房布置在车站设备小端,送风管、回风管穿过车站设备小端与车站公共区之间的隔墙即可到达空调机房,能显著地减小送风管和回风管的长度,相应地降低能量损失;车站设备大端减少了传统的超大送风管和回风管,因而释放了大量的管线安装空间,便于综合管线布置和阀门运营维护,同时可一定程度地压缩车站设备大端的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冷凝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房103,所述空调机房103位于车站设备小端并且靠近车站公共区;所述空调机房103内设有组合式空调器105、回排风机107、送风风箱106、回风箱108和混风室104,所述混风室104、所述组合式空调器105与所述送风风箱106通过新风管依次串接,所述回排风机107与所述回风箱108通过排风管串接,所述排风管上设有伸入至所述混风室104内的混风支路111并且所述混风支路111位于所述回排风机107的出口侧,所述送风风箱106上连接的送风管112部分伸入至站厅公共区21、其余伸入至站台公共区22,所述回风箱108上连接的回风管113部分伸入至站厅公共区21、其余伸入至站台公共区22。
[0020]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将空调机房103布置在车站设备小端,送风管112、回风管113穿过车站设备小端与车站公共区之间的隔墙即可到达空调机房103,能显著地减小送风管112和回风管113的长度,相应地降低能量损失;车站设备大端减少了传统的超大送风管112和回风管113,因而释放了大量的管线安装空间,便于综合管线布置和阀门运营维护,同时可一定程度地压缩车站设备大端的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0021]如上所述,空调机房103邻近车站公共区布置,优选为位于车站设备小端的靠近车站公共区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机房103与车站站厅层布置于同一高度,可
缩短满足站厅公共区21需求的送风管112和回风管113的长度。
[0022]优选地,如图1,组合式空调器105有多台,各组合式空调器105并联设置并且共用送风风箱106和混风室104;其中,每台组合式空调器105配置有一组新风管,其入口侧新风管与混风室104连接,其出口侧新风管与送风风箱106连接;多台组合式空调器105协同运作可保证车站通风需求。
[0023]优选地,如图1,所述回排风机107有多台,各所述回排风机107并联设置并且均与所述回风箱108连接;其中,每台回排风机107配置有一组排风管,其入口侧排风管与回风箱108连接,其出口侧排风管上则设有混风支路111;多台回排风机107协同运作可保证车站通风需求。
[0024]一般地,在车站地面还设有新风亭102和排风亭101,上述新风管与新风亭102连接,上述排风管与排风亭101连接。
[0025]进一步优化上述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该系统还包括站厅排烟风机109和站台排烟风机110,所述站厅排烟风机109所连接的排烟风管114伸入至站厅公共区21,所述站台排烟风机110所连接的排烟风管114伸入至站台公共区22。本实施例中,将排烟模块与回排风模块分别独立设置,能提高排烟操作和回排风操作的稳定性、可靠性,避免排烟和回排风共用管路而延误火灾时的紧急排险操作,提高消防安全性。
[0026]优选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房,所述空调机房位于车站设备小端并且靠近车站公共区;所述空调机房内设有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送风风箱、回风箱和混风室,所述混风室、所述组合式空调器与所述送风风箱通过新风管依次串接,所述回排风机与所述回风箱通过排风管串接,所述排风管上设有伸入至所述混风室内的混风支路并且所述混风支路位于所述回排风机的出口侧,所述送风风箱上连接的送风管部分伸入至站厅公共区、其余伸入至站台公共区,所述回风箱上连接的回风管部分伸入至站厅公共区、其余伸入至站台公共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站厅排烟风机和站台排烟风机,所述站厅排烟风机所连接的排烟风管伸入至站厅公共区,所述站台排烟风机所连接的排烟风管伸入至站台公共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端送回风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排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勋考夏继豪李焱池刘俊车轮飞林昶隆付维纲李国栋邓敏锋杨礼桢朱毅蔡亚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