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10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段管桩段,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一端的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另一端的第二端板,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的连接孔,一端预埋在所述管桩段内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管桩段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在竖直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管桩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基础工程中应用广泛,管桩连接主要有焊接连接、抱箍连接、螺栓连接和锁定机构连接四种连接方式。桥梁工程中,一般管桩直径较大,现场多采用焊接连接的连接方式,焊接连接存在焊接质量不稳定、焊接连接时间长等问题;抱箍连接方式在管桩连接位置设有突出的箍环,打桩过程中箍环挤压桩周土体,存在桩身桩周土摩阻力降低问题;螺栓连接方式需在桩身集中设置锚栓孔,降低了管桩桩身承载力,同时锚栓结构在打桩动力荷载作用下存在锚栓松动、锚固失效问题;采用锁定机构连接管桩可避免上述三种连接方式的问题,锁定机构连接目前多通过插接方法实现,插接结构包括螺母螺帽、插杆、锁定卡片、弹簧、垫片等构件,构造复杂,现场安装不便,且插杆作为唯一受力连接件,同时承受竖向拉压荷载与水平向剪切荷载,受力状态复杂,不适用于桥梁工程水平荷载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以解决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管桩结构复杂且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段管桩段,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一端的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另一端的第二端板,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的连接孔,一端预埋在所述管桩段内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管桩段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在竖直向上移动。
[0005]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预埋在所述管桩段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端板且卡设在所述连接孔中。
[0006]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状。
[0007]可选的,所述连接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端板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并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卡设所述第二连接部以限制第二连接部沿竖直向移动。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自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孔包括自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子孔和第二连接子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子孔和第二连接子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子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子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子孔中,所述过渡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子孔中。
[0009]可选的,所述预制混凝土管桩还包括水平限位销,所述水平限位销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端板相对所述第二端板绕所述第一端板的轴线旋转。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端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水平限位销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中,所述水平限位销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孔中,所述预制混凝土管桩还包括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中,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限位销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连接孔位于第一圆上,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限位孔位于第二圆上,且第一圆与第二圆为同心圆。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端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周边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约束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约束板包覆在所述管桩段的一端的周面上;所述第二端板包括第二连接板和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周边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约束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约束板包覆在所述管桩段的另一端的周面上。
[0013]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约束板上的第一环箍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约束板上的第二环箍。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首先,由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预埋在所述管桩段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板且卡设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管桩段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沿竖直向移动,因此可实现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的竖向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
[0016]其次,第一预应力孔、连接孔和第一限位孔集于一体,以及第二预应力孔和第二限位孔集于一体的端板构造,便于工厂整体预制。
[0017]再次,采用机械锁定连接结构,连接件和水平限位销分开设置,构造简单,现场无需复杂安装步骤,可有效节省管桩连接的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0018]然后,通过连接件的竖向抗剪提供竖向连接功能,通过水平限位销的横向抗剪提供横向限位功能,受力状态清晰明确,适用于桥梁工程水平荷载大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剖视图;
[0020]图2是图1中预制混凝土管桩在一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预制混凝土管桩在另一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管桩中管桩段的第一端板的俯视图;
[0023]图5是图4中预制混凝土管桩中第一端板沿A

B线的剖视图;
[0024]图6是图4中预制混凝土管桩中第一端板沿C

C'线的剖视图;
[0025]图7是图4中预制混凝土管桩中第一端板的预应力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8是图4中预制混凝土管桩中第一端板的连接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9是图8中预制混凝土管桩中第一端板的连接孔沿D

D线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预制混凝土管桩中连接件的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

管桩段;110

混凝土主体;120

预应力钢筋;
[0031]200

第一端板;210

第一连接板;220

第一约束板;230

第一环形槽;
[0032]300

第二端板;310

第二连接板;320

第二约束板;330

第二环形槽;
[0033]400

连接件;410

第一连接部;420

第二连接部;430

过渡部;
[0034]500

连接孔;510

第一连接孔;520

第二连接孔;521

第一连接子孔;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段管桩段,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一端的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管桩段的另一端的第二端板,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的连接孔,一端预埋在所述管桩段内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管桩段用于限制所述连接件在竖直向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预埋在所述管桩段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端板且卡设在所述连接孔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端板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并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端板且贯穿部分所述管桩段,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卡设所述第二连接部以限制第二连接部沿竖直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自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孔包括自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子孔和第二连接子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子孔和第二连接子孔相连通,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新洋王德志文望青武兵宋子威金城刘本永赵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