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汗匀控功能的三伏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506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汗匀控功能的三伏贴,所述三伏贴包括药膏,所述药膏包括质量比为(12~25):(75~90)的中药活性物质和抗汗匀控药膏基质,所述抗汗匀控药膏基质包括含有聚氨酯的高分子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上述原材料与药膏基质充分混合,可以避免皮肤与药物直接接触,防止药物成分短时间内大量输入皮肤导致皮肤受刺激甚至破损,可以长时间内稳定持续释放中药活性成分,使得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平稳,避免给药周期初段给药浓度过大带来毒副作用,防止给药周期后段药物释放水平较低,达不到治疗血药浓度。药膏基质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原料,与特种交联剂在60~90℃聚合6~8h而制得,为高分子医用树脂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能力。高分子医用树脂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能力。高分子医用树脂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汗匀控功能的三伏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伏天的高分子材料缓控抗汗匀控三伏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彻底改善体质。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贴敷能明显地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β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中医学理论观点“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从中医理论来说,“天阳”最强之时是引阳补虚、消阴散霾的最好时机,一年之中日照最长的是夏至,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却是夏至后第3个庚天起,即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
[0003]“三伏贴”是利用夏季穴位开阖、经络疏松的原理在三伏天达到养阳的目的,在三伏天里进行穴位贴药,可通过经络内传,气候、穴位、药物三者共同作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都有不可低估的效果。尤其是对缓解儿童以及老年人疾病,比如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易感冒、急慢性腹泻、脾胃虚寒等。
[0004]现市场使用三伏贴种类繁多,但都困扰于夏季多汗易掉贴问题。三伏贴应用于夏季最炎热的时段,该时段人类体表有大量汗液,三伏贴使用在受者皮肤表面,市场三伏贴药托均为各类无纺布,无纺布厚度大,延展性差,与皮肤贴合性低,遇到夏季体表汗液较多时,易造成药贴脱落,这显然已经为整个三伏贴市场造成很大技术困扰,易脱落导致药贴贴敷时间短,药量供给不足,无法发挥正常药效。
[0005]而现阶段三伏贴的使用方法是:将配伍好的中药制备为药粉,然后制成直径三公分的圆形或者正方形药粉包贴于无纺布药托上。这样使用三伏贴药粉直接作用于皮肤,药效释放过于快速与集中很容易造成皮肤破损,不利于药效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三伏贴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高分子医用树脂抗汗匀控三伏贴。
[0007]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汗匀控功能的三伏贴,所述三伏贴包括药膏,所述药膏包括质量比为(12~25):(75~90)的中药活性物质和抗汗匀控药膏基质,所述抗汗匀控药膏基质包括含有聚氨酯的高分子树脂。
[0008]优选的,所述抗汗匀控药膏基质采用医用的聚氨酯高分子树脂材料。
[0009]可选的,按质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活性物质包括:白术30

40份、茯苓25

35份、百合
20

40份、麻黄15

25份、蜀椒15

25份、半夏20

40份。
[0010]可选的,所述三伏贴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药膏的药托,所述药托包括依次叠加的PU膜层、珠光膜层、药膏覆盖保护层和PU膜覆盖保护层,所述PU膜层的一面具有粘性,所述珠光膜层位于所述PU膜层粘性面的中部,所述药膏覆盖保护层与所述珠光膜层相连接,所述PU膜覆盖保护层用于将整张PU膜层、珠光膜层以及药膏覆盖保护层全部覆盖密封。
[0011]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三伏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步骤一、按照重量份要求取原材料白术、茯苓、百合、麻黄、蜀椒、半夏,粉碎成粉末状;
[0013]步骤二、将抗汗匀控药膏基质加热融化,加入中药活性物质,混合搅拌均匀获得药膏。
[0014]可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100~130℃。
[0015]可选的,还包括将所述药膏置于药托上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6]步骤三、将药膏涂于珠光膜层,用药膏覆盖保护层覆盖于药膏和珠光膜层上,并粘贴于PU膜层的粘性面;
[0017]步骤四、将PU膜覆盖保护层覆盖于步骤三的材料上,封装获得所述三伏贴。
[0018]本专利技术中,白术,中药名。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白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等,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原发性肝癌、美尼尔氏综合症、慢性腰痛、急性肠炎及白细胞减少症等有一定疗效。白术用途广泛,除了医疗配方用药外,又是4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
[0019]茯苓,中药名。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神品,崩漏遗带之妙药,气鼓与水胀皆灵,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标百病,效著千方。茯苓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脂肪酸、卵磷脂、腺嘌呤、蛋白酶和三萜类等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20]百合,中药名。气平,气甘,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百合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肺主气,气逆则腹胀心痛,谓之邪者,盖非其位则为邪也;气平下降,所以主之。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气化则出,肺主气,而与大肠为合,脾者又为胃行津液者也;百合甘平,平则气降,气化及于州都,则小便利。甘则脾润,脾行胃之津液,则大便利也。脾为中州,补中者味甘益脾也;肺主气,益气者气平肃肺也。
[0021]麻黄,中药名。气温,味苦,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麻黄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轻升,阳也。心主汗,肝主疏泄,入肝入心,故为发汗之上药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者,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之伤寒也;麻黄温以散之,当汗出而解也。温疟,但热不寒之疟也,温疟而头痛,则阳邪在上,必发表出汗,乃可去温疟邪热之气,所以亦可主以麻黄也。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则肺伤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麻黄温以散皮毛之寒,则咳逆上气自平。寒邪郁于身表,身表者,太阳经行之地,则太阳亦病而发热恶寒矣;麻黄温以散寒,寒去而寒热除矣。癥坚积聚者,寒气凝血而成之积也,寒为阴,阴性坚;麻黄苦
入心,心主血,温散寒,寒散血活,积聚自破矣。
[0022]蜀椒,中药名。味辛,温、大热,有毒。主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除五脏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止肠澼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0023]半夏,中药名。味辛,平、生微寒、熟温,有毒。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汗匀控功能的三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伏贴包括药膏,所述药膏包括质量比为(12~25):(75~90)的中药活性物质和抗汗匀控药膏基质,所述抗汗匀控药膏基质包括含有聚氨酯的高分子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伏贴,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活性物质包括:白术30

40份、茯苓25

35份、百合20

40份、麻黄15

25份、蜀椒15

25份、半夏20

40份。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三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伏贴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药膏的药托,所述药托包括依次叠加的PU膜层、珠光膜层、药膏覆盖保护层和PU膜覆盖保护层,所述PU膜层的一面具有粘性,所述珠光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顺张小刚刘飞何建峰张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远大康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