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03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7
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等级粉煤灰、再生微粉、建筑渣土、砖混再生粗料、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和减水剂组成。该混凝土解决传统压实回填材料因施工空间狭小而无法保证压实质量的难题,解决管道沟槽填充后因强度过高而检修开挖困难的问题。检修开挖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再生料中,废弃混凝土类再生粗骨料、细骨料属于品质较好的骨料,在混凝土、无机混合料、再生砌块或构件等再生产品中得到有效利用和消纳,且相继颁布实施了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为相关再生产品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支撑。而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品质较差的再生料,如重筛筛余物建筑渣土、砖混料、再生微粉等,应用途径较少,实际消纳量有限,使处置厂经常出现由于消纳不足、大量堆积导致的“爆仓”现象发生。同时,环保产业园模式的厂区往往配备再生产品生产线,尤其是混凝土生产线,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浆水,内含大量水泥等胶凝材料,得不到有效利用而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污染环境,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0003]截止目前,尚未看到可大量、有效消纳上述废弃物的综合技术。因此,开发一种综合利用多种废弃物且成本低廉的新材料,充分挖掘废弃物的附加值,并将材料大量用于工程中,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废弃物大量堆积所带来的各类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等级粉煤灰、再生微粉、建筑渣土、砖混再生粗料、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和减水剂组成;
[0005]各个组分的含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5

3.0%、低等级粉煤灰9.0
‑<br/>11.0%、再生微粉1.5

3.0%、建筑渣土35.0

40.0%、砖混再生粗料20.0

30.0%、减水剂0.15

0.23%,其余为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
[0006]所述的再生微粉为废混凝土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75μm的粉体材料。
[0007]所述粉体材料中粒径小于45μm的为21.3
±
5%,需水量比106.7
±
3%,MB值1.0
±
0.25,活性度指数65
±
3%。
[0008]所述的建筑渣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的重筛筛余物,液限27.2
±
3%,塑限22.8
±
2%。。
[0009]所述的砖混再生粗料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粒径范围5

25mm砖混再生料。
[0010]该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为220

280mm,扩展度范围为350

700mm,泌水率范围为1.0

3.0%;硬化材料28d强度可达0.8

2.0MPa。
[0011]有益效果:
[0012]1.大量利用、充分消纳多种建筑固废、工业固废、废弃浆水等。
[0013]2.减少对水泥等高碳排胶凝材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符合“双碳”政策要求。
[0014]3.有效减少对天然砂石骨料的消耗,显著降低材料成本。
[0015]4.适用于桥台背、挡墙背、涵台背、管道沟槽、检查井周边、建筑物的基坑、地下孔洞、废弃矿井等各类回填工程,应用前景可观。
[0016]5.解决传统压实回填材料因施工空间狭小而无法保证压实质量的难题,解决管道沟槽回填后因强度过高而检修开挖困难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8]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等级粉煤灰、再生微粉、建筑渣土、砖混再生粗料、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和减水剂组成;
[0019]各个组分的含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5

3.0%、低等级粉煤灰9.0

11.0%、再生微粉1.5

3.0%、建筑渣土35.0

40.0%、砖混再生粗料20.0

30.0%、减水剂0.15

0.23%,其余为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该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的密度是1.05

1.07g/cm3。
[0020]所述的再生微粉为废混凝土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75μm的粉体材料。
[0021]所述粉体材料中粒径小于45μm的为21.3
±
5%,需水量比106.7
±
3%,MB值1.0
±
0.25,活性度指数65
±
3%。
[0022]所述的建筑渣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的重筛筛余物,液限27.2
±
3%,塑限22.8
±
2%。。
[0023]所述的砖混再生粗料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粒径范围5

25mm砖混再生料。
[0024]该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为220

280mm,扩展度范围为350

700mm,泌水率范围为1.0

3.0%;硬化材料28d强度可达0.8

2.0MPa。该混凝土,其工作性能评价标准见表1。
[0025]表1一种大掺量废弃物低碳肥槽混凝土工作性能评价标准
[0026][0027]实施例1
[0028]取如下质量的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0.9kg(42.5);低等级粉煤灰3kg(F类Ⅲ级);再生微粉0.6kg(45μm筛余17.5%,需水量比105.8%,MB值1.25,活性度指数68%);建筑渣土12kg(液限28.4%,塑限23.2%);砖混再生粗料8.2kg(粒径5

25mm);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5.2kg(密度1.06g/cm3);减水剂0.045kg(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5%,固含量为20%
±
1%)。
[0029]该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制备方法是:
[0030]在搅拌机中加入建筑渣土、砖混再生粗料先干拌20s,然后加入50%的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再拌合40s,得到一次混合物。
[0031]在一次混合物中加入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等级粉煤灰、再生微粉后,再拌合30s,得到二次混合物。
[0032]在二次混合物中加入减水剂及剩余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搅拌60s,得成品。
[0033]本实施例中的大掺量废弃物低碳肥槽混凝土的坍落度260mm,扩展度510mm,泌水率1.44%,28d抗压强度1.52MPa。
[0034]实施案例2

实施案例5
[0035]参考表2中的重量称取各组分:
[0036]表2实施例2

实施例5中各组分的重量
[0037][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等级粉煤灰、再生微粉、建筑渣土、砖混再生粗料、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和减水剂组成;各个组分的含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5

3.0%、低等级粉煤灰9.0

11.0%、再生微粉1.5

3.0%、建筑渣土35.0

40.0%、砖混再生粗料20.0

30.0%、减水剂0.15

0.23%,其余为预拌混凝土回收浆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微粉为废混凝土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75μm的粉体材料。3.权利要求2述的一种掺杂废弃物的低碳肥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材料中粒径小于45μm的为21.3
±
5%,需水量比10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刚曾波唐飞王海波贾宁宁李昱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都市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