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458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的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过滤网,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填充有生物填料,第一壳体与槽体侧壁之间设置有滤料填料层,槽体侧壁、第一壳体的侧壁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透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壳体作为进水沉淀池,能够起到对水量波动的调节作用,并通过提篮的拦截、沉淀作用去除杂物和悬浮物,透水孔可使污水均匀分布,增加反应接触面积,污水经填料的毛细作用迁移,可增加反应时间,充分发挥填料层滤料的接触凝聚、截留、沉淀等作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磷及有机物。磷及有机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到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快渗净化装置是一种小型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或者类似生活污水的处理。部分地区已完成了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已从源头进行分类,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及成分较为单一,以有机物、氮、磷为主要污染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质,整体生化性较好的特点,适合采用简单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但是现有处理工艺一般具有流程复杂,基建造价高,占地面积大,需专人进行后期维护等缺点,不适合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农村大量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净化过程简单有效、基建费用抵、占地面积小,且后期不需维护,解决了我国已改厕农户对成分简单的生活污水的净化达标处理,满足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需求。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的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过滤网,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填充有生物填料,第一壳体与槽体侧壁之间设置有滤料填料层,槽体侧壁、第一壳体的侧壁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透水孔。
[0005]本方案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槽体采用嵌套式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在使用时,将生活污水通入第二壳体中,第二壳体作为进水沉淀池,能够起到对水量波动的调节作用,并通过过滤网拦截去除杂物和悬浮物,实现一级净化;一级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二壳体上的透水孔进入生物填料,利用生物填料的毛细作用,使污水向外扩散,同时完成二级生物净化;二级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一壳体的透水孔进入滤料填料层,利用滤料填料层的毛细作用,使水体扩散,同时完成污水的三级净化,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0006]作为优化,槽体的底部设有防渗层,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在防渗层上方。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渗层,避免污水向下渗透,从而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
[0007]作为优化,第二壳体的底板与第一壳体的底板之间也填充有生物填料,且在第一壳体的底板和第二壳体的底板上也设有透水孔,第二壳体的底板与槽体底部之间也设有滤料填料层。本优化方案的设置,使污水在左右扩散的同时还向下扩散,增加了反应接触面积,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0008]作为优化,透水孔与填料之间设有防腐纱网。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腐纱网,有效防止填料堵塞透水孔。
[0009]作为优化,滤料填料层的填料包括陶粒、火山石、活性炭、石英砂、土壤中的一种或
几种,且填料的粒径自内而外依次减小。本优化方案的填料使用成本低,而且截留污物效果好,便于微生物附着。
[0010]作为优化,所述过滤网为提篮,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活动顶盖,活动顶盖上穿设进水管。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活动顶盖,可避免生活污水的气味污染周围环境,也方便了对提篮的清理,将滤网设置为提篮,方便取出。
[0011]作为优化,滤料填料层中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水质观测井,水质观测井的侧壁上设有透水孔。通过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处理完的水体进入水质观测井中,方便观测水质。
[0012]作为优化,槽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槽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同轴设置。本优化方案的设置,使污水的横向处理长度更加均匀,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第二壳体作为进水沉淀池,能够起到对水量波动的调节作用,并通过提篮的拦截、沉淀作用去除杂物和悬浮物,透水孔可使污水均匀分布,增加反应接触面积,污水经填料的毛细作用迁移,可增加反应时间,充分发挥填料层滤料的接触凝聚、截留、沉淀等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填料上会自动附着功能性微生物,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及有机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6]图中所示:
[0017]1、进水管,2、第二壳体,3、过滤网,4、活动顶盖,5、生物填料,6、滤料填料层,7、水质观测井,8、防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9]如图1和2所示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的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2,槽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槽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同轴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设有底板圆筒状,本实施例的槽体为挖设在地面下的凹坑,使整个装置形成地埋式结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槽体设置为外部壳体,将装置整体放入储水容器,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储水容器储存。
[0020]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过滤网3,为方便清理,本实施例的过滤网为可拆卸的提篮,提篮的侧壁与第二壳体的内壁贴合,提篮的底部支撑于第二壳体的底板上。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可开关的活动顶盖4,活动顶盖4上穿设进水管1,生活污水由进水管通至提篮内,通过拦截、沉淀作用去除杂物和悬浮物,并方便定期对提篮取出清理。
[0021]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作为进水沉淀池,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填充有生物填料5,第一壳体与槽体侧壁之间设置有滤料填料层6,进水沉淀池与提篮形成一级过滤单元,生物填料5形成二级生态净化单元,滤料填料层6形成三级强化处理单元,进水沉淀池、二级生态净化单元和三级强化处理单元相互嵌套组成,可拆分,方便填料翻晒再生。本实施例滤料
填料层的填料包括陶粒、火山石、活性炭、石英砂、土壤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填料的粒径自内而外依次减小,根据颗粒级配组合而成。槽体侧壁、第一壳体的侧壁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分别均匀布设有透水孔,透水孔与填料之间设有防腐纱网,有效防止填料堵塞透水孔,进水沉淀池与二级生态净化单元通过第二壳体上的透孔连通,二级生态净化单元与三级强化处理单元通过第一壳体上的透孔连通。通过在每一级处理单元侧壁上均匀设置透水孔,使污水均匀分布,增加反应接触面积。
[0022]槽体的底部设有防渗层8,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在防渗层上方,以避免污水向下渗透,保证地下水不被污水污染。
[0023]为了提高净化处理效率,在第二壳体的底板与第一壳体的底板之间也填充有生物填料,且在第一壳体的底板和第二壳体的底板上也均匀设置有透水孔,第二壳体的底板与槽体底部之间也设有滤料填料层。
[0024]具体的,二级生态净化单元内填充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层采用优质的乙丙共聚材料,长时间浸泡在废水中而不会降解,也不会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单位容积内可附着更多的生物,即使水力停留时间短也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填料为中空结构,内部生长厌氧菌,产生反硝化作用可以脱氮;外部生长好氧菌,去除有机物,整个处理过程中同时存在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的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过滤网(3),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填充有生物填料(5),第一壳体与槽体侧壁之间设置有滤料填料层(6),槽体侧壁、第一壳体的侧壁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透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槽体的底部设有防渗层(8),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在防渗层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快渗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的底板与第一壳体的底板之间也填充有生物填料,且在第一壳体的底板和第二壳体的底板上也设有透水孔,第二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甲玉李妮李晓晨王琪徐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