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3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包括框体,框体的顶部与底部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传统养殖器具的缺陷,设计了该养殖框架,该养殖框架基于养殖框设计而得,其顶部与底部贯通。基于该贯通的结构特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蚕砂与杂质能够掉落,避免框体内细菌滋生的问题;保持该养殖框架内的养殖环境,有利于蚕虫养殖,提升养殖效果。该养殖框的框体设有肋条一,肋条一之间形成有透气孔一。通过设置肋条一形成透气孔一,透气孔一具有进风与出风的功能,框体内空气流通良好,为蚕虫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与空气条件。蚕虫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与空气条件。蚕虫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与空气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


[0001]本技术属于工厂化养蚕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

技术介绍

[0002]蚕俗称蚕宝宝,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蚕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

40℃,饲育适温为20

30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0003]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称为“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成长为二龄幼虫,蚕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0004]传统的养殖方式为家庭式的小作坊养殖方式,一般采用小竹筐饲养,这种小竹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手工编织,成本低廉;这种小作坊式的养殖是一种全人工的养殖方法,从蚕卵成虫到采茧均通过人为操作实现,费时费力,养殖效率非常低,且受季节条件限制,只能在特定的时间饲养蚕虫,蚕茧的年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已经逐步被社会所淘汰。
[0005]为了弥补传统作坊式养蚕的不足,规模化、工厂化的养蚕技术应用而生,在规模化的养殖技术中,对于养殖器具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养殖框底部封闭,蚕砂以及养殖产生的杂质在框体内堆积,造成框体内细菌滋生,养殖环境变差,从而影响蚕虫的养殖效果。此外,还具有清洗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针对传统养殖器具的缺陷,设计了该养殖框架,该养殖框架基于养殖框设计而得,其顶部与底部贯通。基于该贯通的结构特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蚕砂与杂质能够掉落,避免框体内细菌滋生的问题;保持该养殖框架内的养殖环境,有利于蚕虫养殖,提升养殖效果。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框体的顶部与底部贯通。
[0009]进一步,框体内侧设有支撑定位构件,通过支撑定位构件支撑并定位养殖器具。该养殖框架在内侧设置支撑定位构件,通过该支撑定位构件来定位与支撑养殖框架内放置的茧笼,使该茧笼投放于养殖框架中的适应位置,保持养殖要求的间距,能够显著提升养殖效果;且基于该支撑定位构件的定位作用,使得茧笼能够快速,精确的找准安装位置,不会出现安装位置偏移的问题。
[0010]进一步,支撑定位构件包括支撑定位构件一与支撑定位构件二,支撑定位构件一
与支撑定位构件二相互配合。
[0011]进一步,支撑定位构件一设有定位钩。
[0012]进一步,框体设有肋条一,肋条一之间形成有透气孔一。通过设置肋条一形成透气孔一,透气孔一具有进风与出风的功能,框体内空气流通良好,为蚕虫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与空气条件。
[0013]进一步,框体设有竖向的加强筋一,加强筋一贯穿各个层级框体。加强筋一能够提升框体的整体强度,
[0014]进一步,框体设有横向的连接条,连接条连接肋条一且通过透气孔一。连接条用于提升肋条的强度,使其不易断裂或损坏。
[0015]进一步,框体包括有层级框体,层级框体至少设有两个,层级框体之间以叠合方式连接。养殖框架为层级结构,框体由多个层级框体组成,且层级框体之间通过相互叠合连接;该层级式的结构一方面加高了整个框架,扩大框架内的腔体空间,从而增大养殖空间,有利于透气通风及蚕虫活动,进而提升养殖效果;另一方面层级式结构,能够提升这类大型框架的结构强度,更加耐用,不容易出现变形、损伤等问题。
[0016]进一步,层级框体之间通过加强筋二分隔。加强筋二横向设置有一周,用于连接与分隔各个层级框体,使得框体分级明显且连接的整体性良好。
[0017]进一步,框体底部连接有垫框,垫框连接底部的层级框体。垫框与各层级框体构成层级结构的一部分;垫框的尺寸小于框体的尺寸,且其相对于框体,向内凸出有一定尺寸;在堆叠时,该垫框可以插入到下方的养殖框中,从而提升两者的叠合稳定性,具有支撑定位的效果。
[0018]进一步,垫框设有肋条二,肋条二之间形成有透气孔二。通过设置肋条二形成透气孔二,透气孔二具有进风与出风的功能,在堆叠时,该透气孔二与堆叠的其他养殖框透气孔配合,促进框体内底部的空气流通,进一步扩大框体内空气流通范围,提升空气流通效果,为蚕虫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与空气条件。
[0019]进一步,垫框设有竖向的加强筋三。加强筋三用于加强垫框的结构强度。
[0020]进一步,框体的上端面设有支承凸台与支撑限位件,框体的下端设有支撑限位槽,支撑限位件与支撑限位槽相互匹配。该框体设置支承凸台,堆叠时,支承凸台撑起养殖器具,一方面能够提升堆叠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形成一定的通风孔隙,形成辅助的空气流通渠道,提升养殖效果。在堆叠时,支撑限位件与支撑限位槽具有安装定位作用与提升安装稳定性的作用。
[002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为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针对传统养殖器具的缺陷,设计了该养殖框架,该养殖框架基于养殖框设计而得,其顶部与底部贯通。基于该贯通的结构特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蚕砂与杂质能够掉落,避免框体内细菌滋生的问题;保持该养殖框架内的养殖环境,有利于蚕虫养殖,提升养殖效果。
[0023]该养殖框架在内侧设置支撑定位构件,通过该支撑定位构件来定位与支撑养殖框架内放置的茧笼,使该茧笼投放于养殖框架中的适应位置,保持养殖要求的间距,能够显著提升养殖效果;且基于该支撑定位构件的定位作用,使得茧笼能够快速,精确的找准安装位置,不会出现安装位置偏移的问题。
[0024]本技术将养殖框架设计为层级结构,框体由多个层级框体组成,且层级框体之间通过相互叠合连接;该层级式的结构一方面加高了整个框架,扩大框架内的腔体空间,从而增大养殖空间,有利于透气通风及蚕虫活动,进而提升养殖效果;另一方面层级式结构,能够提升这类大型框架的结构强度,更加耐用,不容易出现变形、损伤等问题。
[0025]加强筋二用于连接与分隔各个层级框体,使得框体分级明显且连接的整体性良好。
[0026]通过设置肋条一形成透气孔一,透气孔一具有进风与出风的功能,框体内空气流通良好,为蚕虫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与空气条件。
[0027]垫框与各层级框体功能构成层级结构的一部分,其还具有底部支撑的功能,提升支撑稳定性。
[0028]通过设置肋条二形成透气孔二,透气孔二具有进风与出风的功能,促进框体内底部的空气流通,进一步扩大框体内空气流通范围,提升空气流通效果,为蚕虫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与空气条件。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多层式养殖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顶部与底部贯通,所述框体设有肋条一,所述肋条一之间形成有透气孔一;所述框体内侧设有支撑定位构件,通过所述支撑定位构件支撑并定位养殖器具,所述支撑定位构件包括支撑定位构件一与支撑定位构件二,所述支撑定位构件一与所述支撑定位构件二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构件一设有定位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有加强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肋条一且通过所述透气孔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锐敏金耀黄仲明金丰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