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和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21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和连接器组件,所述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包括: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包括中间绝缘体和设于所述中间绝缘体两侧的电连接夹口;和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的中间绝缘体能够插入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其中,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对向放置,并通过弹臂结构形成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第一夹口留有空隙,第二夹口在弹臂回复力作用下保持关闭,其中,当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的中间绝缘体插入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时,其依次穿过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在中间绝缘体推开第二夹口前,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已形成基于第一夹口的电连接。一夹口的电连接。一夹口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和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连接器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使连接器所在系统链路在插合和分离过程中不产生瞬断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一种导体设备。此零件可作为同电路系统中不同元件间连接的端点,或者为不同的电路系统、设备间提供电力与数据的连接。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这种连接可能是暂时并方便随时插拔的,也可能是电气设备或线缆之间永久的结点。
[0003]在数字化工业的一种应用中,通过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插合,可将外部电路接入系统链路中。在连接器的插合过程中,电流路径发生切变,如果原有电流路径断开时新的电力路径尚未充分建立,则容易产生电流瞬断,这导致系统无法连续工作。同样,在通过连接器的分离而使外部电路从系统链路中断开时,电流路径的切变同样易于产生瞬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在插合过程中,这种电流传输结构可以在系统链路的原有电流路径断开前即建立流经外部电路的电流路径,同理,在分离过程中,电流传输结构可以在流经外部电路的电流路径断开前,恢复系统链路的原有电流路径。这种电流传输结构由此能保证在连接器的插合和分离的过程中,系统链路中不会出现瞬断,因此系统可连续工作。
[0006]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7]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器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包括中间绝缘体和设于所述中间绝缘体两侧的电连接夹口;和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所述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的中间绝缘体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对向放置,并通过弹臂结构形成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所述第一夹口留有空隙,所述第二夹口在弹臂回复力作用下保持关闭,其中,当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的中间绝缘体插入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时,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在所述中间绝缘体推开所述第二夹口前,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已形成基于第一夹口的电连接。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一夹口的电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夹口的两端同所述中间绝缘体两侧的电连接夹口的电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中间绝缘体未插入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时,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建立基于第二夹口的电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中间绝缘体穿过所述第一夹口但尚未穿过所述第二夹口时,所述第二夹口保持关闭以维持所述基于第二夹口的电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中间绝缘体处于推开所述第二夹口的任何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保持基于第一夹口的电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臂结构包括用于形成第一夹口的一对主弹臂,和用于形成第二夹口的一对辅弹臂。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弹臂包括平直基部和用于形成夹口的弯曲部,所述辅弹臂从所述主弹臂的平直基部延伸而出。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弹臂包括平直基部和用于形成夹口的弯曲部,所述辅弹臂位于所述主弹臂的平直基部的侧方。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臂结构包括一对弹臂,所述一对弹臂自底部开始,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接触,随后放大,从而形成封闭的第二夹口,且在第二夹口上方,所述一对弹臂的间距再度减小以形成留有间隙的第一夹口。
[0016]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和对配的第二连接器,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中包括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第二连接器中包括所述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
[001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中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的所述中间绝缘体两侧的电连接夹口连接到外部电路以形成回路。
[0018]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技术,能够保证系统链路在插合和分离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瞬断,保证系统链路安全和稳定。
附图说明
[0020]为了能够详细地理解本技术,可参考实施例得出上文所简要概述的本技术的更具体的描述,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为了促进理解,已尽可能使用相同附图标记来标示各图所共有的相同要素。然而,应当注意,附图仅仅示出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因为本技术可允许其它等效实施例,在附图中:
[0021]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5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
[0026]可以预期的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要素可有利地适用于其它实施例而无需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清
楚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技术效果。此外,本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也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并且,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各项具体内容,可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
[0028]下面,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所列举的附图仅为简单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描绘,未反应出相关结构的实际尺寸,先予叙明。为了便于理解,在各附图中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以指示附图中共用的相同元素。附图并未依比例绘制并且可为了清晰而被简化。一个实施例的元素及特征可有利地并入其它实施例中,而无须进一步叙述。
[0029]<实施例1>
[0030]以下,参照图1,对本技术所涉及的用于连接器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100进行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100可以包括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110 和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120。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110可用于连接外部电路,而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120可用于接通系统链路,或连接其他的外部电路。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110可包括第一电连接触点111和第二电连接触点112。第一电连接触点111和第二电连接触点112可用于插入到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所述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用于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包括: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包括中间绝缘体和设于所述中间绝缘体两侧的电连接夹口;和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所述第二电连接触点结构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的中间绝缘体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对向放置,并通过弹臂结构形成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所述第一夹口留有空隙,所述第二夹口在弹臂回复力作用下保持关闭,其中,当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结构的中间绝缘体插入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时,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在所述中间绝缘体推开所述第二夹口前,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已形成基于第一夹口的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夹口的电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夹口的两端同所述中间绝缘体两侧的电连接夹口的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绝缘体未插入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时,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建立基于第二夹口的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式电流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绝缘体穿过所述第一夹口但尚未穿过所述第二夹口时,所述第二夹口保持关闭以维持所述基于第二夹口的电连接。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琦孙德刚刘肖峰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