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光促进的3
‑
酰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促进的3
‑
酰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香豆素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骨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活性分子中,而3
‑
酰基香豆素是其中的代表性结构,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如抗炎、抗疟和抗肿瘤活性等,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因此在简单温和的条件下合成3
‑
酰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引起了有机合成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炔酸酯类化合物的酰化/环化反应是构建3
‑
酰基香豆素骨架的重要合成途径之一,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相关的合成策略(见下式,参考文献1:a. Org. Biomol. Chem., 2018, 16, 8196; b. J. Org. Chem., 2015, 80, 148; c. J. Org. Chem., 2018, 83, 1988;参考文献2:Tetrahedron Lett., 2018, 59, 2038;参考文献3:Org. Chem. Front., 2015, 2, 670;参考文献4:Adv. Synth. Catal., 2017, 359, 443):。这些涉及以醛作为酰基源的酰基化/环化反应涉及两种不同的反应机理,包括6
‑
exo环化(参考文献1,b
‑
c)和5
‑
exo环化随后酯迁移(参考文献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促进的3
‑
酰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式1所示的炔酸酯类化合物、式2所示的酰基肟酯类化合物、光催化剂、碱和有机溶剂,随后将反应器置于光照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反应完全后经后处理得到式3所示的3
‑
酰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上述反应式中,m=1,2,3或4,各个R1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
20
烷基、C1‑
20
卤代烷基、C1‑
20
烷氧基、C1‑
20
酰基、C1‑
20
烷氧羰基、C1‑
20
酰氧基、C6‑
20
芳基、C2‑
20
杂芳基、C6‑
20
芳基
‑ꢀ
C1‑
20
烷基、
‑
CN、
‑
NO2、
‑
OH、
‑
SH、C1‑
20
烷硫基、C1‑
20
烷氧基
‑ꢀ
C1‑
20
烷基;和/或相邻的两个R1彼此直相连,并与连接这两个R1的苯环碳原子一起形成含或不含O, N, P, S的五至七元环状结构;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20
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中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C1‑6酰基、C6‑
12
芳基、
‑
CN、
‑
NO2;R3选自C1‑
20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20
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的中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C1‑6酰基、C6‑
12
芳基、
‑
CN、
‑
NO2;R4选自C1‑
20
烷基;R选自C1‑
20
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甲酰基;其中所述取代的中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C1‑6酰基、C6‑
12
芳基、
‑
CN、
‑
NO2;其中,所述的光催化剂为Ir(ppy)3;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乙腈、甲基、DCE、丙酮、THF、乙酸叔丁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1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丁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叔丁氧基、乙酰基、丙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叔丁氧羰基、乙酰氧基、苯基、萘基、蒽基、咪唑基、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吲哚基、苄基、
‑
CN、
‑
NO2、
‑
OH、
‑
SH、甲硫基、乙硫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乙基;和/或相邻的两个R1彼此直相连,并与连接这两个R1的苯环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