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87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包括纬线和经线,纬线为骨架线,纬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经线为导流线,经线垂直固定于纬线之间,经线和纬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编织形成网格,经线和纬线等距离间隔排列,纬线和经线均为长方条,纬线和经线的横截面相同,纬线和经线的交汇处上表面设置有凸点,凸点为半圆球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过滤过程中防止污染物堵塞膜组件,提升出水的水质和出水的稳定性,能够过滤高浓度的污染物,无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反渗透膜的清洗间隔周期长,相对应的降低水处理成本,纬线比经线细,纬线在经线的中间,水流可以产生湍流现象,避免浓差极化现象。避免浓差极化现象。避免浓差极化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


[0001]本技术涉及反渗透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

技术介绍

[0002]进水网格广泛应用于反渗透膜过滤和污水处理领域,在反渗透过滤中进水网格起到支撑反渗透膜和导流液体的作用,进水网格为反渗透膜元件提供一个从元件进水端到浓水端之间的一个通道,从而防止相邻的反渗透膜之间相互紧贴,由于进水网格的纬线和经线相互交织使得进水网格具有一定的抗拉力,对反渗透膜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在反渗透膜之间形成一个空隙,从而使液体在膜表面流动,实现反渗透过滤。
[0003]目前的反渗透膜进水网格普遍采用粗细一致的塑料线通过纬线和经线相互交织形成,进水网格的纵向和横向宽度一样,在过滤过程中会产生死角导致污染物堵塞膜组件,尤其是当污水浓度过大且含有大量杂质的情况下,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无法耐受高浓度的污染物,需要先经过复杂的预处理,使进水端的水质达到要求,因此清洗周期频繁,清洗维护费用高,而且当高浓度的污染物堵塞膜组件时会导致出水水质差且出水不稳定,处理污水时需要的压降高,相对应的增加了能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从而在过滤过程中防止污染物堵塞膜组件,提升出水的水质和出水的稳定性,能够过滤高浓度的污染物,无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反渗透膜的清洗间隔周期长,相对应的降低水处理成本。
[0005]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包括纬线和经线,纬线为骨架线,纬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经线为导流线,经线垂直固定于纬线之间,经线和纬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编织形成网格,经线和纬线等距离间隔排列,纬线和经线均为长方条,纬线的横截面大于经线的横截面,纬线和经线的交汇处上表面设置有凸点,凸点为半圆球形状。
[0006]经线和纬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编织形成网格,经线和纬线等距离间隔排列,纬线和经线均为长方条,纬线的横截面大于经线的横截面,在过滤过程中防止污染物堵塞膜组件,提升出水的水质和出水的稳定性,能够过滤高浓度的污染物,无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纬线和经线的交汇处上表面设置有凸点,凸点为半圆球形状,反渗透膜的清洗间隔周期长,处理污水时需要的压降低,相对应的降低水处理成本。
[0007]进一步,纬线比经线粗,经线在纬线的中间,这样上下都有空间,水流可以产生湍流现象,避免浓差极化。
[0008]进一步,经线和纬线均为长方型的柱状体结构,纬线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大于经线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纬线之间通过经线连接,不同纬线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纬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
[0009]纬线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大于经线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纬线之间通过经线连接,不同纬线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纬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效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同时,提升出水的水质和出水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纬线与水流方向平行,经线与水流方向垂直,纬线和经线的尺寸为任意数值,纬线和经线能够弯曲和折叠。
[0011]进一步,经线和纬线之间相互交错叠合连接,交错叠合处的单面设置有半圆球形状凸点。
[0012]进一步,经线和纬线的交汇处设置有凸点,凸点与经线和纬线的交汇处相互紧贴。
[0013]经线和纬线之间相互交错叠合连接,交错叠合处的单面设置有半圆球形状凸点,经线和纬线的交汇处设置有凸点减小与膜面的接触,增大了分离膜的有效使用面积,凸点处形成湍流,防止污染物的沉积,提高膜分离的效率。
[0014]进一步,经线之间相互平行,经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
[0015]进一步,经线的两端固定在纬线上,纬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经线和纬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编织形成网格,经线和纬线等距离间隔排列,纬线和经线均为长方条,纬线和经线的横截面相同,在过滤过程中防止污染物堵塞膜组件,提升出水的水质和出水的稳定性,能够过滤高浓度的污染物,无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纬线和经线的交汇处上表面设置有凸点,凸点为半圆球形状,反渗透膜的清洗间隔周期长,处理污水时需要的压降低,相对应的降低水处理成本,纬线比经线细,纬线在经线的中间,这样上下都有空间,水流可以产生湍流现象,避免浓差极化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反渗透膜单面凸点进水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一种反渗透膜单面凸点进水网格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一种反渗透膜单面凸点进水网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识:纬线1,经线2,凸点3,水流通道4,网格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从而在过滤过程中防止污染物堵塞膜组件,提升出水的水质和出水的稳定性,能够过滤高浓度的污染物,无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反渗透膜的清洗间隔周期长,相对应的降低水处理成本。
[002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3进水网格5,包括纬线1和经线2,纬线1为骨架线,纬线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4,经线2为导流线,经线2垂直固定于纬线1之间,经线2和纬线1位于同一水平面,经线2和纬线1相互垂直编织形成网格5,经线2和纬线1等距离间隔排列,纬线1和经线2均为长方条,纬线1和经线2的横截面相同,纬线1和经线2的交汇处上表面设置有凸点3,凸点3为半圆球形状。
[0024]优选的,经线2和纬线1之间相互交错叠合连接,交错叠合处的单面设置有半圆球
形状凸点3,经线2和纬线1的交汇处设置有凸点3,凸点3与经线2和纬线1的交汇处相互紧贴。
[0025]优选的,经线2和纬线1之间相互交错叠合连接,交错叠合处的单面设置有半圆球形状凸点3,经线2和纬线1的交汇处设置有凸点3减小与膜面的接触,增大了分离膜的有效使用面积,凸点3处形成湍流,防止污染物的沉积,提高膜分离的效率。
[0026]优选的,纬线1比经线2细,纬线1在经线2的中间,这样上下都有空间,水流可以产生湍流现象,避免浓差极化。
[002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经线2和纬线1均为正方型的柱状体结构,经线2的正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与纬线1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相同,纬线1之间通过经线2连接,不同纬线1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纬线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4。
[0028]优选的,经线2的正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与纬线1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相同,纬线1之间通过经线2连接,不同纬线1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纬线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4,效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同时,提升出水的水质和出水的稳定性。
[002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经线2和纬线1相互垂直编织形成网格5,经线2和纬线1等距离间隔排列,纬线1和经线2均为长方条,纬线1和经线2的横截面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包括纬线和经线,纬线为骨架线,纬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经线为导流线,经线垂直固定于纬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线和纬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编织形成网格,经线和纬线等距离间隔排列,纬线和经线均为长方条,纬线的横截面大于经线的横截面,纬线和经线的交汇处上表面设置有凸点,凸点为半圆球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纬线比经线粗,经线位于纬线的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单面凸点进水网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线和纬线均为长方型的柱状体结构,纬线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大于经线的长方型柱状体结构的宽度,纬线之间通过经线连接,不同纬线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纬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崧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