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83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所述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包括主体;内螺纹,所述主体的内部等距设有所述内螺纹;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内螺纹加工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所述内螺纹的公差,最下方公差为6H,最上方公差为0.06mm,所述内螺纹的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形成一个微小的偏角,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之间的夹角为0.28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


[0001]本技术涉及螺母
,尤其涉及一种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

技术介绍

[0002]螺母又称为螺帽,是一种固定用工具,其中心有孔,孔的内侧有螺纹。螺母经常与大小相合的螺丝共用,以固定有关的接合部分。如果震动等环境因素令螺母松脱,可使用胶水或别针等工具进一步为有关部份加固。螺母多呈六角形,其次为正方形。
[0003]螺纹紧固件以其快速、互换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的连接。螺栓的疲劳破坏是螺纹连接最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当螺栓和螺母啮合时,螺纹上的受力分布不均匀。离螺母支承面最近的螺纹承受的力最大,约占总力的1/3。因此,大多数疲劳断裂发生在该螺纹中。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疲劳断裂在螺纹处的概率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包括:主体;内螺纹,所述主体的内部等距设有所述内螺纹;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内螺纹加工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所述内螺纹的公差,最下方公差为6H,最上方公差为0.06mm,所述内螺纹的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形成一个微小的偏角,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之间的夹角为0.286
°

[0007]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高度为12mm,且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圆台形的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侧壁倾斜设有漏斗形的下料槽,且所述下料槽连通所述凹槽。
[0009]优选的,所述下料槽的顶端卡合固定头和活塞,且所述固定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头的侧壁对称安装侧壁为弧形的凸块,所述凸块卡合所述下料槽的顶端侧壁。
[0011]优选的,所述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内螺纹加工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所述内螺纹的公差,最下方公差为6H,最上方公差为0.10mm,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之间的夹角为0.477
°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内螺纹加工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所述内螺纹的公差,最下方公差为6H,最上方公差为0.06mm/0.1mm,螺纹的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形成一个微小的偏角,使得离螺母支承面最近的螺纹承受的力分散到其它螺纹上,有效降低疲劳断裂在该螺纹处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主体,2、内螺纹,3、凹槽,4、下料槽,5、固定头,6、凸块,7、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包括:主体1;内螺纹2,所述主体1的内部等距设有所述内螺纹2;在所述主体1的所述内螺纹2加工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所述内螺纹2的公差,最下方公差为6H,最上方公差为0.06mm,所述内螺纹2的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形成一个微小的偏角,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之间的夹角为0.286
°
,使得离螺母支承面最近的螺纹承受的力分散到其它螺纹上,有效降低疲劳断裂在该螺纹处的概率。
[0020]所述主体1的高度为12mm,且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圆台形的凹槽3;所述主体1的侧壁倾斜设有漏斗形的下料槽4,且所述下料槽4连通所述凹槽3;在所述主体1和螺杆在固定工件时,所述主体1顺着螺杆运动紧贴工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所述主体1和工件的连接处生锈,导致所述主体1卡死在螺杆上难以与工件分离,此时将润滑油注射进入所述下料槽4中,润滑油顺着所述下料槽4进入圆台形的所述凹槽3中,润滑油逐渐进入所述主体1、螺杆和工件的相互连接处,从而减小所述主体1在连接处的摩擦力,便于将所述主体1取下。
[0021]所述下料槽4的顶端卡合固定头5和活塞7,且所述固定头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所述固定头5的侧壁对称安装侧壁为弧形的凸块6,所述凸块6卡合所述下料槽4的顶端侧壁;为了方便移动所述固定头5,使所述固定头5带动所述活塞7进入所述下料槽4的内部,一端为半球形的所述活塞7与漏斗形的所述下料槽4的侧壁接触,所述活塞7在所述下料槽4的内部挤压变形,使所述活塞7将所述下料槽4封闭,同时所述固定头5带动挤压弹性的所述凸块6进入所述下料槽4中,所述凸块6弯曲方向与所述固定头5的运动方向相反,使所述凸块6在所述下料槽4的内部变形弯曲收缩,使所述凸块6和所述固定头5不断进入所述下料槽4中;且当所述固定头5停止运动后,所述凸块6增加所述固定头5在所述下料槽4中的摩擦力,从而将所述固定头5和所述活塞7固定在所述下料槽4中,将所述下料槽4封闭,同时方便将装满润滑油的注射器贯穿所述固定头5和所述活塞7将润滑油注射进入所述下料槽4中。
[0022]第二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主体1;内螺纹2,所述主体1的内部等距设有所述内螺纹2;所述在所述主体1的所述内螺纹2加工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所述内螺纹2的公差,最下方公差为6H,最上方公差为0.10mm,所述内螺纹2的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形成一个微小的偏角,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之间的夹角为0.477
°
,使得离螺母支承面最近的螺纹承受的力分散到其它螺纹上,有效降低疲劳断裂在该螺纹处的概率。
[0024]所述主体1的高度为12mm,且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圆台形的凹槽3;所述主体1的
侧壁倾斜设有漏斗形的下料槽4,且所述下料槽4连通所述凹槽3;在所述主体1和螺杆在固定工件时,所述主体1顺着螺杆运动紧贴工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所述主体1和工件的连接处生锈,导致所述主体1卡死在螺杆上难以与工件分离,此时将润滑油注射进入所述下料槽4中,润滑油顺着所述下料槽4进入圆台形的所述凹槽3中,润滑油逐渐进入所述主体1、螺杆和工件的相互连接处,从而减小所述主体1在连接处的摩擦力,便于将所述主体1取下。
[0025]所述下料槽4的顶端卡合固定头5和活塞7,且所述固定头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所述固定头5的侧壁对称安装侧壁为弧形的凸块6,所述凸块6卡合所述下料槽4的顶端侧壁;为了方便移动所述固定头5,使所述固定头5带动所述活塞7进入所述下料槽4的内部,一端为半球形的所述活塞7与漏斗形的所述下料槽4的侧壁接触,所述活塞7在所述下料槽4的内部挤压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内螺纹(2),所述主体(1)的内部等距设有所述内螺纹(2);在所述主体(1)的所述内螺纹(2)加工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所述内螺纹(2)的公差,最下方公差为6H,最上方公差为0.06mm,所述内螺纹(2)的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形成一个微小的偏角,实际中径线和理论中径线之间的夹角为0.28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高度为12mm,且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圆台形的凹槽(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渐变公差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侧壁倾斜设有漏斗形的下料槽(4),且所述下料槽(4)连通所述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王彬许佳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