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轮椅及其上下楼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41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椅及其上下楼辅助装置,其中,上下楼辅助装置包括环形框、若干呈辐射状分布于环形框一端的径向夹爪、沿径向可升降地嵌设于环形框底部的行走轮及两组设于环形框内且对称分布于行走轮两侧的辅助腿。爬楼前,沿径向可伸缩地夹住轮椅的手轮圈,使整套装置方便地固定在轮椅的两侧。爬楼时,两辅助腿及行走轮三者中的一者迈向下一阶梯时,另两者同时着地支撑,整套装置始终保持两个支撑点,防侧翻效果好,支撑更稳定。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下楼辅助装置的使用更方便,稳定性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及其上下楼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残疾辅助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及其上下楼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椅作为下肢残疾人群的代步工具,其能发挥的作用与能够实现的功能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无论是楼房还是其它公共场所,楼梯已然与人们的生活相关联,面对楼梯,普通轮椅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安全载人上下楼梯,极大的限制了轮椅使用者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0003]基于此,诸多可爬楼轮椅与辅助轮椅爬楼装置随之诞生,但可爬楼轮椅仍然存在适用场景的局限性,其造价高昂且体积相对较大,无法适应于部分地区的较小规格的楼梯以及破损的楼梯,难以推广应用。受现有技术限制,现有辅助轮椅爬楼装置的结构较复杂且整体尺寸较大,使用者难以方便地将其装于轮椅上,使用极不方便。此外,现有辅助轮椅爬楼装置的结构尚存在不足之处,爬楼时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稳定性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及其上下楼辅助装置,其全部径向夹爪沿径向夹住手轮圈,便能使整套装置固定在轮椅上,使用更方便;两组辅助腿对称分布于行走轮两侧,可确保爬楼时三者中始终有两者保持着地支撑,支撑更稳定。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包括:
[0006]环形框;
[0007]若干呈辐射状分布于环形框一端并用于沿径向可伸缩地夹住轮椅的手轮圈的径向夹爪;
[0008]沿径向可升降地嵌设于环形框底部的行走轮;
[0009]两组设于环形框内且对称分布于行走轮两侧的辅助腿;
[0010]当两辅助腿及行走轮三者中的一者迈向下一阶梯时,另两者同时着地支撑。
[0011]优选的,任一径向夹爪包括:
[0012]具有圆弧夹槽的滑动夹块;
[0013]沿轴向嵌固于滑动夹块中心的固定防滑块;
[0014]沿轴向叠放于固定防滑块的浮动防滑块;
[0015]至少一根穿设于固定防滑块与浮动防滑块之间的定位连接杆;
[0016]与定位连接杆嵌入浮动防滑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止挡紧固件;
[0017]抵接于止挡紧固件与浮动防滑块所设的调节槽之间的弹性件;
[0018]其中,固定防滑块的固定防滑槽与浮动防滑块的浮动防滑槽组合形成用以配合圆弧夹槽共同夹住手轮圈的防滑夹槽。
[0019]优选的,任一径向夹爪还包括径向驱动件及固设于径向驱动件与滑动夹块之间的径向滑块,径向滑块与环形框端面所设的径向滑槽相配合。
[0020]优选的,还包括与行走轮相固连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
[0021]固设于行走轮顶部且可滑动设于环形框内的导向滑框;
[0022]与导向滑框相固连的升降驱动件。
[0023]优选的,环形框内设有与导向滑框相配合的导向滑轨,导向滑框与导向滑轨之间设有导向滚轮。
[0024]优选的,导向滑框的底部固设有减震底座,减震底座与行走轮通过伸缩推杆相连,伸缩推杆的固定套与活动杆之间设有减震弹簧。
[0025]优选的,任一组辅助腿包括:
[0026]固定设置的伸缩臂;
[0027]与伸缩臂相固连的大臂;
[0028]三角凸轮;
[0029]与三角凸轮相铰接的小臂;
[0030]铰接于大臂与小臂之间的中间臂。
[0031]优选的,任一组辅助腿还包括固设于小臂的自由端的T型轮架;T型轮架的两对称设置的凸轮轴上设有用以限制三角凸轮单向转动的棘爪。
[0032]优选的,还包括行星轮组件和设于行星轮组件的制动组件,行星轮组件的太阳轮与手轮圈相啮合且其中一个行星轮与行走轮通过传动带相连;
[0033]当手动转动手轮圈时,制动组件制动行星轮组件的行星架,手轮圈带动行走轮转动;
[0034]当行走轮升降时,制动组件制动行星轮组件的外齿圈,传动带保持预设张紧力。
[0035]优选的,环形框的外侧面对称设有两个用以避让辅助腿的避让槽,每个避让槽铰接有弧形盖。
[0036]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组件和用于检测径向夹爪的当前夹持力的夹持力检测件,控制组件包括夹持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夹持力是否达到预设夹持力,若是,则径向夹爪停止动作;若否,则径向夹爪继续沿径向滑动。
[0037]优选的,还包括照明组件和用于检测周围环境的当前光线强度的光线检测件,控制组件包括光线强度判读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光线强度是否达到预设光线强度,若是,则照明组件不发光;若否,则启动照明组件。
[0038]优选的,还包括固设于环形框远离手轮圈一端的端面盖板,及沿轴向可伸缩设置且铰接于端面盖板中心的探测外壳,照明组件设于探测外壳。
[0039]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楼梯的环境检测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楼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楼梯,若是,则将行走轮及两组辅助腿三者调整为爬楼姿态;若否,则行走轮及两组辅助腿三者保持初始姿态。
[0040]优选的,还包括报警组件、固设于环形框内的蓄电池及用于在检测到楼梯后检测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的电量检测件,控制组件包括剩余电量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电量是否低于预设剩余电量,若是,则启动报警组件;若否,行走轮及两组辅助腿三者以爬楼姿态进行爬楼。
[0041]优选的,剩余电量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低于最小剩余电量,若是,则启动制动组件制动行星架。
[004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椅,包括手轮圈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上下楼辅助装置,上下楼辅助装置可拆卸固定于手轮圈。
[0043]相对于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包括环形框、若干径向夹爪、行走轮及两组辅助腿,若干径向夹爪呈辐射状分布于环形框一端,行走轮沿径向可升降地嵌设于环形框的底部,两组辅助腿设于环形框内。
[0044]爬楼前,全部径向夹爪沿径向伸出,直至夹住轮椅的手轮圈,使整套装置方便地固定在轮椅的两侧。爬楼时,其中一辅助腿先迈向下一台阶,行走轮与另一辅助腿同时着地,迈出的辅助腿继续由下一台阶迈向第二台阶,行走轮通过升降调节至适当高度后,再沿楼梯面滚动至下一台阶,此时对称分布于行走轮两侧的两辅助腿一高一低着地支撑;先迈出的辅助腿继续由第二台阶迈向第三台阶,行走轮再由下一台阶迈向第二台阶,当行走轮爬上下一台阶时,未动的辅助腿抬起迈向下一台阶,此时先迈出的辅助腿与行走轮同时着地支撑。由此可知,无论处于哪种爬楼姿态,两辅助腿及行走轮三者中的一者迈向下一阶梯时,另两者同时着地支撑,整套装置始终保持两个支撑点,防侧翻效果好,支撑更稳定。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下楼辅助装置的使用更方便,稳定性更好。
[004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椅,包括前述上下楼辅助装置,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框(12);若干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环形框(12)一端并用于沿径向可伸缩地夹住轮椅的手轮圈(11)的径向夹爪(13);沿径向可升降地嵌设于所述环形框(12)底部的行走轮(14);两组设于所述环形框(12)内且对称分布于所述行走轮(14)两侧的辅助腿(16);当两所述辅助腿(16)及所述行走轮(14)三者中的一者迈向下一阶梯时,另两者同时着地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径向夹爪(13)包括:具有圆弧夹槽(1301)的滑动夹块(130);沿轴向嵌固于所述滑动夹块(130)中心的固定防滑块(131);沿轴向叠放于所述固定防滑块(131)的浮动防滑块(132);至少一根穿设于所述固定防滑块(131)与所述浮动防滑块(132)之间的定位连接杆(134);与所述定位连接杆(134)嵌入所述浮动防滑块(13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止挡紧固件(135);抵接于所述止挡紧固件(135)与所述浮动防滑块(132)所设的调节槽之间的弹性件(136);其中,所述固定防滑块(131)的固定防滑槽(1311)与所述浮动防滑块(132)的浮动防滑槽(1321)组合形成用以配合所述圆弧夹槽(1301)共同夹住所述手轮圈(11)的防滑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径向夹爪(13)还包括径向驱动件(138)及固设于所述径向驱动件(138)与所述滑动夹块(130)之间的径向滑块(137),所述径向滑块(137)与所述环形框(12)端面所设的径向滑槽(127)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行走轮(14)相固连的升降组件(15),所述升降组件(15)包括:固设于所述行走轮(14)顶部且可滑动设于所述环形框(12)内的导向滑框(151);与所述导向滑框(151)相固连的升降驱动件(1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12)内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框(151)相配合的导向滑轨(153),所述导向滑框(151)与所述导向滑轨(153)之间设有导向滚轮(15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框(151)的底部固设有减震底座(145),所述减震底座(145)与所述行走轮(14)通过伸缩推杆(143)相连,所述伸缩推杆(143)的固定套与活动杆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44)。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辅助腿(16)包括:固定设置的伸缩臂(161);与所述伸缩臂(161)相固连的大臂(16);三角凸轮(165);
与所述三角凸轮(165)相铰接的小臂(164);铰接于所述大臂(16)与所述小臂(164)之间的中间臂(16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椅的上下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辅助腿(16)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小臂(164)的自由端的T型轮架(167);所述T型轮架(167)的两对称设置的凸轮轴上设有用以限制所述三角凸轮(165)单向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颖胡建锋张志涵周科名施劲余莫光海王月强李云伍肖裕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