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35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该拱圈结构设置于建筑物底层的外侧位置,包括若干第一支撑元件、若干第二支撑元件、第一结构楼板、若干承重梁、若干上翻梁和若干拱圈梁。其中,若干第二支撑元件竖直间隔地布置于第一支撑元件的外侧;第一结构楼板架设于若干第二支撑元件和若干第二支撑元件的顶部;若干承重梁间隔固定于第一结构楼板内侧端的底部,且架设于若干第一支撑元件的顶端;若干上翻梁固定于第一结构楼板外侧端的顶部;若干拱圈梁架设于对应的相邻两第二支撑元件的上端,且其顶部呈向上弯曲的弧形延伸,并至第一结构楼板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增加了拱圈结构净高,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采光,提升建筑造型的美观性。型的美观性。型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建筑中,大多通过拱形门让空间过渡地更自然,尤其应用于旅游景区内,以使景区内建筑更美观。
[0003]现有的拱形门,通常使用的拱圈结构受常规框架结构体系的限制,高度较低,跨度较小,不仅影响拱形门后侧建筑的采光,还影响建筑美观。
[0004]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拱圈结构高度较低、跨度较小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拱圈结构高度较低、跨度较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该拱圈结构设置于建筑物底层的外侧位置,包括:
[0008]若干第一支撑元件,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元件间隔竖直设置于地面;
[0009]若干第二支撑元件,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元件沿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长度方向竖直且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外侧;
[0010]第一结构楼板,所述第一结构楼板架设于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和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顶部;
[0011]若干承重梁,若干所述承重梁间隔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楼板内侧端的底部,且若干所述承重梁架设于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顶端;
[0012]若干上翻梁,若干所述上翻梁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楼板外侧端的顶部,且沿其底部所述第一结构楼板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
[0013]若干拱圈梁,若干所述拱圈梁架设于对应的相邻两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上端,且其顶部呈向上弯曲的弧形延伸,并至所述第一结构楼板底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还包括:
[0015]第三支撑元件,所述第三支撑元件铺设于若干所上翻梁的顶部;
[0016]第四支撑元件,所述第四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元件的顶部。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翻梁与所述第四支撑元件的外侧壁由内而外依次设置若干砂浆抹灰层、若干保温层和若干饰面层。
[0018]进一步地,若干所述保温层覆设于对应的所述砂浆抹灰层上;若干所述饰面层覆设于对应的所述保温层上。
[0019]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砂浆抹灰层与若干所述饰面层还由内至外依次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所述第二支撑元件,所述第三支撑元件的外侧壁。
[0020]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饰面层覆设于对应的所述砂浆抹灰层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还包括:
[0022]入户坡道,所述入户坡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底部前侧,且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底部,所述入户坡道的坡度为1%~3%。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还包括:
[0024]幕墙,所述幕墙沿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长度方向竖直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撑元件;
[0025]若干第五支撑元件,若干所述第五支撑元件竖直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结构楼板相连接;
[0026]第二结构楼板,所述第二结构楼板架设于若干所述第五支撑元件的顶部,且外侧端对应连接所述幕墙。
[0027]进一步地,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还包括:
[0028]若干钢板,若干所述钢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幕墙与所述第二结构楼板之间,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结构楼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幕墙;
[0029]防火条,所述防火条固定于若干所述钢板上,且位于所述幕墙与所述第二结构楼板之间。
[0030]进一步地,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还包括:
[0031]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楼板外侧端的顶部,且其位于所述幕墙的内侧。
[003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3](1)本技术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上翻梁固定于第一结构楼板的上端,增加了拱圈的结构净高,进而增加拱圈的跨度,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采光,提升建筑造型的美观性;
[0034](2)本技术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通过在拱圈的上方设置幕墙,提高建筑造型的美观性、造型简洁;
[0035](3)本技术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增大拱圈的跨度,彰显拱圈的大气,造型精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技术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一);
[0037]图2是本技术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的局部主视图(一);
[0038]图3是本技术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二);
[0039]图4是图3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是本技术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三);
[0041]图6是图5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7是本技术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的局部主视图(二)。
[004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0044]1、第一支撑元件;2、第二支撑元件;3、第一结构楼板;4、承重梁;5、上翻梁;6、拱圈梁;7、第三支撑元件;8、第四支撑元件;9、砂浆抹灰层;10、保温层;11、饰面层;12、入户坡道;13、幕墙;14、第五支撑元件;15、第二结构楼板;16、钢板;17、防火条;18、防护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48]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拱圈结构设置于建筑物底层的外侧位置,包括若干第一支撑元件1、若干第二支撑元件2、第一结构楼板3、若干承重梁4、若干上翻梁5和若干拱圈梁6。若干第一支撑元件1间隔竖直设置于地面;若干第二支撑元件2沿第一支撑元件1的长度方向竖直且间隔布置于第一支撑元件1的外侧;第一结构楼板3架设于若干第二支撑元件2和若干第二支撑元件2的顶部;若干承重梁4间隔固定于第一结构楼板3内侧端的底部,且若干承重梁4架设于若干第一支撑元件1的顶端;若干上翻梁5固定于第一结构楼板3外侧端的顶部,且沿其底部第一结构楼板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支撑元件2;若干拱圈梁6架设于对应的相邻两第二支撑元件2的上端,且其顶部呈向上弯曲的弧形延伸,并至第一结构楼板3底部。
[0049]进一步地,第一结构楼板3水平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抬梁上升拱圈结构,该拱圈结构设置于建筑物底层的外侧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第一支撑元件(1),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间隔竖直设置于地面;若干第二支撑元件(2),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元件(2)沿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的长度方向竖直且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的外侧;第一结构楼板(3),所述第一结构楼板(3)架设于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元件(2)和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元件(2)的顶部;若干承重梁(4),若干所述承重梁(4)间隔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楼板(3)内侧端的底部,且若干所述承重梁(4)架设于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的顶端;若干上翻梁(5),若干所述上翻梁(5)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楼板(3)外侧端的顶部,且沿其底部所述第一结构楼板(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2);若干拱圈梁(6),若干所述拱圈梁(6)架设于对应的相邻两所述第二支撑元件(2)的上端,且其顶部呈向上弯曲的弧形延伸,并至所述第一结构楼板(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元件(7),所述第三支撑元件(7)铺设于若干所上翻梁(5)的顶部;第四支撑元件(8),所述第四支撑元件(8)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元件(7)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梁(5)与所述第四支撑元件(8)的外侧壁由内而外依次设置若干砂浆抹灰层(9)、若干保温层(10)和若干饰面层(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保温层(10)覆设于对应的所述砂浆抹灰层(9)上;若干所述饰面层(11)覆设于对应的所述保温层(10)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梁上升拱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权朱盛李德军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尤安巨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