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294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高低升降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端部设置有装设矫形组件的支架,所述矫形组件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伸缩挤压组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与矫形组件配合的肩部夹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低升降组件、矫形组件、肩部夹旋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肩部旋拧矫正中对肩部位置进行有效固定,并通过矫形组件实现对使用人员进行有节律行的对抗反复挤压,能够通过控制调节矫形组件中部件的高度、长度作用于使用人员的侧凸点力度,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而且通过调整高低升降组件的高度,实现使用人员髋部呈不同角度倾斜,实现对抗侧弯,矫正畸形,有利于精确控制治疗。治疗。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侧弯是一种发生在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脊柱侧弯,尤其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常发生于青少年或者儿童,发病隐匿,危害大。早期发现可以通过支具、体型矫正等方法治疗,畸形严重者需手术治疗。有效的矫正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创伤,减少医疗花费,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现有脊柱侧弯矫形器多为穿戴式支具,矫形原理依赖于凸点挤压,通过设计凸侧顶压区和凹侧压力释放区,利用外来的压力调整脊柱形态来矫正侧弯,此类的设计,依赖于髂骨、肋骨等较硬的受力点,通过推动作用,改善脊柱侧弯,其以长时间被动牵拉或长时间施加压力为主要作用机制,仅做到了长期矫形作用,其若矫形量过小,无法起到矫形作用,如若矫形量过大,患者不适感会严重,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短期对抗力量治疗,从而大大拉长了治疗时间,且面对脊柱有旋转角度,无法实时观察矫形作用下脊柱形态的变化,难以实施检测和调整支具的形状和受力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5]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高低升降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端部设置有装设矫形组件的支架,所述矫形组件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伸缩挤压组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与矫形组件配合的肩部夹旋组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高低升降组件包括有两组设置于底座上的升降机构,两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分别装设有底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矫形组件包括有向外端面开设有缺口的呈环状结构的支撑底盘,所述支撑底盘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伸缩挤压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挤压组件包括有设置与支撑底盘上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上设置有朝向支撑底盘中心的第一挤压组件,所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的端部装设有双向升降机构,所述双向升降机构的上部升降杆上设置有第二挤压组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组件包括有与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配合的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伸缩端部装设有弧形板,所述第二挤压组件包括有与双向升降机
构的上部升降杆配合的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伸缩端部装设有弧形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肩部夹旋组件包括有设置与支架顶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杆对称设置有两组与矫形组件配合的弧形滑动组件,两所述弧形滑动组件的相对内侧对称设置有调距杆,所述调距杆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下端部连接有夹件,所述弧形滑动组件包括有与调距杆配合的弧形滑动底座,所述弧形滑动底座上通过活动卡接连接有与其配合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架固定配合,所述弧形滑动底座的外部设置有传动齿,所述弧形滑动底座通过传动齿与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传动组件配合相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矫形组件配合的伸抵组件,所述伸抵组件包括有与支撑底盘配合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伸抵机构,所述支杆的顶部连接有双向升降机构,所述双向升降机构的顶部伸缩端连接有第二伸抵机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抵机构包括有与支杆配合的第一伸缩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部连接有两端部呈弧形的推杆,所述第二伸抵机构包括有与双向升降机构的顶部伸缩端配合的第二伸缩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部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两相对侧面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弹性弧形弯件,所述抵板的相对内侧面设有若干组与弹性弧形弯件配合的凸起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可通过穿戴矫形背心站立在本装置内,通过高低升降组件、矫形组件、肩部夹旋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肩部旋拧矫正中对肩部位置进行有效固定,并通过矫形组件实现对使用人员进行有节律行的对抗反复挤压,能够通过控制调节矫形组件中部件的高度、长度作用于使用人员的侧凸点力度,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而且通过调整高低升降组件的高度,实现使用人员髋部呈不同角度倾斜,实现对抗侧弯,矫正畸形,有利于精确控制治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产品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产品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产品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产品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产品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产品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具体实施例
[0025]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高低升降组件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端部设置有装设矫形组件3的支架4,所述矫形组件3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伸缩挤压组件5,所述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与矫形组件3配合的肩部夹旋组件6,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可通过穿戴矫形背心站立在本装置内,通过高低升降组件2、矫形组件3、肩部夹旋组件6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肩部旋拧矫正中对肩部位置进行有效固定,并通过矫形组件实现对使用人员进行有节律行的对抗反复挤压,能够通过控制调节矫形组件3中部件的高度、长度作用于使用人员的侧凸点力度,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而且通过调整高低升降组件2的高度,实现使用人员髋部呈不同角度倾斜,实现对抗侧弯,矫正畸形,有利于精确控制治疗。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低升降组件2包括有两组设置于底座1上的升降机构21,两所述升降机构21的顶部分别装设有底板22,使用人员站立在高低升降组件2上,通过调整高低升降组件2的高度,实现使用人员髋部受力不同,使得髋部能够呈不同角度倾斜,实现对抗侧弯,矫正畸形。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矫形组件3包括有向外端面开设有缺口的呈环状结构的支撑底盘31,所述支撑底盘3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伸缩挤压组件5。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挤压组件5包括有设置与支撑底盘31上的第一升降机构51,所述第一升降机构51的升降杆上设置有朝向支撑底盘31中心的第一挤压组件52,所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51的升降杆的端部装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高低升降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端部设置有装设矫形组件的支架,所述矫形组件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伸缩挤压组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与矫形组件配合的肩部夹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升降组件包括有两组设置于底座上的升降机构,两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分别装设有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组件包括有向外端面开设有缺口的呈环状结构的支撑底盘,所述支撑底盘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伸缩挤压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挤压组件包括有设置与支撑底盘上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上设置有朝向支撑底盘中心的第一挤压组件,所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的端部装设有双向升降机构,所述双向升降机构的上部升降杆上设置有第二挤压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组件包括有与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杆配合的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伸缩端部装设有弧形板,所述第二挤压组件包括有与双向升降机构的上部升降杆配合的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伸缩端部装设有弧形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矫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艳陈勇林刘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