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79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2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包括: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以其一端为中心连续卷绕成型;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本申请的电池改善了极片错位、隔膜褶皱、极片形变和应力集中等现象,增强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增强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增强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方形电池作为目前常见的电池形状,广泛应用于一些移动设备中。方形电池其电芯成型主要有两种方法:卷绕式和叠片式。卷绕式方法虽然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是成型后的电池由于其弯折处存在形变和应力,导致内部结构不均一,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叠片式方式虽然叠片层数和极片尺寸不收影响,但是其生产效率低,而且叠片过程中极易出现极片错位、隔膜褶皱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池,能够改善极片错位、隔膜褶皱、极片形变和应力集中等现象,增强电池的循环性能。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
[0005]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以其一端为中心连续卷绕成型;
[0006]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
[0007]可选地,沿着卷绕的方向,相邻极片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极片的数量比所述第一极片的数量多一个。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上具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上具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同一侧。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交错设置,不在同一纵向平面内。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上具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上具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不同侧。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交错设置,不在同一纵向平面内。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的中部,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二极片的中部,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位于同一纵向平面内。
[0014]如上,本申请的电池极片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避免了极片形变、应力集中等现象的出现,进而使电池的循环性能更强。而且,本申请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经热压复合后进行卷绕,相对于传统叠片式方法来讲,本申请成型后的电池中极片错位、隔膜褶皱的概率大大降低,提高了电芯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电池卷绕成型后的一种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电池卷叠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极耳在电池同一侧时的一种示意图;
[0020]图5是极耳在电池同一侧时第一极片卷带和第二极片卷带的一种示意图;
[0021]图6是极耳在电池不同侧时的一种示意图;
[0022]图7是极耳在电池不同侧时第一极片卷带和第二极片卷带的一种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指代如下:
[0024]1、第一隔膜输送装置;11、第一隔膜;
[0025]2、第二隔膜输送装置;21、第二隔膜;
[0026]3、第一极片上料装置;31、第一极片;311、第一极耳;
[0027]4、第二极片上料装置;41、第二极片;411、第二极耳;
[0028]5、热复合装置;51、烘箱;52、压辊;
[0029]6、卷绕机构;
[0030]7、第一保护膜传送装置;71、第一主动辊;72、第一从动辊;73、第一保护膜;
[0031]8、第二保护膜传送装置;81、第二主动辊;82、第二从动辊;83、第二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体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构思,对现有卷绕式方法和叠片式方法作简单介绍。卷绕式方法是采用连续不间断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叠加后卷绕而成的,虽然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其卷绕层数和单卷芯容量有限,对于大容量方壳来讲,往往需要采用多个卷芯进行组合,另外,卷绕式电池由于其正极片和负极片为连续的卷带,导致卷绕成型后,极片的弯折处存在较大应力,对电池的循环性能造成影响。
[0034]叠片式方法是通过将模切后独立的正负极片和隔膜交替叠加制作成的,虽然克服了卷绕式电池弯折处的应力集中问题,而且可满足大容量电芯的制作,但是其生产效率低,电池张力不易控制,叠片过程中受人为或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极易出现极片错位、隔膜褶皱等现象。因此上述两种电池制作方法均存在较大弊端。
[0035]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其为卷绕成型后的状态,包括第一隔膜11、第二隔膜21、第一极片31以及第二极片41。其中,第一隔膜11和第二隔膜21的各个部分均是相互平行的,第一极片31和第二极片41交替设置于第一隔膜11和第二隔膜21之间,第一隔膜11、第二隔膜21以其一端为中心,连同第一极片31和第二极片41连续卷绕成型。
[0036]应理解的是,第一极片31和第二极片41均为经模切装置切割形成的独立极片。第一极片31和第二极片41的极性相反,即当第一极片31为正极片时,第二极片41为负极片,当
第一极片31为负极片时,第二极片41为正极片。因此,对于本申请来讲,所卷绕形成的电芯的中心可以是正极片也可以是负极片。
[0037]结合图1、图2和图3,图2为用于加工本申请所述电池的一种电池卷叠系统,图3所示为图1中电池在展开状态,即卷绕之前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电池卷叠系统包括第一隔膜输送装置1、第二隔膜输送装置2、第一极片上料装置3、第二极片上料装置4、热复合装置5以及卷绕机构6。
[0038]第一隔膜输送装置1和第二隔膜输送装置2为已有的隔膜输送装置,两者可上下间隔设置,输送相互平行的第一隔膜11和第二隔膜21。
[0039]第一极片上料装置3位于第一隔膜输送装置1和第二隔膜输送装置2之间,将第一极片卷带切割形成独立的第一极片31,并放置于第一隔膜11和第二隔膜21之间,通过调节第一极片上料装置3的上料速率控制相邻第一极片31之间的间距。
[0040]第二极片上料装置4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一隔膜11和第二隔膜21的外侧,将第二极片卷带切割形成独立的第二极片41,并放置于第一隔膜11的外侧和第二隔膜21的外侧,通过分别调节每一组第二极片上料装置4的上料速率和动作周期,控制每一侧的相邻第二极片41之间的间距,以使两侧的第二极片41呈交替分布。
[0041]热复合装置5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以其一端为中心连续卷绕成型;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卷绕的方向,相邻极片间的距离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的数量比所述第一极片的数量多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上具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上具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廷丁丽平唐地源刘绍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