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透湿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92620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透湿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透湿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方法包括:通过嵌入式超细喷雾方式,将聚乙二醇微滴嵌入到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并喷雾于膜接收离型基底上,熟化形成复合膜;将所述复合膜水洗使所述聚乙二醇溶出,得到具有微多孔结构的多孔透湿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多孔透湿膜具有良好的强度等,生产效率较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孔膜成分中不含有氟化物,更符合环保技术方向,可以有效取代PTFE膜等。可以有效取代PTFE膜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透湿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透湿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服装用防水透湿膜的制备和应用,也就是涉及一种多孔透湿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服装的纺织品材料,其防水透湿功能对于户外运动非常重要。传统防水透湿产品中,大部分通过两层或者三层贴合的加工方式获得,其具体结构包括:最外层(远离人体皮肤)为防水面料,中间为防水透湿膜层。另外也可以增加里层作为第三层,从而避免膜层与身体直接接触。中间层的防水透湿膜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耐水压,在一定的水压下,防止水分通过面料空隙往内层渗透;二是透湿,通过微多孔或者吸湿膨润方式,将人体产生的湿气从服装里层向外层导出,以保持舒适性。
[0003]目前,防水透湿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TPU、TPE、PU等为代表的亲水膨润膜,其原理是通过其高吸湿传导作用,吸收内层高湿度的水汽,向湿度低的外层进行传导并在表面蒸发,从而达到导湿的效果。这类透湿膜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成本低;其不足主要是传导效率和性能有限,另外透气性较差,无法有效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另外一种是以Gore

tex(戈尔特斯)为代表的聚四氟乙烯类微多孔膜,该材料是美国W.L.Gore&Associates,Inc.(戈尔公司)研制的一种轻、薄、坚固和耐用的薄膜,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其原理主要是水汽可以直接从微孔中透过,达到高效导湿的效果。该膜防水透湿性能优异;其不足是成分中含氟化物,由于环保需求而逐步被禁止,整个行业都在开发其后时代的替代品。
[0004]因此,如何取代聚四氟乙烯膜(PTFE膜)而提供防水透湿的环保型微多孔膜,是行业内急需攻克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孔透湿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微多孔膜具有较好的防水透湿性能,而且不含有氟化物,更有利于环保,可以作为PTFE膜的有效取代方式,应用于服装面料等领域。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孔透湿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通过嵌入式超细喷雾方式,将聚乙二醇微滴嵌入到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并喷雾于膜接收离型基底上,熟化形成复合膜;
[0008]将所述复合膜水洗使所述聚乙二醇溶出,得到具有微多孔结构的多孔透湿膜。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的微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防水透湿等性能达到工艺要求,符合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0010]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喷雾装置示意图,主体显示多头连续多段喷头设备示意,左上为复合喷头截面示意;图2为工艺作用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图1所示的喷雾装置进行嵌入式超细喷雾,其通过复合喷头,优选采用多段方式进行多孔膜的制备。
[0011]其中,所述复合喷头包括:数量占大部分的外层喷头和较少的内层喷头,所述外层喷头的喷嘴尺寸相对较大,位置偏上,用于喷水性聚氨酯(PU)浆料,喷雾粒径可为20~80微米;内层喷头的喷嘴尺寸较小、数量较少,其在本专利技术喷出聚乙二醇(PEG)微滴(如粒径10~40微米),从而将PEG嵌入到水性PU浆料中。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00~600,采用市售产品即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水性聚氨酯浆料主要采用有机物挥发低的水性PU涂层浆料,比较环保;其含固量30wt%~50wt%,优选昂高公司的水性涂层PUN5396。
[0013]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带有复合喷头的嵌入式喷雾方式,上述两种液态原料分别注入若干喷头,通过高频振动达到超声波雾化以及产生细小的液滴,用气流带动雾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嵌入式超细喷雾通过复合喷头进行,所述复合喷头以外层喷头喷出水性聚氨酯浆料,内层喷头喷出聚乙二醇微滴,使聚乙二醇微滴均匀分散在水性聚氨酯浆料体系中,并在膜接收离型基底上成膜,经过熟化,得到复合膜。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一般采用多头连续喷头设备(可由面料整理喷雾设备多头组合构成),其下方为膜接收离型纸。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熟化具体包括:将喷雾成型的膜于150~170℃焙烘2~8分钟,得到复合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膜中聚乙二醇PEG质量百分含量为0.5%~5%,优选用量为1.5~3%,更优选为1.7~2.5%。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体采用多段喷雾方式(非连续),复合喷料控制质量百分比为PU 95%~99.5%、PEG 0.5%~5%。根据膜厚度以及所需防水和透湿的性能需求可进行配比调节,如分三段,各段占比为:第一段32.5%PU和0.5%PEG,第二段33%PU和0.8%PEG,第三段32.8%PU和0.4%PEG。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喷雾工艺基本不受抽丝量的影响,可以根据需要提升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所述的超细喷雾没有明显的中心接受问题,可以改善膜的均匀性。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焙烘主要是加热交联,温度优选为150

170℃,时间为2

8min,具体视膜厚度、交联程度等进行调整,进一步优选160℃,3min。
[0017]得到复合膜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水洗溶出所述聚乙二醇,得到具有微多孔结构的多孔透湿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洗具体包括:将所述复合膜与织物基材贴合后用水洗涤,通过所述聚乙二醇溶出形成微多孔,得到多孔透湿膜。
[0018]所述水洗为过水洗将PEG置换出来形成微孔,水洗方式优选为平幅水洗,水的温度为30~50℃、洗涤1~10min,具体工艺根据膜的厚度、PEG用量、功能指标要求等调整。进一步地,优选水洗为40℃,水洗5min。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洗是将熟化好的膜与面料基材贴合完成,在40℃左右温水中,水洗3~10分钟,将膜中的PEG溶解出来,形成微孔通道,烘干即得。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前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孔透湿膜,主体为PU材质,其微多孔呈垂直微球型蜂窝状,利于透湿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透湿膜的孔径(微孔通道直径)为150~400nm,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透湿膜厚度为10微米

40微米,微多孔分布均匀性好。
[0020]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前所述的多孔透湿膜在服装面料中的应用。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服装面料为含多孔透湿膜的双层或三层复合面料。例如,所述的多孔透湿膜在转移纸上生产,后续使用转移贴合方式与面料基材热熔贴合结合,
形成双层或三层复合面料。此外,本专利技术对面料基材种类、结构并无特殊限制。
[0022]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合嵌入式喷雾技术与水性PU透湿膜技术,在PU透湿浆中将PEG通过喷雾混入,进而使PU膜中形成微多孔,提升了PU膜的防水透湿性能。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多孔透湿膜具有良好的强度等,生产效率较高。同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孔膜成分中不含有氟化物,更符合环保技术方向,可以有效取代PTFE膜等。
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透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嵌入式超细喷雾方式,将聚乙二醇微滴嵌入到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并喷雾于膜接收离型基底上,熟化形成复合膜;将所述复合膜水洗使所述聚乙二醇溶出,得到具有微多孔结构的多孔透湿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00~600,所述复合膜中聚乙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0.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超细喷雾通过复合喷头采用多段方式进行,所述复合喷头以外层喷头喷出水性聚氨酯浆料,内层喷头喷出聚乙二醇微滴。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具体包括:将喷雾成型的膜于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川王志勇王正仪叶介茂劳作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