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机床加工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包括:工作床;设于所述工作床上方的刀具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床沿所述刀具部下方来回往复移动的移动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锁定部,沿周向压持、锁定在工件表面的若干组所述径向锁定部对称设于所述工作床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长杆状工件车磨铣加工时端部中心的精准查找、定位钻孔以及中心孔锁定等优点。孔以及中心孔锁定等优点。孔以及中心孔锁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0002]车铣刨磨是机械加工的四种基本的加工方式,是零部件加工较为重要的部分,主要完成对零件的加工,使之可用于机械及设备的装配;包括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不同零件所需的加工方式不同,如长杆状工件在进行车磨铣加工前需要对工件两端旋转中心点进行锁定。
[0003]中国专利CN208866760U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机床,包括机床床身,机床床身顶部右侧设有机床导轨,机床导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和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位于机床床身前部最外侧,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位于机床床身后部最外侧,机床大托板跨骑在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与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之间,机床大托板上设有机床小托板,机床小托板后侧设有机床加工单元,机床液压尾座跨骑在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与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之间,机床床身后侧且位于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下方设有Z向传动丝杠。
[0004]但是该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实现对工件的车磨铣一体化加工,但是在对工件尤其为长杆状工件进行车磨铣加工时,由于未经处理的工件两端不规整,不便于快速且精准的确认出工件端部中心,进而使得工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发生偏差,从而使得旋转加工时,无法合理的去除工件多出余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通过锁定组件到达工件两侧,并经探件沿周向抵触在工件表面,第二推动件使探心盘到达位置锁定的探件内侧,使工件端部中心不断调整至与探心盘中心相对应,经保持组件锁紧适应座以稳定锁定组件所在位置,第一推送件驱动钻孔件对工件中心打孔,切换组件切换锁孔组件到达工件端部对钻孔锁定,再经移动部带动工件来回摆动,通过刀具部对工件进行旋转加工,以实现对工件中心快速查找,并对钻孔对应位置的调整、稳定杆件中心进行钻孔以及实现与钻孔锁定之间的来回切换。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包括:工作床;设于所述工作床上方的刀具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床沿所述刀具部下方来回往复移动的移动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锁定部,沿周向压持、锁定在工件表面的若干组所述径向锁定部对称设于所述工作床的两侧;定心部,确认所述径向锁定部锁定状态下的工件端部中心并调整至预定位置进行钻孔、对工件钻孔进行锁定的所述定心部布置在所述径向锁定部的一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径向锁定部包括:沿轴向方向分别锁定在工件两端的锁定组件;牵
引组件,使所述锁定组件朝向工件两侧来回移动的所述牵引组件的动力端安装在所述锁定组件上;以及位置锁定组件,将经所述定心部对工件端部中心调整后的所述锁定组件所在位置进行锁定的所述位置锁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床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座;探件,沿工件周向方向布置的若干组所述探件滑动穿过、弹性安装在所述锁定座上;以及锁止组件,对定位工件表面后的所述探件位置进行锁定的所述锁止组件设于所述锁定座一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探件包括:弹性、贯穿插设在所述锁定座的抵触件;设于所述锁定座一侧且与所述抵触件外侧顶点相连接的传导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位置锁定组件包括:安装座;适应座,用于适应所述锁定组件所在位置在安装座在进行对应位置调整的所述适应座沿周向弹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保持组件,将位置调整后的所述适应座锁定在所述安装座一侧的所述保持组件安装在所述适应座的一侧;以及还原组件,使自由状态下的所述适应座锁定至初始位置的所述还原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心部包括:切换座;探心钻孔组件,用于查找、调整、钻取工件端部中心的所述探心钻孔组件安装在所述切换座的一侧;锁孔组件,用于对工件钻孔进行锁定的所述锁孔组件安装在所述切换座的另一侧;以及切换组件,使所述探心钻孔组件、锁孔组件在所述径向锁定部一侧来回往复切换的所述切换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床的两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探心钻孔组件包括:探心盘,所述探心盘的中间开设有移动空间;钻孔件,与所述探心盘同心布置的所述钻孔件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空间内;安装在所述移动空间一端且动力端与所述钻孔件相连接的第一推送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切换座上且动力端与所述探心盘相连接的第二推送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探心盘包括:固定盘;以及探盘,所述探盘滑动、弹性套设在所述固定盘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探盘为沿朝向径向锁定部移动反方向径向尺寸不断增大的锥台状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锁孔组件包括:锁定端子;以及第三推送件,所述第三推送件安装在所述切换座上;所述锁定端子弹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推送件的动力端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径向锁定部与定心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工件端部经径向锁定部定位后,经定心部对工件中心进行确认并调整至打孔和端部锁定对应位置,从而使得对工件转动加工时两端的旋转中心快速确认;(2)本专利技术通过锁定组件和探心盘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逐渐朝向锁定组件移动的探心盘移动并接触至探件,同时使得工件中心快速调整至与探心盘中心相对应,进而实现了对工件中心的快速锁定;(3)本专利技术通过探心盘和钻孔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中心锁定至探心盘中心对应状态时,钻孔组件沿移动空间的移动路径对工件端表面打孔处理,从而保证了工件旋转中心对应钻孔位置的精准性;(4)本专利技术通过锁定座、探件以及锁止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适应性定位至工件表面的探件在锁定座上测定工件圆周各处位置后经锁定组件完成锁定,从而保证了探件探
测位置的准确性;(5)本专利技术通过抵触件和传导件之间的配合设计,使抵触件在工件上的抵触位置反馈至传导件,从而在传导件位置锁定状态下,可以通过探心盘精准的确认出工件端部中心位置;(6)本专利技术通过适应座、保持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中心锁定后与锁定组件相连接的适应座位置经保持组件进行锁定,从而提高钻孔动作时的稳定性;(7)本专利技术通过适应座与还原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撤离工件后的锁定组件连接的适应座被还原组件适应性配合调整位置,从而保证了撤离工件后的锁定组件能够保持初始水平状态锁定在锁定座上;(8)本专利技术通过探心钻孔组件和锁孔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工件中心查询钻孔和钻孔中心锁定动作交替进行,从而实现对工件装夹的高效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长杆状工件车磨铣加工时端部中心的精准查找、定位钻孔以及中心孔锁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台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径向锁定部和定心部的结构布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径向锁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另一侧向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位置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包括:工作床;设于所述工作床上方的刀具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床沿所述刀具部下方来回往复移动的移动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锁定部,沿周向压持、锁定在工件表面的若干组所述径向锁定部对称设于所述工作床的两侧;定心部,确认所述径向锁定部锁定状态下的工件端部中心并调整至预定位置进行钻孔、对工件钻孔进行锁定的所述定心部布置在所述径向锁定部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锁定部包括:沿轴向方向分别锁定在工件两端的锁定组件;牵引组件,使所述锁定组件朝向工件两侧来回移动的所述牵引组件的动力端安装在所述锁定组件上;以及位置锁定组件,将经所述定心部对工件端部中心调整后的所述锁定组件所在位置进行锁定的所述位置锁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床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座;探件,沿工件周向方向布置的若干组所述探件滑动穿过、弹性安装在所述锁定座上;以及锁止组件,对定位工件表面后的所述探件位置进行锁定的所述锁止组件设于所述锁定座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件包括:弹性、贯穿插设在所述锁定座的抵触件;设于所述锁定座一侧且与所述抵触件外侧顶点相连接的传导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磨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锁定组件包括:安装座;适应座,用于适应所述锁定组件所在位置在安装座在进行对应位置调整的所述适应座沿周向弹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保持组件,将位置调整后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奇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傅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