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59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温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包含安装部和电加热丝,其中,安装部包括外框和绝缘的支撑组件,外框用于安装于风道中,外框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支撑组件和电加热丝均设置于通道中,以使电加热丝裸露在风道中;电加热丝包括多个连接段和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段,支撑组件支撑各子段,并使各子段之间始终有间隔;相邻的两个子段通过一个连接段连接,以使电加热丝在通道内蛇形布置;各子段以及各连接段均为螺旋状加热体。该电加热器改善了现有的精密温控空调系统末端电加热器外部温变响应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的问题。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的问题。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温控
,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末端电加热器是精密温控空调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安装于送风道末端,用于精细调节空调送风温度,实现房间温度的精密控制。现有技术中,末端电加热器为翅片管电加热器,为间接式结构,即,电热元件包覆在一个封闭的翅片管中,电热元件发出的热通过管内填充的绝缘材料传递到外层的散热翅片,再扩散到气流中。这使得电热元件产生的热传递到外部气流的过程较长,外部温变响应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能够改善现有的精密温控空调系统末端电加热器外部温变响应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加热器,包括:安装部和电加热丝,其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外框和绝缘的支撑组件,所述外框用于安装于风道中,所述外框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电加热丝均设置于所述通道中,以使所述电加热丝裸露在风道中;
[0006]所述电加热丝包括多个连接段和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段,所述支撑组件支撑各所述子段,并使各所述子段之间始终有间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段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段连接,以使所述电加热丝在所述通道内蛇形布置;
[0007]各所述子段以及各所述连接段均为螺旋状加热体。
[0008]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器包括安装部和电加热丝,安装部包括用于设置于送风道末端的外框和设置于外框所形成的通道中的绝缘的支撑组件。电加热丝设置于外框所形成的通道中,以裸露在风道中,支撑组件支撑电加热丝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段,使各子段之间始终有间隔。电加热丝直接与待加热的气流接触,缩短了传热路径,能够提高温度调节的速度,改善气流温变响应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的问题。同时,支撑组件支撑电加热丝的各子段,并使各子段之间始终有间隔,能够避免电加热体的各子段发生触碰短接;采用电加热丝作为电加热体,截面尺寸更小,能够降低电加热体自身的“热惯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温度调节精度的提升,使得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器更能够满足高精度环境温度场调节的要求;电加热丝的各子段以及各连接段均为螺旋状加热体(即,电加热丝处于自然状态时,为类似于弹簧的长螺旋状结构。自然状态下为长螺旋状结构的电加热丝在外框所形成的通道内蛇形布置,形成各子段以及各连接段),增加了电加热丝的长度、增大了换热面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温度调节的速度,改善气流温变响应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的问题,实现电加热器温度调节精度的提升。
[0009]可选地,所述外框用于朝向风道中气流的敞口为入风口,所述电加热丝布置于一平面内,且所述电加热丝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入风口所在的平面成设定夹角。
[0010]可选地,所述电加热丝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入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
[0011]可选地,所述电加热丝的线径小于等于1.1毫米。
[0012]可选地,所述电加热丝组成的螺旋状加热体的外径小于等于21毫米。
[0013]可选地,所述电加热丝的线径小于等于1毫米,或者,所述电加热丝组成的螺旋状加热体的外径小于等于20毫米。
[0014]可选地,所述通道的纵向截面为矩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矩形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两个第一支撑杆以及与所述矩形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多个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通道内并行且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支撑杆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丝通过孔,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加热丝通过孔一一对应;
[0015]各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靠近所述外框内壁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外侧支撑杆,所述电加热丝沿蛇形路线依次穿过各所述加热丝通过孔,且所述电加热丝的两端均固设于一个所述外侧支撑杆上。
[0016]可选地,所述外框的入风口和/或出风口盖设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与所述电加热丝之间有间隔。
[0017]可选地,所述保护网的网孔呈平行四边形,所述网孔相邻两边的长度均小于等于10毫米;
[0018]或者,所述保护网的网孔呈圆形,单个所述网孔的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毫米。
[0019]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为耐热支撑组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器中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标:1

安装部;11

外框;111

通道;12

支撑组件;121

第一支撑杆;122

第二支撑杆;2

电加热丝;21

连接段;22

子段;3

保护网;4

接触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器包括安装部1和电加热丝2,其中,安装部1包括外框11和绝缘的支撑组件12,外框11用于安装于风道中,外框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111,支撑组件12和电加热丝2均设置于通道111中,以使电加热丝2裸露在风道中;
[0025]电加热丝2包括多个连接段21和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段22,支撑组件12支撑各子段22,并使各子段22之间始终有间隔;相邻的两个子段22通过一个连接段21连接,以使电加热丝2在通道111内蛇形布置;
[0026]各子段22以及各连接段21均为螺旋状加热体。
[0027]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包括安装部1和电加热丝,安装部1包括用于设置于送风道末端的外框11和设置于外框11所形成的通道111中的绝缘的支撑组件12。电加热丝设置于外框11所形成的通道111中,以裸露在风道中,支撑组件12支撑电加热丝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段22,使各子段22之间始终有间隔。电加热丝直接与待加热的气流接触,缩短了传热路径,能够提高温度调节的速度,改善气流温变响应时间较电热元件温变时间滞后严重的问题。同时,支撑组件12支撑电加热丝的各子段22,并使各子段22之间始终有间隔,能够避免电加热体的各子段22发生触碰短接;采用电加热丝2作为电加热体,截面尺寸更小,能够降低电加热体自身的“热惯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温度调节精度的提升,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更能够满足高精度环境温度场调节的要求;电加热丝2的各子段22以及各连接段21均为螺旋状加热体(即,电加热丝2处于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和电加热丝,其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外框和绝缘的支撑组件,所述外框用于安装于风道中,所述外框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电加热丝均设置于所述通道中,以使所述电加热丝裸露在风道中;所述电加热丝包括多个连接段和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段,所述支撑组件支撑各所述子段,并使各所述子段之间始终有间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段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段连接,以使所述电加热丝在所述通道内蛇形布置;各所述子段以及各所述连接段均为螺旋状加热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用于朝向风道中气流的敞口为入风口,所述电加热丝布置于一平面内,且所述电加热丝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入风口所在的平面成设定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入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的线径小于等于1.1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组成的螺旋状加热体的外径小于等于21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的线径小于等于1毫米,或者,所述电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骝孙宁程行清夏艳窦硕颜枫左汉文刘海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