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255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包括主门架、环形气囊、气泵、卷帘门和电机,主门架用于固定在隧道内,主门架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气囊嵌入环形凹槽内并在环形凹槽的环形延伸方向上延伸,气泵与环形气囊相连通,环形气囊远离主门架的外环壁可用于与隧道的内周壁密封连接,主门架设置有人行口和行车口,卷帘门设置在行车口内,电机可控制卷帘门打开或者关闭行车口,人行口铰接设置有打开或是关闭人行口的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能够重复利用,封闭效果好,拆装和操作简单快捷,且降低施工成本,以保障隧道内有效、稳定、安全的施工通风系统运行。安全的施工通风系统运行。安全的施工通风系统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施工风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通风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风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施工时,为了排出隧道内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有毒气体,常常会采用压入式通风,即是用轴流风机配合风管将隧道外的干净空气送到隧道撑子面,撑子面处气压上升,进而在隧道内形成由内向外的气流,流动的气流将污染空气从隧道口排出。为了保证隧道内的气流沿着预设的路径流动,需要在某些不需要通风的辅助通道(例如与隧道正洞连通的行车通道、人行通道)内设置风门,在阻止气流通过的同时满足人员和车辆临时通行。
[0003]参见图1和图2,现有隧道施工风门12的主体结构采用砖混结构或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结构等浇筑形成对隧道11截面进行封闭,并设置有手动推开的人行门14和行车门13,在使用过程中车辆通过时,由于隧道11内通风产生的风压,并且行车门13的受压面积远远大于人行门14的受压面积,光靠工人手动推移行车门13的难度很大。并且,现有隧道施工风门12在施工建设方面的投入成本大,制作繁琐,且在后期不用后拆除时难度较大,导致施工成本上升。尤其,现有隧道施工风门12为一次性设置,不能重复利用,进而大大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重复利用、封闭效果好、拆装和操作简单快捷、且降低施工成本的隧道施工风门装置,以保障隧道内有效、稳定、安全的施工通风系统运行。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包括主门架、环形气囊、气泵、卷帘门和电机,主门架用于固定在隧道内,主门架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气囊嵌入环形凹槽内并在环形凹槽的环形延伸方向上延伸,气泵与环形气囊相连通,环形气囊远离主门架的外环壁可用于与隧道的内周壁密封连接,主门架设置有人行口和行车口,卷帘门设置在行车口内,电机可控制卷帘门打开或者关闭行车口,人行口铰接设置有打开或是关闭人行口的门板。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将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的主门架固定安装在隧道内,由于主门架的环形凹槽内嵌设有环形气囊,气泵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气,环形气囊充气后外形膨胀,使得环形气囊远离主门架的外环壁与隧道的内周壁密封连接,从而环形气囊对隧道截面进行密封,则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实现风门功能,且封闭效果好。同时,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通过电机控制卷帘门打开或者关闭行车口,实现自动化控制。当需要更换风门安装位置时,让环形气囊放气,使得环形气囊外形收缩,并将主门架拆卸,即可完成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的拆除,再将隧道施工风门装置移送到需要安装风门的位置进行再次安装使用,使得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能够重复利用,拆装简单快捷,同时自动化控制操作也简单快捷,且降低施工成本,进而保障隧道内有效、稳定、安全
的施工通风系统运行。
[000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电控系统和至少两个红外激光感应器,两个红外激光感应器在隧道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在行车口的两侧,且两个红外激光感应器和电机分别与电控系统电连接。
[000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包括指示灯,指示灯设置在行车口处并用于显示绿色或者红色,且指示灯与电控系统电连接。
[000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主门架包括环形梁、主横梁、两个竖梁和多个风板,环形凹槽设置在环形梁的外环壁上,主横梁的两端在水平上延伸地连接支撑在环形梁内,且主横梁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隧道内,两个竖梁分别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地穿过主横梁,每一个竖梁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隧道的仰拱填充上,每一个竖梁的第二端连接支撑在环形梁内并用于固定在隧道内,且两个竖梁和主横梁之间形成行车口,多个风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环形梁、主横梁和两个竖梁之间。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横梁,每一个支横梁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连接支撑在环形梁和竖梁之间,相邻两个风板在竖直方向上分别连接支撑在一个支横梁的两侧。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风板为橡胶板。
[001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板,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板、钩合板和第二固定板,支横梁的横截面呈“工”字型设置,风板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钩合板插入支横梁的开口槽内并钩合在支横梁的第一内端面上或者支横梁的第二内端面上,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在支横梁的竖板上。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四个第一斜撑,一个竖梁适配两个第一斜撑,两个第一斜撑在隧道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一个竖梁的两侧并关于竖梁对称设置,每一个第一斜撑的第一端与竖梁的第二端连接支撑,每一个第一斜撑的第二端远离竖梁倾斜设置并通过第一长尾螺丝固定在隧道内。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四个第二斜撑,主横梁的一端适配两个第二斜撑,两个第二斜撑在隧道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主横梁的一端的两侧并关于主横梁对称设置,每一个第二斜撑的第一端与主横梁的一端连接支撑,每一个第二斜撑的第二端远离主横梁倾斜设置并通过第二长尾螺丝固定在隧道内。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两个环形挡板,两个环形挡板在隧道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环形梁的两侧,且两个环形挡板在竖直方向上凸出环形梁设置并与环形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隧道施工风门在隧道内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17]图2是现有隧道施工风门在隧道内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实施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实施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在A处的放大图。
[0021]图6是图4在B处的放大图。
[0022]图7是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实施例中风板、连接板和支横梁之间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实施例中第一斜撑或者第二斜撑固定在隧道内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见图3至图8,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隧道施工风门装置3,包括主门架31、环形气囊36、气泵35、卷帘门32和电机310,主门架31用于固定在隧道21内,主门架31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320,环形气囊36嵌入环形凹槽320内并在环形凹槽320的环形延伸方向上延伸,气泵35与环形气囊36相连通,环形气囊36远离主门架31的外环壁可用于与隧道21的内周壁密封连接。并且,本实施例主门架31设置有人行口和行车口32,卷帘门32设置在行车口32内,电机310可控制卷帘门32打开或者关闭行车口32,人行口铰接设置有打开或是关闭人行口的门板34。
[0027]将本实施例隧道施工风门装置3的主门架31固定安装在隧道21内,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包括主门架,所述主门架用于固定在隧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环形气囊、气泵、卷帘门和电机,所述主门架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气囊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并在所述环形凹槽的环形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气泵与所述环形气囊相连通,所述环形气囊远离所述主门架的外环壁可用于与所述隧道的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主门架设置有人行口和行车口,所述卷帘门设置在所述行车口内,所述电机可控制所述卷帘门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行车口,所述人行口铰接设置有打开或是关闭所述人行口的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电控系统和至少两个红外激光感应器,两个所述红外激光感应器在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行车口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红外激光感应器和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行车口处并用于显示绿色或者红色,且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门架包括环形梁、主横梁、两个竖梁和多个风板,所述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环形梁的外环壁上,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在水平上延伸地连接支撑在所述环形梁内,且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所述隧道内;两个所述竖梁分别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地穿过所述主横梁,每一个所述竖梁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所述隧道的仰拱填充上,每一个所述竖梁的第二端连接支撑在所述环形梁内并用于固定在所述隧道内,且两个所述竖梁和所述主横梁之间形成所述行车口;多个所述风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环形梁、所述主横梁和两个所述竖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施工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施工风门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横梁,每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杨静伟袁德明薛洪亮王俊涛姜波孙松王磊刘超赵小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