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50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包括无缝PE材质的桶体,所述桶体内侧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桶口的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密封帆布和第一驱动轴,所述密封帆布位于所述桶体内,进行一次封口,所述桶体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帆布封闭和打开的驱动封口组件,且所述桶体外侧设有用于二次封口的伸缩外套;通过踩住脚踏板,使第一驱动轴能够卷起密封帆布,此时进行投放垃圾,松开连接驱动绳,在弹力伸缩带的作用下密封帆布恢复形状,进行封口,在使用后,无需消毒和套入垃圾袋可直接丢弃,避免因重复使用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和有效避免液体医疗垃圾漏出,大大降低污染的风险,并且二次封口密封性好,可避免垃圾外漏造成污染。可避免垃圾外漏造成污染。可避免垃圾外漏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桶
,具体是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需要对垃圾桶进行加强管理,现有垃圾桶非一次性使用,长期使用期间消毒工作繁琐,若消毒工作如果不到位,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并且有的垃圾桶使用时需套用一次性使用黄色垃圾袋,一旦垃圾袋放置不佳,会使液体垃圾,如患者血液、体液等,漏出到垃圾桶内甚至流出至地面,造成垃圾桶或地面污染,且增加了工作量,并且有的一次性垃圾桶不具备封口,使用时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通过无需消毒和套入垃圾袋可直接丢弃,避免因重复使用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和有效避免液体医疗垃圾漏出,大大降低污染的风险,并且二次封口密封性好,可避免垃圾外漏造成污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包括无缝PE材质的桶体,所述桶体内侧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桶口的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密封帆布和第一驱动轴,所述密封帆布位于所述桶体内,进行一次封口,所述桶体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帆布封闭和打开的驱动封口组件,且所述桶体外侧设有用于二次封口的伸缩外套。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外侧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固的加强气柱;在桶身四角设计加强气柱,以便支撑桶身稳定使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反折于桶身处进行封口包扎的伸缩外套;可以直接将伸缩外套竖起在桶体桶口的上方,进行鹅颈式包扎,二次封口。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封口组件包括脚踏板、连接驱动绳、第二驱动轴和两个第二齿轮,所述脚踏板位于所述桶体外侧,所述脚踏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运动板,所述下压运动板滑动在所述桶体内,且所述连接驱动绳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压运动板顶部,所述连接驱动绳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桶体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轴外壁;通过踩住脚踏板,下压运动板能够在桶体内向下滑动,同时使连接驱动绳拉动第二驱动轴转动,连接驱动绳一段能够缠绕在第二驱动轴上,连接驱动绳能够拉动第二驱动轴转动,第二驱动轴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齿轮转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帆布一侧固定连接有弹力伸缩带,所述桶体开设有用于置放所述弹力伸缩带的凹槽,所述密封帆布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轴外壁,且所述第一驱动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桶体转动连接;当松开脚踏板时,在弹力伸缩带的作用下能够使密封帆布伸展开封闭在桶体上,使用桶体方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是所述第一齿轮直径的三倍,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桶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应的驱动腔;通过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的转速能够得到提高,并且通过驱动腔提供给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运动的空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遮挡板,两个所述遮挡板之间形成有收卷腔,所述第一驱动轴位于所述收卷腔内;密封帆布能够卷入到收卷腔内,防止往桶体内丢垃圾粘附在密封帆布上,对密封帆布进行防护。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用于收集垃圾后移动的滑轮;收集垃圾后移动垃圾桶时较为方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包括如下情况的使用方法:A:无缝PE材质的所述桶体通过所述加强气柱进行连接,使一次性的所述桶体可以稳定的投入医疗废物进行使用,垃圾堆满,所述密封帆布进行一次封口,所述伸缩外套进行二次封口,可以直接将所述伸缩外套竖起在所述桶体桶口的上方,进行鹅颈式包扎,二次封口;B:投入垃圾时,通过踩住所述脚踏板,使所述连接驱动绳拉动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使所述第一驱动轴能够卷起所述密封帆布,此时进行投放垃圾,松开所述脚踏板,在所述弹力伸缩带的作用下所述密封帆布恢复形状,进行封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缝PE材质的桶体通过加强气柱进行连接,使一次性的桶体可以稳定的投入医疗废物进行使用,垃圾堆满,密封帆布进行一次封口,可以直接将伸缩外套竖起在桶体桶口的上方,进行鹅颈式包扎,二次封口,投入垃圾时,通过踩住脚踏板,使连接驱动绳拉动第二驱动轴转动,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一驱动轴能够卷起密封帆布,此时进行投放垃圾,松开连接驱动绳,在弹力伸缩带的作用下密封帆布恢复形状,进行封口,在使用后,无需消毒和套入垃圾袋可直接丢弃,避免因重复使用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和有效避免液体医疗垃圾漏出,大大降低污染的风险,并且二次封口密封性好,可避免垃圾外漏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中密封帆布运动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中驱动封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中收卷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中驱动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体;101、驱动腔;11、加强气柱;12、伸缩外套;2、封闭组件;21、密封帆布;22、第一驱动轴;23、第一齿轮;24、弹力伸缩带;3、驱动封口组件;31、脚踏板;32、下压运动板;33、连接驱动绳;34、第二驱动轴;35、第二齿轮;4、遮挡板;5、收卷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包括无缝PE材质的桶体1,桶体1内侧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桶口的封闭组件2,封闭组件2包括密封帆布21和第一驱动轴22,密封帆布21位于桶体1内,进行一次封口,桶体1内设有用于带动密封帆布21封闭和打开的驱动封口组件3,且桶体1外侧设有用于二次封口的伸缩外套12。
[0018]本实施方案中:无缝PE材质的桶体1一次性使用,具有重量轻,强度好,耐冲击,耐腐蚀,可折叠,无毒无味,运输方便的优良特点,使用后直接收集丢弃,无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缝PE材质的桶体(1),所述桶体(1)内侧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桶口的封闭组件(2),所述封闭组件(2)包括密封帆布(21)和第一驱动轴(22),所述密封帆布(21)位于所述桶体(1)内,进行一次封口,所述桶体(1)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帆布(21)封闭和打开的驱动封口组件(3),且所述桶体(1)外侧设有用于二次封口的伸缩外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外侧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固的加强气柱(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反折于桶身处进行封口包扎的伸缩外套(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封口组件(3)包括脚踏板(31)、连接驱动绳(33)、第二驱动轴(34)和两个第二齿轮(35),所述脚踏板(31)位于所述桶体(1)外侧,所述脚踏板(31)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运动板(32),所述下压运动板(32)滑动在所述桶体(1)内,且所述连接驱动绳(33)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压运动板(32)顶部,所述连接驱动绳(33)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轴(34)上,所述第二驱动轴(34)与所述桶体(1)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5)均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轴(34)外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帆布(21)一侧固定连接有弹力伸缩带(24),所述桶体(1)开设有用于置放所述弹力伸缩带(24)的凹槽,所述密封帆布(21)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轴(22)外壁,且所述第一驱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露露王爱霞王晓玲李娜娜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