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座舱中应用同步与提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2445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7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座舱中应用同步与提醒方法,包括:监听手机应用程序是否启动;获取已启动的应用程序基本信息,检测应用类别并建立类目标签;根据是否包含同类应用,判断是否授予智能座舱应用同步和获取用户数据的权力;获取用户数据,并区分公开数据和隐私数据;根据应用不足之处和应用活跃度计算操作推荐指数,确定待推荐操作提示类型,具体包括:检测手机应用内容,分析应用不足之处,获取应用启动数据,分析应用活跃度并建立标签;结合用户特征信息和待推荐操作类型,构建操作指引推荐模型;检测用户行为,分析当前用户未按提示进行操作的行为,调整当前用户的操作推荐模型;分析所有用户在推荐指引后的操作数据,生成座舱应用改进方案。应用改进方案。应用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座舱中应用同步与提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座舱中应用同步与提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动驾驶中智能座舱中有大量的应用和可实现内容,但是用户经常不知道该功能可以在座舱内使用,而采用手机进行操作,导致座舱中,较难获取精确的用户操作数据,也难以改善用户的驾驶。只有做到在座舱中使用APP比,在手机上使用更加让用户觉得合理,才有办法,慢慢迁移用户的使用习惯。故如何提高用户对于智能座舱内app的使用频次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中应用同步与提醒方法,主要包括:监听手机应用程序是否启动;获取已启动的应用程序基本信息,检测应用类别并建立类目标签;根据是否包含同类应用,判断是否授予智能座舱应用同步和获取用户数据的权力;获取用户数据,并区分公开数据和隐私数据;根据应用不足之处和应用活跃度计算操作推荐指数,确定待推荐操作提示类型;结合用户特征信息和待推荐操作类型,构建操作指引推荐模型;检测用户行为,分析当前用户未按提示进行操作的行为,调整当前用户的操作推荐模型;分析所有用户在推荐指引后的操作数据,生成座舱应用改进方案;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监听手机应用程序是否启动包括:对用户手机上的所有进入前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创建监听进程,并标识应用运行状态;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分为启动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移动应用程序位于任务栈最顶端时表示任务处于启动状态,若移动应用程序不在任务栈最顶端则表示任务处于关闭状态;当移动应用程序为启动状态时用start标识,当移动应用程序为关闭状态时用close标识,每间隔500毫秒查询一次移动应用程序运行状态,并记录监听结果;通过所述监听进程获取手机前台正在运行的任务栈最顶端所对应的移动应用程序,记录所述移动应用程序的名称,并将所述移动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标记为start,余下手机应用程序默认状态为close。
[000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获取已启动的应用程序基本信息,检测应用类别并建立类目标签包括: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为start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基本信息,包括:移动应用程序名称、运行状态、应用描述文档;首先,对应用描述文档进行分句,将文档的文本拆分为多个句子;然后,对移动应用程序名称和文档文本拆分后的句子进行分词操作,获取所有文本句子的词项,去除停用词并标注每个词语的词性;对每个词项计算TF

IDF值,设定第一阈值,选取TF

IDF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词项作为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制定应用分类标准,其中包括各类移动应用程序的类别名称以及对应的移动应用程序描述关键词,记作{类别名称:关键词};基于《同义词词林》依次计算所述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和所述分类标准给定的移动应用程序描述关键词的词语相似度,记作Sim(A,B);其中A为应用描述文档提取的关键
词,B为所述分类标准给定的关键词;对所有词语相似度求平均,将均值作为整体相似度,并记作W;以w0作为相似度阈值,根据整体相似度进行匹配,所述整体相似度大于w0时,获取当前移动应用程序的类别名称,并记作{移动应用程序名称,运行状态,所属类别}。
[000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是否包含同类应用,判断是否授予智能座舱应用同步和获取用户数据的权力包括:获取智能座舱内所有应用的基本信息,包括:座舱内应用名称、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按照应用类别监测方法,首先对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进行分句,对座舱内应用名称和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文本句子进行分词,获取去除停用词后的所有文本句子的词项;然后计算每一个词项的TF

IDF值,设定第二阈值,选取TF

IDF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词项作为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计算所述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与应用分类标准的总体相似度对智能座舱内所有应用分类,并建立对应的类目标签和类目列表;将当前运行状态为start的移动应用程序作为目标应用,判断目标应用的类别名称是否包含于座舱内应用的类目列表中;若目标应用的类别名称包含于座舱应用的类目列表中,则授予智能座舱应用同步和获取用户数据的权力;若目标应用的类别名称不包含于座舱应用的类目列表中,则说明目标应用无法与座舱内应用同步。
[000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数据,并区分公开数据和隐私数据包括:获取用户数据,包括用户个人信息和用户在目标应用中的操作信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用户数据表,用户数据表包括以下四类属性:显示标识符、准标识符、敏感属性、非敏感属性;其中,显示标识符用于表明用户的主要身份属性,准标识符于表明用户的次要身份属性;依据准标识符无法定位用户,但结合其他属性可潜在识别某位用户;敏感属性是需要保护的用户隐私;非敏感属性是公开数据,可直接发布;基于K

匿名方法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对用户数据进行泛化操作;首先,删除显示标识符,对原始数据表进行迭代查找,找到一个准标识符,并依次增加准标识符的个数形成更大的子集;然后,对原始数据表中的准标识符进行第一次数据泛化,对泛化后的用户关系表进行K

匿名检测,若匿名表在准标识符属性下满足K

匿名,则输出数据,将数据同步至智能座舱内,若不符合则继续对数据泛化,直到所有准标识符子集满足K

匿名标准为止。
[000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应用不足之处和应用活跃度计算操作推荐指数,确定待推荐操作提示类型包括:结合应用不足之处和应用活跃度Q计算操作推荐指数Z,其中应用不足之处用操作便捷度P表示,操作推荐指数;操作推荐指数Z值越低则在驾驶状态下,手机应用的操作方式越不方便,不适合长时间使用;给定阈值Z0,当目标应用的推荐指数Z低于Z0,则输出比当前操作便捷度P更高的操作指引类型,并用Ⅰ、Ⅱ、Ⅲ标注;包括:检测手机应用内容,分析应用不足之处;获取应用启动数据,分析应用活跃度并建立标签;所述检测手机应用内容,分析应用不足之处,具体包括:监测手机应用内容,分析目标应用的主要操作方式,计算所述目标应用的操作便捷度。通过分析应用的操作日志,监测用户在应用中的操作内容,得到目标应用主要操作方式。根据当前应用主要的三类操作方式:VR操作、多媒体操作和触控操作,确定目标应用的操作方式所属类别。其中,多媒体操作包括言语、眼神、表情、唇动、手势、肢体识别操作。把VR操作记为Ⅰ,多媒体操作记为Ⅱ,触控操作记为Ⅲ,给操作Ⅰ至Ⅲ按照操作便捷性赋予不同
的分值,目标应用的操作便捷度得分用P表示。P越高表示操作方式越便捷,P越低表示操作方式有待改进。
[0008]所述获取应用启动数据,分析应用活跃度并建立标签,具体包括:通过应用启动日志读取应用在一个月内的启动数据,提取应用的启动时间、使用时长。构建RFM模型描述应用活跃度,其中近度R表示用户最近一次启动应用距离今天所过去的天数,频度F表示用户在一个月内里启动应用的总天数,强度M表示用户在一个月内使用应用的总时长/总天数。对进度R、频度F、强度M三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基于K均值聚类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座舱中应用同步与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监听手机应用程序是否启动;获取已启动的应用程序基本信息,检测应用类别并建立类目标签;根据是否包含同类应用,判断是否授予智能座舱应用同步和获取用户数据的权力;获取用户数据,并区分公开数据和隐私数据;根据应用不足之处和应用活跃度计算操作推荐指数,确定待推荐操作提示类型,所述根据应用不足之处和应用活跃度计算操作推荐指数,确定待推荐操作提示类型,具体包括:检测手机应用内容,分析应用不足之处,获取应用启动数据,分析应用活跃度并建立标签;结合用户特征信息和待推荐操作类型,构建操作指引推荐模型;检测用户行为,分析当前用户未按提示进行操作的行为,调整当前用户的操作推荐模型;分析所有用户在推荐指引后的操作数据,生成座舱应用改进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听手机应用程序是否启动,包括:对用户手机上的所有进入前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创建监听进程,并标识应用运行状态;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分为启动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移动应用程序位于任务栈最顶端时表示任务处于启动状态,若移动应用程序不在任务栈最顶端则表示任务处于关闭状态;当移动应用程序为启动状态时用start标识,当移动应用程序为关闭状态时用close标识,每间隔500毫秒查询一次移动应用程序运行状态,并记录监听结果;通过所述监听进程获取手机前台正在运行的任务栈最顶端所对应的移动应用程序,记录所述移动应用程序的名称,并将所述移动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标记为start,余下手机应用程序默认状态为clos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已启动的应用程序基本信息,检测应用类别并建立类目标签,包括: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为start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基本信息,包括:移动应用程序名称、运行状态、应用描述文档;首先,对应用描述文档进行分句,将文档的文本拆分为多个句子;然后,对移动应用程序名称和文档文本拆分后的句子进行分词操作,获取所有文本句子的词项,去除停用词并标注每个词语的词性;对每个词项计算TF

IDF值,设定第一阈值,选取TF

IDF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词项作为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制定应用分类标准,其中包括各类移动应用程序的类别名称以及对应的移动应用程序描述关键词,记作{类别名称:关键词};基于《同义词词林》依次计算所述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和所述分类标准给定的移动应用程序描述关键词的词语相似度,记作Sim(A,B);其中A为应用描述文档提取的关键词,B为所述分类标准给定的关键词;对所有词语相似度求平均,将均值作为整体相似度,并记作W;以w0作为相似度阈值,根据整体相似度进行匹配,所述整体相似度大于w0时,获取当前移动应用程序的类别名称,并记作{移动应用程序名称,运行状态,所属类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是否包含同类应用,判断是否授予智能座舱应用同步和获取用户数据的权力,包括:获取智能座舱内所有应用的基本信息,包括:座舱内应用名称、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按照应用类别监测方法,首先对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进行分句,对座舱内应用名称和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文本句子进行分词,获取去除停用词后的所有文本句子的词项;然后计算每一个词项的TF

IDF值,设定第二阈值,选取TF

IDF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词项作为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计算所述座舱内应用描述文档关键词与应用分类标准的总体相似度对智能座舱内所有应用分类,并建立对应的类目标签和类目列表;将当前运行状态为start的移动应用程序作为目标应用,判断目标应用的类别名称是否包含于座舱内应用的
类目列表中;若目标应用的类别名称包含于座舱应用的类目列表中,则授予智能座舱应用同步和获取用户数据的权力;若目标应用的类别名称不包含于座舱应用的类目列表中,则说明目标应用无法与座舱内应用同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用户数据,并区分公开数据和隐私数据,包括:获取用户数据,包括用户个人信息和用户在目标应用中的操作信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用户数据表,用户数据表包括以下四类属性:显示标识符、准标识符、敏感属性、非敏感属性;其中,显示标识符用于表明用户的主要身份属性,准标识符于表明用户的次要身份属性;依据准标识符无法定位用户,但结合其他属性可潜在识别某位用户;敏感属性是需要保护的用户隐私;非敏感属性是公开数据,可直接发布;基于K

匿名方法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对用户数据进行泛化操作;首先,删除显示标识符,对原始数据表进行迭代查找,找到一个准标识符,并依次增加准标识符的个数形成更大的子集;然后,对原始数据表中的准标识符进行第一次数据泛化,对泛化后的用户关系表进行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常春王敬贵李国元沈之锐刘妍吴江川李苗熊桥峰张富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季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