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洞口、圆板和上板,所述圆板贴紧在洞口下方的墙体表面,上板贴紧在洞口上方的墙体表面,所述圆板的表面中部固定有螺筒,且螺筒正上方的上板中部竖向贯穿有螺杆,螺杆通过上板中部开设的穿口贯穿至上板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螺杆与上板连接处的外圈环绕固定环板,并使环板与环槽之间通过滚球和球槽抵触,保证螺杆可以顺利的可转动贯穿上板,在上板和圆板均贴紧在洞口外圈的墙体表面之后,可以继续通过上螺帽带动螺杆转动而拧紧至螺筒的内部,实现圆板和上板的锁紧连接,且螺栓连接至螺筒内部之后可以再被紧固栓锁紧固定,保证圆板和上板的稳定连接固定而不脱落。落。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钢筋楼板均可能需要进行留洞处理,以方便混凝土的泵送或者便于施工等等,总之留洞是必须的,但是在施工结束后,一些洞口需要进行封堵,由于留洞贯穿楼板的两侧面,因此无法直接修补,一般现有的操作均采用搭建模板的方式操作,从实际操作中,墙板修补中支撑力无法保证,而楼板修补中则需要较长的支撑件,造成浪费,搭建耗时。
[0003]公开号为CN209703716U的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楼板,所述楼板中部竖直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底部置有铝圈板,所述铝圈板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细螺纹杆下端螺纹紧固连接,所述洞口上部水平设置有横杆。
[0004]在实现该技术方案时,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1.在连接时铝圈板和横杆未贴紧在楼板表面时,细螺纹杆难以稳定的连接在横杆和率板板之间锁定,而横杆贴紧在楼板表面时则存在无法继续带动其转动的情况,细螺纹杆上方无法拧紧至内螺纹管内,使得对结构固定的不够牢固。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通过使螺杆与上板连接处的外圈环绕固定环板,并使环板与环槽之间通过滚球和球槽抵触,保证螺杆可以顺利的可转动贯穿上板,在上板和圆板均贴紧在洞口外圈的墙体表面之后,可以继续通过上螺帽带动螺杆转动而拧紧至螺筒的内部,实现圆板和上板的锁紧连接,且螺栓连接至螺筒内部之后可以再被紧固栓锁紧固定,保证圆板和上板的稳定连接固定而不脱落,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洞口、圆板和上板,所述圆板贴紧在洞口下方的墙体表面,上板贴紧在洞口上方的墙体表面;
[0007]所述圆板的表面中部固定有螺筒,且螺筒正上方的上板中部竖向贯穿有螺杆,螺杆通过上板中部开设的穿口贯穿至上板上方,且穿口内侧的螺杆外圈环绕固定有环板,环板置于穿口外圈上板内部开设的环槽内,且环板的上方表面、下方表面与环槽之间均可滚动的抵触有滚球,滚球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滚球均匀的分布在环板和环槽之间,所述螺杆的下方拧入至螺筒内部,螺杆的底部开设有螺槽,螺槽内旋接连接有紧固栓,紧固栓下方贯穿至圆板下方,且紧固栓的底部固定有下螺帽,下螺帽抵紧在圆板的下方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圆板的上方外圈表面环绕固定有中空橡胶圈,且中空橡胶圈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圆板的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上螺帽,且上螺帽位于上板的上方。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滚球外侧的环槽表面和环板表面均环绕开设有球槽,且滚轮可滚动的置于球槽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筒的下方和下方的圆板表面均竖向开设有穿孔,且紧固栓通过穿孔伸入至螺筒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螺杆的上方外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的建筑工程补洞器,通过使螺杆与上板连接处的外圈环绕固定环板,并使环板与环槽之间通过滚球和球槽抵触,保证螺杆可以顺利的可转动贯穿上板,在上板和圆板均贴紧在洞口外圈的墙体表面之后,可以继续通过上螺帽带动螺杆转动而拧紧至螺筒的内部,实现圆板和上板的锁紧连接,且螺栓连接至螺筒内部之后可以再被紧固栓锁紧固定,保证圆板和上板的稳定连接固定而不脱落。
[0015]2.本技术的建筑工程补洞器,通过使圆板的上方外圈表面环绕固定有中空橡胶圈,且中空橡胶圈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圆板的表面,通过中空橡胶圈的设置,在圆板抵紧在墙体表面时,中空橡胶圈被抵紧表面,可以提供较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建筑工程补洞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建筑工程补洞器的螺杆与上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建筑工程补洞器的上板与洞口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洞口;2、圆板;3、上板;4、螺杆;5、上螺帽;6、螺槽;7、螺筒;8、紧固栓;9、穿孔;10、下螺帽;11、中空橡胶圈;12、环槽;13、环板;14、滚球;15、球槽;16、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洞口1、圆板2和上板3,所述圆板2贴紧在洞口1下方的墙体表面,上板3贴紧在洞口1上方的墙体表面;
[0022]所述圆板2的表面中部固定有螺筒7,且螺筒7正上方的上板3中部竖向贯穿有螺杆4,螺杆4通过上板3中部开设的穿口16贯穿至上板3上方,且穿口16内侧的螺杆4外圈环绕固定有环板13,环板13置于穿口16外圈上板3内部开设的环槽12内,且环板13的上方表面、下方表面与环槽之间均可滚动的抵触有滚球14,滚球1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滚球14均匀的分布在环板13和环槽12之间,所述螺杆4的下方拧入至螺筒7内部,螺杆4的底部开设有螺槽6,螺槽6内旋接连接有紧固栓8,紧固栓8下方贯穿至圆板2下方,且紧固栓8的底部固定有下螺帽10,下螺帽10抵紧在圆板2的下方表面。
[00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通过使螺杆4与上板3连接处的外圈环绕固定环板13,并使环板13与环槽12之间通过滚球14和球槽15抵触,保证螺杆4可以顺利的可转动贯穿上板3,在上板3和圆板2均贴紧在洞口1外圈的墙体表面之后,可以继续通过上螺帽5带
动螺杆4转动而拧紧至螺筒7的内部,实现圆板2和上板3的锁紧连接,且螺栓连接至螺筒7内部之后可以再被紧固栓8锁紧固定,保证圆板2和上板3的稳定连接固定而不脱落。
[00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圆板2的上方外圈表面环绕固定有中空橡胶圈11,且中空橡胶圈11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圆板2的表面,通过使圆板2的上方外圈表面环绕固定有中空橡胶圈11,且中空橡胶圈11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圆板2的表面,通过中空橡胶圈11的设置,在圆板2抵紧在墙体表面时,中空橡胶圈11被抵紧表面,可以提供较好的密封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螺杆4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上螺帽5,且上螺帽5位于上板3的上方,通过上螺帽5可以实现带动螺杆4转动。
[00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滚球14外侧的环槽12表面和环板13表面均环绕开设有球槽15,且滚轮可滚动的置于球槽15内,通过球槽15可以实现对滚球14滚动的限位,保证其转动的稳定性。
[0027]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洞口(1)、圆板(2)和上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2)贴紧在洞口(1)下方的墙体表面,上板(3)贴紧在洞口(1)上方的墙体表面;所述圆板(2)的表面中部固定有螺筒(7),且螺筒(7)正上方的上板(3)中部竖向贯穿有螺杆(4),螺杆(4)通过上板(3)中部开设的穿口(16)贯穿至上板(3)上方,且穿口(16)内侧的螺杆(4)外圈环绕固定有环板(13),环板(13)置于穿口(16)外圈上板(3)内部开设的环槽(12)内,且环板(13)的上方表面、下方表面与环槽(12)之间均可滚动的抵触有滚球(14),滚球(1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滚球(14)均匀的分布在环板(13)和环槽(12)之间,所述螺杆(4)的下方拧入至螺筒(7)内部,螺杆(4)的底部开设有螺槽(6),螺槽(6)内旋接连接有紧固栓(8),紧固栓(8)下方贯穿至圆板(2)下方,且紧固栓(8)的底部固定有下螺帽(10),下螺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卓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