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31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上端铺设有聚氨酯防水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层上铺设有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所述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聚氨酯防水层、墙体上共同设有排水机构,所述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和排水机构上共同抵触有屋面保温层,所述屋面保温层上铺设有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所述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上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渗漏维修部位采用多道防水层构造,提供了多道防水屏障,避免因瓦屋面渗漏维修而需全部剔除原有屋面构造并重做的必要,降低了渗漏维修成本,还能有效的降低了该部位再次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做到治标又治本。做到治标又治本。做到治标又治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瓦屋面渗漏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瓦屋顶只是各种屋面材料中的一种,是和麦秸泥顶、草顶可以并列的,瓦屋防水层先以白灰膏封闭望板的缝隙,再铺青灰,类似于现在的混凝土,然后加上 10厘米左右的灰背,以石灰和细粘土混合拍实,用以做刚性防水,瓦件的叠加总会有渗漏,这是第二道防线,当然还有使用类似现在金属卷材的铅锡背,防水性能更佳。
[0003]现有的瓦屋面容易出现雨水渗透的问题不利于使用,造成室内出现滴水或渗透的情况,影响居住的安全性,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瓦屋面容易出现雨水渗透的问题不利于使用,造成室内出现滴水或渗透的情况,影响居住的安全性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上端铺设有聚氨酯防水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层上铺设有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所述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聚氨酯防水层、墙体上共同设有排水机构,所述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和排水机构上共同抵触有屋面保温层,所述屋面保温层上铺设有面层SBS 自粘防水卷材层,所述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上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上铺设有屋面挂瓦,所述墙体的上端一侧可拆卸安装有金属成品檐沟,所述墙体的下端一侧安装有外墙保温层,所述排水机构和外墙保温层相连接
[0007]优选地,为了避免渗透,并且能将积水排出,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依次等间距贯穿设置在外墙保温层、墙体、聚氨酯防水层、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上的多个PVC泄水管,所述PVC泄水管上套设有防水密封材料填塞,所述防水密封材料填塞和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相抵触。
[0008]优选地,为了便于快速安装固定,同时能快速排水,所述金属成品檐沟抵触在墙体的一侧,所述金属成品檐沟上贯穿设有多个铝合金饰条,所述铝合金饰条的一端延伸至墙体内。
[0009]优选地,为了保证防水的质量,所述聚氨酯防水层由聚氨酯防水涂料滚涂制成,所述聚氨酯防水层的施工厚度不小于2.0mm。
[0010]优选地,为了便于铺贴固定,所述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和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均为SBS自粘防水卷材铺设。
[0011]优选地,为了便于排出积水,更好的防渗透,所述PVC泄水管的直径为 15mm,所述
PVC泄水管放置在距离内檐口端部不超过100mm的位置,相邻两个PVC 泄水管的间距为300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能避免了因瓦屋面渗漏维修而需全部剔除原有屋面构造并重做的必要,降低了渗漏维修成本;
[0014]2、渗漏维修部位采用多道防水层构造,提供了多道防水屏障,有效的降低了该部位再次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做到治标又治本;
[0015]3、渗漏维修后的屋面构造内部放置泄水管,一旦雨水再次渗入屋面保温层内部后可及时通过泄水管排出,避免雨水在屋面保温层与防水层之间积存并再次发生渗漏,为渗漏治理提供双重保障。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渗漏维修部位采用多道防水层构造,提供了多道防水屏障,避免因瓦屋面渗漏维修而需全部剔除原有屋面构造并重做的必要,降低了渗漏维修成本,还能有效的降低了该部位再次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做到治标又治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的连接结构图;
[0018]图中:1屋面挂瓦、2细石混凝土层、3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4屋面保温层、5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6聚氨酯防水层、7防水密封材料填塞、8铝合金饰条、9金属成品檐沟、10PVC泄水管、11外墙保温层、12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包括墙体12,墙体12的上端铺设有聚氨酯防水层6,聚氨酯防水层6施工为滚涂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厚度不小于2.0mm,与原屋面防水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且聚氨酯防水层6需施工至外檐口下端位置。
[0021]参照图1,聚氨酯防水层6上铺设有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底层SBS 自粘防水卷材层5施工为在聚氨酯防水层6上铺设SBS自粘防水卷材,与原屋面防水层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且底层防水卷材需施工至外檐口下端位置。
[0022]参照图1,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聚氨酯防水层6、墙体12上共同设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外墙保温层11、墙体12、聚氨酯防水层 6、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上的PVC泄水管10,PVC泄水管10上套设有防水密封材料填塞7,能很好的保证密封性,避免出现泄漏渗透的情况,避免水渗入墙体和防水卷材内,防水密封材料填塞7和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相抵触,保证密封效果。
[0023]参照图1,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和排水机构上共同抵触有屋面保温层 4,局部屋面保温层施工为内檐口端部至底层防水卷材位置处的屋面保温层施工,施工后的屋面保温层端部为逆水流方向的切角,与屋面结构层夹角不超过60
°
,且与原有剩余屋面保温层形成平底V字形空缺,空缺部位保温层施工为局部屋面保温层与原有剩余屋面保温层之间的
平底V字形空缺处的保温层找补施工,施工后的空缺部位保温层应与屋面保温层形成整体且顺应坡度。
[0024]参照图1,屋面保温层4上铺设有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3,面层防水卷材施工为在局部屋面保温层上铺设SBS自粘防水卷材,与原有剩余屋面保温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且面层防水卷材需施工至金属成品檐沟内部并下翻不小于 100mm,下翻段面层防水卷材采用铝合金饰条进行加固处理,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3上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层2,细石混凝土层2上铺设有屋面挂瓦1,墙体12 的上端一侧可拆卸安装有金属成品檐沟9,墙体12的下端一侧安装有外墙保温层 11,排水机构和外墙保温层11相连接,能很好的进行依次铺贴,便于快速施工
[0025]参照图1,金属成品檐沟9抵触在墙体12的一侧,金属成品檐沟9上贯穿设有多个铝合金饰条8,铝合金饰条8的一端延伸至墙体12内,便于快速安装固定,提升安装的效率。
[0026]参照图1,PVC泄水管10为直径15mm成品,PVC泄水管10放置在距离内檐口端部不超过100mm的位置,PVC泄水管10放置间距为300mm,PVC泄水管10伸出檐口底部保温层的距离为20mm,PVC泄水管10与底层SBS防水卷材的接触缝隙采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塞。
[0027]在本技术中,施工时,剔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包括墙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2)的上端铺设有聚氨酯防水层(6),所述聚氨酯防水层(6)上铺设有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所述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聚氨酯防水层(6)、墙体(12)上共同设有排水机构,所述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和排水机构上共同抵触有屋面保温层(4),所述屋面保温层(4)上铺设有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3),所述面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3)上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层(2),所述细石混凝土层(2)上铺设有屋面挂瓦(1),所述墙体(12)的上端一侧可拆卸安装有金属成品檐沟(9),所述墙体(12)的下端一侧安装有外墙保温层(11),所述排水机构和外墙保温层(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屋面渗漏治理设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依次等间距贯穿设置在外墙保温层(11)、墙体(12)、聚氨酯防水层(6)、底层SBS自粘防水卷材层(5)上的多个PVC泄水管(10),所述PVC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李小萌
申请(专利权)人:七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