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94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涉及马达端盖清洁领域,包括工作平台,上料支架,料盒支架,吹风电机,三通管,吹气盒,输送滚筒,送料机构,感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送料机构、感应机构,使只需人工将放置有电容器端盖的治具移动至料盒支架上,通过操作驱动电机即可将治具自动移动至输送滚筒上,同时感应机构感应到治具的到来,对治具内放置的电容器端盖进行清洗,完成之后放置有电容器端盖的治具将继续移动至风干区域,无需等待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输送板可便于治具的自动堆叠操作,之后通过推车可对治具进行快速转移操作,进一步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端盖清洁领域,具体是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CBB65型交流马达电容器,产品端盖的材质分为马口铁与铝锰两种材质,这两种材质端盖在冲床冲压时端盖表面会增加冲压油,预防端盖冲压过程中出现开裂、划痕等不良品;CBB65型交流马达电容器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会经过焊接、封口、浸渍剂灌装、成品痕接工序,在这四个工序电容器的端盖表面以及端盖的外径会不同程度粘附焊接时的松香、锡珠,封口工位因机械磨损导致端盖的外径除容易粘附脏污,浸渍剂灌装时导致端盖表面容易被浸渍剂污染。
[0003]目前相关制造企业80%采用人工单个工位采用刷把与酒精对每个治具(重量约25Kg)内电容器端盖进行手工清洁,该种生产模式,人工需要将治具逐个搬运到指定位置,清洁结束,产品端盖使用酒精清洁后依靠轴流风机吹干,再逐个治具码垛在一起,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马达端盖需要多个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两端设置有上料支架,所述上料支架的一侧通过立杆滑动连接有料盒支架,所述工作平台的顶端安装有吹风电机,所述吹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吹气盒,所述工作平台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输送滚筒,送料机构,安装于上料支架与料盒支架的外壁;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转轮、传动杆、活动板,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工作平台的内侧,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料盒支架的顶端且延伸至料盒支架的内部,所述活动板设在料盒支架的顶端且贯穿至料盒支架的底端,所述转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工作平台的内部顶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绕过转轮与料盒支架外壁连接的吊绳;感应机构,设置于工作平台的顶端且贯穿至工作平台的内部,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有清理电机、伸缩块、红外感应器,所述清理电机安装在工作平台的顶端,所述伸缩块安装在输送滚筒上方、清理电机下方且贯穿至工作平台内部,所述红外感应器安装在工作平台的外壁且与伸缩块以清理电机为中心相互对称。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有链条、第一齿轮,所述链条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上料支架的外壁,所述第一齿轮的底端啮合有与上料支架外壁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上料支架外壁凸出部分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设置有贯穿连接杆与上料支架外壁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
连接杆的另一端内壁设置有贯穿至连接杆外部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活动板的外壁位于料盒支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壁设置有贯穿至定位板外部与料盒支架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另一个所述料盒支架的顶端设置有输送板,所述料盒支架的内壁设置有贯穿料盒支架至输送板顶端内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凸出部分位于料盒支架的内部贯穿套接有与料盒支架内壁固定连接的第四定位块,所述第四定位块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机构还包括有清理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壁通过转动环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板,所述套环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工作平台内壁的活动杆,所述伸缩块的内壁连接有贯穿伸缩块至工作平台内壁的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的外壁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伸缩块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与工作平台内壁转动连接的推板,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位于清理板的内部连接有第一清理刷,所述第一清理刷外壁啮合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内侧啮合有第二清理刷,所述清理板的顶端连接有贯穿至清理板底端内部的第一输送管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板与工作平台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所处位置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外壁,所述清理板的内部设置有四个第二清理刷,四个所述第二清理刷分为两组且每组所述第二清理刷以第一清理刷为中心呈对角分布,每组所述第二清理刷通过一个传送带与第一清理刷外壁传动连接,且两个传动带呈上下错位分布,所述第二清理刷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贯穿至清理板顶部的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贯穿连接套筒至第二清理刷内部,所述清理板顶端位于第一清理刷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送管道。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与推板一端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斜槽,所述伸缩块的外壁呈斜面状态,所述伸缩块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所述伸缩块以清理电机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工作平台的外壁,第一连杆的外壁设置有凸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连杆外壁凸杆相吻合的定位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滚筒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输送滚筒均匀分布在工作平台的内侧,多个所述输送滚筒均通过连接带、棘轮、连接,一个所述输送滚筒的一端与工作平台外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的主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另一个所述红外感应器安装在靠近输送板一端的工作平台的顶端内侧,一个所述红外感应器的一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清理电机电性连接,另一个所述红外感应器的与另一个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所处位置与工作平台底端安装的横杆相互对应,所述料盒支架的内壁设置有与活动板移动轨迹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的内壁与第二定位块的外壁相吻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与丝杆外壁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上料支架的外壁设置有与套筒外壁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推块的靠近输送滚筒的一端安装有滚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外壁与连接杆的内壁相吻合,所
述链条的一端内侧与第一齿轮与上料支架连接位置处的转动杆外壁相啮合,所述输送板的一端连接有推车,所述输送板与推车通过T型竖杆滑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送料机构、感应机构,使只需人工将放置有电容器端盖的治具移动至料盒支架上,通过操作驱动电机即可将治具自动移动至输送滚筒上,同时感应机构感应到治具的到来,对治具内放置的电容器端盖进行清洗,完成之后放置有电容器端盖的治具将继续移动至风干区域,无需等待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输送板可便于治具的自动堆叠操作,之后通过推车可对治具进行快速转移操作,进一步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料盒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单元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的两端设置有上料支架(2),所述上料支架(2)的一侧通过立杆滑动连接有料盒支架(3),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端安装有吹风电机(4),所述吹风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一端连接有吹气盒(6),所述工作平台(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输送滚筒(7),其特征在于,送料机构(8),安装于上料支架(2)与料盒支架(3)的外壁;所述送料机构(8)包括有驱动电机(801)、转轮(802)、传动杆(814)、活动板(815),所述驱动电机(801)安装在工作平台(1)的内侧,所述传动杆(814)转动连接在料盒支架(3)的顶端且延伸至料盒支架(3)的内部,所述活动板(815)设在料盒支架(3)的顶端且贯穿至料盒支架(3)的底端,所述转轮(802)通过螺栓安装在工作平台(1)的内部顶端,所述驱动电机(801)的输出端连接有绕过转轮(802)与料盒支架(3)外壁连接的吊绳(803);感应机构(9),设置于工作平台(1)的顶端且贯穿至工作平台(1)的内部,所述感应机构(9)包括有清理电机(901)、伸缩块(907)、红外感应器(911),所述清理电机(901)安装在工作平台(1)的顶端,所述伸缩块(907)安装在输送滚筒(7)上方、清理电机(901)下方且贯穿至工作平台(1)内部,所述红外感应器(911)安装在工作平台(1)的外壁且与伸缩块(907)以清理电机(901)为中心相互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8)还包括有链条(804)、第一齿轮(805),所述链条(804)套接在驱动电机(80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805)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上料支架(2)的外壁,所述第一齿轮(805)的底端啮合有与上料支架(2)外壁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806),所述第二齿轮(8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上料支架(2)外壁凸出部分的丝杆(807),所述丝杆(807)的外壁套接有套筒(808),所述套筒(8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09),所述连接杆(809)的内壁设置有贯穿连接杆(809)与上料支架(2)外壁固定连接的定位杆(810),所述连接杆(809)的另一端内壁设置有贯穿至连接杆(809)外部的第一定位块(811),所述第一定位块(81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812),所述第一定位块(8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813),所述活动板(815)的外壁位于料盒支架(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16),所述定位板(816)的内壁设置有贯穿至定位板(816)外部与料盒支架(3)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定位块(817),所述第二定位块(817)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818),另一个所述料盒支架(3)的顶端设置有输送板(819),所述料盒支架(3)的内壁设置有贯穿料盒支架(3)至输送板(819)顶端内侧的限位块(820),所述限位块(820)的外壁凸出部分位于料盒支架(3)的内部贯穿套接有与料盒支架(3)内壁固定连接的第四定位块(821),所述第四定位块(821)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8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马达电容器端盖清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9)还包括有清理电机(901)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连杆(902),所述第一连杆(902)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连杆(903),所述第二连杆(903)的外壁通过转动环套接有套环(905),所述套环(9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板(904),所述套环(90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工作平台(1)内壁的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平安董凌宋洪亮盛健汪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