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电缆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182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磨电缆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改性氮化硼纳米片、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进行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电缆母料;(2)将电缆母料包覆在电缆线本体外,形成电缆线外被;(3)在电缆线外被的表面涂覆一层PVDF涂层,得到耐磨电缆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母料为聚氯乙烯与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共混材料,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加入使得材料具备高温柔顺性、改善低温性,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无需硫化;通过加入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表面处理的氮化硼纳米片从而增强了电缆线的耐磨性能;通过涂覆PVDF涂层,利用PVDF的高强度和高韧性,以及耐摩擦性,进一步提高电缆线的耐磨性能。进一步提高电缆线的耐磨性能。进一步提高电缆线的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电缆线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线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电缆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线外护套材料中,PVC塑料是主要的材料类型,PVC塑料颗粒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础加入各类助剂(如抗氧剂、光亮剂、阻燃剂、防老剂等)混合而制成的,是电线电缆必备的原材料之一,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能耐化学腐蚀、耐候性好、绝缘性能好、容易加工等等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外护套材料柔韧性的要求,加之材料成分的限制,目前的PVC外护套材料普遍存在耐磨损能力不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其使用寿命;若加入过多的各类助剂,随之而来是工艺的复杂化,产品的性能也带来较多的不可控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耐磨电缆线及其制作方法,其能提高电缆线的耐磨性,提高电缆线的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耐磨电缆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改性氮化硼纳米片、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进行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电缆母料;
[0007](2)将电缆母料包覆在电缆线本体外,形成电缆线外被;
[0008](3)在电缆线外被的表面涂覆一层PVDF涂层,得到耐磨电缆线。
[0009]通过采用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进行混合,能够有效控制电缆母料的制备成本,同时,利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中的聚醚软段和未结晶的聚酯形成无定形相,聚酯硬段部分形成结晶微区,起物理交联点作用,使材料在成型过程中无需硫化,更容易加工;软段和硬段的结合使得电缆母料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具备更高的强度以及柔韧性。通过加入紫外线吸收剂,从而避免聚氯乙烯长时间在阳光下使用会发生降解的情况,防止电缆母料老化,提高材料使用寿命。通过加入抗氧化剂,从而可避免聚氯乙烯被氧化,提高聚氯乙烯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入增塑剂,从而使得各填料之间能够更好的混合,同时使得母料的可加工性增强,也使得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能够更好的混合在一起。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缆母料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
[0011]聚氯乙烯40~60wt%;
[0012]热塑性聚酯弹性体30~50wt%;
[0013]改性氮化硼纳米片4~6wt%;
[0014]紫外线吸收剂0.3~0.6wt%;
[0015]抗氧化剂1.4~1.7wt%;
[0016]增塑剂2~4wt%。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紫外线吸收剂选自但不限于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但不限于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增塑剂选自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共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熔融共混和双锥共混。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缆母料中还包括有着色剂。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3)中,PVDF涂层的涂覆方式为热喷涂。
[00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改性氮化硼纳米片制备时,将氮化硼纳米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置于球磨罐中球磨6~12h,然后取出球磨样品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12~24h,去除去离子水后得到改性氮化硼纳米片。由于氮化硼纳米片为无机粒子,本身与聚合物母料的相溶性较差,经过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表面处理后,其能均匀的分散在聚合物母料中,并不发生因聚。氮化硼低的摩擦系数u为0.16,高温下不增大,同时具备很高的强度与韧性,通过将改性氮化硼纳米片与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进行混合,从而增强材料的耐磨性。
[00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改性氮化硼纳米片中,氮化硼纳米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5:1。
[00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球磨时,球磨机的转速为200~400rad/min。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耐磨电缆线,所述耐磨电缆线由上述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
[002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母料为聚氯乙烯与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共混材料,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加入使得材料具备高温柔顺性、改善低温性,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无需硫化;通过涂覆PVDF涂层,利用PVDF的高强度和高韧性,以及耐摩擦性,进一步提高电缆线的耐磨性能;加入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表面处理的氮化硼纳米片以增强其耐磨性能,同时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以及增塑剂等填料使得材料的使用寿命更长,填料能够均匀混合的同时其耐磨性能有较大的提高,为耐磨电缆线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002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制备流程图;
[0028]附图标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一种耐磨电缆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将氮化硼纳米片(BNN)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置于球磨罐中球磨6~12h,球磨机的转速为200~400rad/min,然后取出球磨样品置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池中超声处理12~24h,去除去离子水后得到改性氮化硼纳米片(BNNs);改性氮化硼纳米片中,氮化硼纳米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5:1。
[0031](2)将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改性氮化硼纳米片(BNNs)、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进行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电缆母料;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聚氯乙烯40~60wt%;热塑性聚酯弹性体30~50wt%;改性氮化硼纳米片4~
6wt%;紫外线吸收剂0.3~0.6wt%;抗氧化剂1.4~1.7wt%;增塑剂2~4wt%;共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熔融共混和双锥共混。
[0032](3)将电缆母料包覆在电缆线本体外,形成电缆线外被;
[0033](4)在电缆线外被的表面涂覆一层PVDF涂层,得到耐磨电缆线;涂覆方式为热喷涂;
[0034]本专利技术中,紫外线吸收剂选自但不限于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UV

9),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但不限于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抗氧剂1076),增塑剂选自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003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缆母料中还包括有着色剂。着色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添加,不影响材料的性质。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耐磨电缆线,所述耐磨电缆线由上述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
[0037]实施例1:
[0038]1、制备样品
[0039]第一步:将BNN与SDS置于球磨罐中,其中BNN的添加量为15g,SDS的添加量为5g,球磨时间为8h,球磨机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电缆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改性氮化硼纳米片、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进行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电缆母料;(2)将电缆母料包覆在电缆线本体外,形成电缆线外被;(3)在电缆线外被的表面涂覆一层PVDF涂层,得到耐磨电缆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电缆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缆母料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聚氯乙烯40~60wt%;热塑性聚酯弹性体30~50wt%;改性氮化硼纳米片4~6wt%;紫外线吸收剂0.3~0.6wt%;抗氧化剂1.4~1.7wt%;增塑剂2~4w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磨电缆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线吸收剂选自但不限于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但不限于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增塑剂选自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磨电缆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李同兵钟荣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拓普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