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144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IC厌氧反应器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设有第一厌氧反应舱,所述反应器内位于第一厌氧反应舱上方设有第二厌氧反应舱,所述反应器内位于第二厌氧反应舱上方设有沉淀舱,所述第一厌氧反应舱与第二厌氧反应舱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一,所述第二厌氧反应舱与沉淀舱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二,所述三相分离器一与三相分离器二下方位于均设有防堵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结构简单,含污泥量高区域通往污泥量低的区域的管道入口处都有叶轮,通过叶轮转动刮去过滤口表面的污泥,防止管道堵塞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IC厌氧反应器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

技术介绍

[0002]IC(internal circulation)反应器是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用于有机高浓度废水,如,玉米淀粉废水、柠檬酸废水、啤酒废水、土豆加工废水、酒精废水,IC反应器当前在造纸行业应用较多的是用各类废纸作原料的造纸企业,处理的目的包括实现一般的达标排放,通过治理后的废水回用,从而达到节水和治污的双重目的,现有的IC反应器在工作时,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厌氧区内的污泥和废物的含量最高,含污泥量高的废水在经过管道时,容易将管道堵死,导致反应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结构简单,含污泥量高区域通往污泥量低的区域的管道入口处都有叶轮,通过叶轮转动刮去过滤口表面的污泥,防止管道堵塞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
[000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设有第一厌氧反应舱,所述反应器内位于第一厌氧反应舱上方设有第二厌氧反应舱,所述反应器内位于第二厌氧反应舱上方设有沉淀舱,所述第一厌氧反应舱与第二厌氧反应舱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一,所述第二厌氧反应舱与沉淀舱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二,所述三相分离器一与三相分离器二下方位于均设有防堵管。
[0005]所述反应器下方设有反应器支撑座,所述反应器上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反应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0006]所述支撑架内设有沼气分离罐,所述沼气分离罐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四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沼气分离罐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撑架之间焊接连接。
[0007]所述沼气分离罐上方设有出气管道,所述沼气分离罐一侧与三相分离器一之间设有管道一,所述沼气分离罐另一侧与三相分离器二之间设有管道二,所述沼气分离罐下方设有与第一厌氧反应舱相通的回流管。
[0008]所述反应器一侧位于第一厌氧反应舱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反应器一侧位于沉淀舱外侧设有出水管。
[0009]所述防堵管包括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端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叶轮。
[0010]所述叶轮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叶轮叶片靠近过滤板一侧与过滤板表面贴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废水从进水管进入第一厌氧反应舱,发生反应后,通过防堵管进入三相分离器一内,经过粗略的气水分离后,气水混合物进入沼气分离罐,沼气通过出气管
道排出,剩余的污泥废水通过回流管流回第一厌氧反应舱,废水经过三相分离器一后到达第二厌氧反应舱,再次经过三相分离器二,气水混合物进入沼气分离罐,剩余污泥进入沉淀舱,经过沉淀后,剩余上清液通过出水管排出,污泥在进入三相分离器时都要经过防堵管,污泥进入时,带动叶轮叶片转动,同时叶轮叶片将过滤板上的污泥刮去防止堵塞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的防堵管结构示意图
[0016](1、反应器;2、反应器支撑座;3、支撑架;4、沼气分离罐;5、支撑杆;6、第二厌氧反应舱;7、沉淀舱;8、三相分离器一;9、三相分离器二;10、防堵管;11、出气管道; 12、管道一;13、管道二;14、进水管;15、出水管;16、第一厌氧反应舱;17、回流管; 18、进水管道;19、过滤板;20、叶轮;2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为了解决现有的IC反应器在工作时,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厌氧区内的污泥和废物的含量最高,含污泥量高的废水在经过管道时,容易将管道堵死,导致反应器损坏等问题,本技术提供如图所示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所述反应器1内设有第一厌氧反应舱16,所述反应器1内位于第一厌氧反应舱16上方设有第二厌氧反应舱6,所述反应器1内位于第二厌氧反应舱6上方设有沉淀舱7,所述第一厌氧反应舱16与第二厌氧反应舱6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一8,所述第二厌氧反应舱6与沉淀舱7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二9,所述三相分离器一8与三相分离器二9下方位于均设有防堵管10。
[0019]本技术中所述反应器1下方设有反应器支撑座2,所述反应器1上方设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与反应器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0020]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架3内设有沼气分离罐4,所述沼气分离罐4与支撑架3之间设有四根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一端与沼气分离罐4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5另一端与支撑架3之间焊接连接。
[0021]本技术中所述沼气分离罐4上方设有出气管道11,所述沼气分离罐4一侧与三相分离器一8之间设有管道一12,所述沼气分离罐4另一侧与三相分离器二9之间设有管道二13,所述沼气分离罐4下方设有与第一厌氧反应舱16相通的回流管17。
[0022]本技术中所述反应器1一侧位于第一厌氧反应舱16外侧设有进水管14,所述反应器1一侧位于沉淀舱7外侧设有出水管15。
[0023]本技术中所述防堵管10包括进水管道18,所述进水管道18一端设有过滤板19,所述过滤板19上设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上设有叶轮20。
[0024]本技术中所述叶轮20与转轴2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过滤板19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叶轮20叶片靠近过滤板19一侧与过滤板19表面贴合。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6]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废水从进水管14进入第一厌氧反应舱 16,发生反应后,通过防堵管10进入三相分离器一8内,经过粗略的气水分离后,气水混合物进入沼气分离罐4,沼气通过出气管道11排出,剩余的污泥废水通过回流管流回第一厌氧反应舱16,废水经过三相分离器一8后到达第二厌氧反应舱6,再次经过三相分离器二9,气水混合物进入沼气分离罐4,剩余污泥进入沉淀舱7,经过沉淀后,剩余上清液通过出水管 15排出,污泥在进入三相分离器时都要经过防堵管10,污泥进入时,带动叶轮20叶片转动,同时叶轮20叶片将过滤板19上的污泥刮去防止堵塞。
[0027]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所述反应器(1)内设有第一厌氧反应舱(16),所述反应器(1)内位于第一厌氧反应舱(16)上方设有第二厌氧反应舱(6),所述反应器(1)内位于第二厌氧反应舱(6)上方设有沉淀舱(7),所述第一厌氧反应舱(16)与第二厌氧反应舱(6)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一(8),所述第二厌氧反应舱(6)与沉淀舱(7)之间设有三相分离器二(9),所述三相分离器一(8)与三相分离器二(9)下方位于均设有防堵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下方设有反应器支撑座(2),所述反应器(1)上方设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与反应器(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IC厌氧反应器防堵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内设有沼气分离罐(4),所述沼气分离罐(4)与支撑架(3)之间设有四根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一端与沼气分离罐(4)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5)另一端与支撑架(3)之间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坤刘国栋闫帅陈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