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139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3
一种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系统,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供气底座、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以及设置于供气底座内的气泵、与气泵相连的旋转喷气机构,培养底盒内设有用于培养植物的培养基,培养盒盖上设有透气孔;旋转喷气机构包括:位于培养底盒内的进气柱和位于培养盒盖内的风轮,进气柱的两端分别与气泵和风轮相连,风轮、进气柱和气泵依次连通以向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之间的腔体中的植物充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新鲜空气从培养系统的底部进入,带动风轮旋转高速甩出,在培养基表面层扩散,被植物充分利用后,再从植株顶部的透气孔扩散出去,实现了培养系统内部空气的高效流通,确保植株高效光合。光合。光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植物组织培养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植物无糖培养技术自应用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技术进步,设备逐渐完善,市面可见的无糖培养系统均为盒盖顶部进气、出气的结构,但由于进气和出气在同一个结构当中,高度相当,因此植物培养过程中,底层的空气很难得到有效更替,尤其是贴近培养基部位的叶片底部,换气效率低下,造成植物生长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无糖培养系统内部空气流通不畅的缺陷,提出一种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系统,实现新鲜空气从培养系统的底部进入,在培养基表面层扩散,被植物充分利用后,再从植株顶部的透气孔扩散出去,实现了培养系统内部空气的高效流通,确保植株高效光合。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供气底座、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以及设置于供气底座内的气泵、与气泵相连的旋转喷气机构,其中:培养底盒内设有用于培养植物的培养基,培养盒盖上设有透气孔。
[0006]所述的旋转喷气机构包括:位于培养底盒内的进气柱和位于培养盒盖内的风轮,其中:进气柱的两端分别与气泵和风轮相连,风轮、进气柱和气泵依次连通以向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之间的腔体中的植物充气。
[0007]所述的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之间通过紧固夹相连。
[0008]所述的供气底座和培养底盒之间设有缓冲垫。
[0009]所述的风轮为圆形结构,其中心活动设置于进气柱的顶部。
[0010]所述的进气柱内设有空气过滤器。
[0011]所述的进气柱与风轮的连接部分设有紧固螺丝和胶圈。
[0012]所述的进气柱的顶部设有两段螺纹,其中:靠近过滤器主体的螺纹为紧固作用,将过滤器紧固于培养底盒,顶端的螺纹为旋转卡入风轮的结构,中间无螺纹段为风轮旋转时起固定作用的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4]图2为空气过滤器与风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风轮运转时转动方向与气流方向,其中实线箭头为受气泵气流冲击后的风轮旋转方向,虚线箭头为气体扩散方向;
[0016]图中:供气底座1、培养底盒2、培养盒盖3、紧固夹4。位于供气底座1内的气泵11、控制器12、控制面板13、进气柱14、透气孔15、缓冲垫16;位于培养底盒2上的空气过滤器21、紧固螺丝22、胶圈23、风轮24、培养基25、植物26;位于培养盒盖3上的透气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供气底座1、培养底盒2和培养盒盖3以及设置于供气底座1内的气泵11、与气泵11相连的旋转喷气机构,其中:培养底盒2内设有用于培养植物的培养基25,培养盒盖3上设有透气孔31。
[0018]所述的培养底盒2和培养盒盖3之间通过紧固夹4相连。
[0019]所述的供气底座1和培养底盒2之间设有缓冲垫16。
[0020]所述的旋转喷气机构包括:位于培养底盒2内的进气柱14和位于培养盒盖3内的风轮24,其中:进气柱14的两端分别与气泵11和风轮24相连,风轮24、进气柱14和气泵11依次连通以向培养底盒2和培养盒盖3之间的腔体中的植物充气。
[0021]所述的风轮24为圆形结构,其中心活动设置于进气柱14的顶部。
[0022]所述的进气柱14内设有空气过滤器21。
[0023]所述的进气柱14与风轮24的连接部分设有紧固螺丝22和胶圈23。
[0024]所述的进气柱14的顶部设有两段螺纹,其中:靠近过滤器主体的螺纹211为紧固作用,将过滤器21紧固于培养底盒2,顶端的螺纹212为旋转卡入风轮24的结构,中间无螺纹段213为风轮24旋转时起固定作用的轴。
[0025]所述的供气底座1为塑料、金属或其他材质制成。
[0026]所述的培养底盒2为塑料、金属或其他材质制成。整体耐高压灭菌。
[0027]所述的培养盒盖3为塑料、玻璃或其他任意透明材质制成,透光率大于50%。整体耐高压灭菌。
[0028]所述的风轮24为底部进气后,气体经过弧形叶轮结构横向扩散,并由此带动其转动形成离心力,进一步将气体甩出变为大幅度快速横向扩散的气轮结构。
[0029]所述的风轮24旋转方向与空气过滤器21螺纹方向相同,因此风轮24受气流冲起旋转时不会脱落,而需要取下时朝相反方向拧出即可。
[0030]所述的培养基25为蛭石、珍珠岩、泥炭或其他多孔固体基质与营养液的混合物。
[0031]所述的透气孔31可安装于培养盒盖3上的开孔内,且具备透气膜,可通过空气,但阻隔微生物。
[0032]本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工作:在培养底盒2中加入适量培养基25,将空气过滤器21用固定螺丝22和胶圈23紧固密封,将风轮24装到空气过滤器21顶部,将透气孔31装到培养盒盖3上,并将培养盒盖3盖到培养和第2上,用紧固夹4夹紧,然后将安装好的培养盒进入高压灭菌锅车彻底灭菌。灭菌完毕后,在洁净环境下打开培养盒盖3,将植物26种入培养基25内,然后重新扣好培养盒盖3并用紧固夹4夹紧。完成接种工作后,将供气底座1安装到预先选好的位置并接通电源,在控制面板13上设定好所需的通气速率和通气频率,控制面板13将参数返回到控制器12中,控制器12控制气泵11工作。最后将灭菌、接种完毕的培养盒整体插放到近期地址1上。需要供气时,控制器12根据预设程序打开气泵11,新鲜空气通过供气底座1底部的透气孔15进入气泵,并通过进气柱14、上升到空气过滤器21内,经过滤的洁
净空气再流过风轮24,带动风轮24旋转高速甩出,均匀分散到培养基25表面与植物26底部叶片之间,并逐渐在气泵的压力下上升到植物叶片间隙,在被植物充分利用后,持续上升到培养盒盖3的上层空间,最终从透气孔31流出,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0033]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技术之约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供气底座、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以及设置于供气底座内的气泵、与气泵相连的旋转喷气机构,其中:培养底盒内设有用于培养植物的培养基,培养盒盖上设有透气孔;所述的旋转喷气机构包括:位于培养底盒内的进气柱和位于培养盒盖内的风轮,其中:进气柱的两端分别与气泵和风轮相连,风轮、进气柱和气泵依次连通以向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之间的腔体中的植物充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培养底盒和培养盒盖之间通过紧固夹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气的无糖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康姜仕豪肖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离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