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91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包括拦油坝、槽罐车、加药管、多个管支架,拦油坝将上游受油污染河道拦截,拦油坝沿高度方向从上往下分成上段拦油部、下段透水部,上游受油污染河水通过下段透水部渗透流过拦油坝,管支架安装在拦油坝朝向河道下游的一侧,加药管架设在多个管支架上,并通过管支架悬空架设于河道上方,加药管设有多个加药孔,多个加药孔均匀分布于加药管的底侧面上,槽罐车具有储存药剂的储药罐,储药罐与加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处置深水河道突发油污染事件,在发生突发油污染河流时可快速部署、投入使用、加药应急处理污水,适应各种野外条件,方便移动,净化效果好,处理效率高。处理效率高。处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污染应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环境质量逐渐改善,公众对于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需求正在快速提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努力减轻影响和损失,保障公众健康与水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针对深水河道突发油污染事件,通常会采用围油栏将污染区域隔离防止浮油污染物扩散,然后通过吸油毡对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油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将浮油污染物清除干净,但对于水体中的含油废水却缺乏有效治理,这些含油废水也会对水域造成污染,这些污染使河流、湖泊水体以及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现有技术很难对河道内的油污染进行有效地紧急快速治理,在面对流域突发环境事件时,需要大量时间来设计方案以及实施处理,这往往会错失最佳的去除时间,使得河内的石油类污染物得以进一步快速扩散,进而造成大规模的环境破坏。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用于针对深水河道突发油污染事件,满足突发油污染环保河流加药应急的现场快速搭建、迅速投入使用,并能适应各种野外条件,方便移动,净化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该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能快速处置深水河道突发油污染事件,能满足突发油污染环保河流加药应急的现场快速搭建、迅速投入使用的需求,并能适应各种野外条件,方便移动,净化效果好,处理效率高。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包括拦油坝、槽罐车、加药管、多个管支架,所述拦油坝将上游受油污染河道拦截,所述拦油坝沿高度方向从上往下分成上段拦油部、下段透水部,上游受油污染河水通过下段透水部渗透流过所述拦油坝,多个所述管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拦油坝朝向河道下游的一侧,所述加药管架设在多个所述管支架上,并通过所述管支架悬空架设于河道上方,所述加药管设有多个加药孔,多个所述加药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加药管的底侧面上,所述槽罐车具有储存药剂的储药罐,所述储药罐与所述加药管连通。
[0008]所述管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一端及斜向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预埋进所述拦油坝里,并且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斜向支撑杆的
上方,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斜向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中部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中部连接。
[0009]所述管支架还包括弧形管托,所述弧形管托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撑杆远离所述拦油坝的一端,并且所述弧形管托的凹弧位朝上,所述加药管与所述弧形管托的凹弧位相匹配,所述加药管架设在所述凹弧位上。
[0010]还包括油污吸附层,所述油污吸附层设在所述拦油坝朝向河道上游的一侧。
[0011]所述油污吸附层采用海绵状树脂材料制成。
[0012]所述下段透水部上设有多个透水孔。
[0013]所述加药管的两端分别为始端、终端,所述加药管通过所述始端与所述储药罐连通,多个所述加药孔从所述加药管的始端往终端逐渐扩大。
[0014]所述加药孔为圆孔。
[0015]所述加药管的终端封闭。
[0016]所述加药管终端低于所述加药管始端。
[0017]所述加药管为圆型管。
[0018]需要说明的是: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21]1、本技术提供的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其包括拦油坝、槽罐车、加药管、多个管支架,针对深水河道突发油污染事件可快速部署和处置。使用时,先在受油污染的河道筑拦油坝,并预先将多个管支架预埋在拦油坝朝下游的一侧上,多个管支架的上端面形成一个加药管架设平面,并使架设平面的远端略低于近端;拦油坝的上段拦油部将受油污染且浮于河水上层的浮油拦截在拦油坝上游一侧,而受油污染的油废水却通过下段透水部渗透流向拦油坝下游一侧,接着,将装有投加药剂溶解液的槽罐车移动至受污染河道旁边,再将加药管架设于多个管支架上,充分利用了拦油坝与管支架的结合,使加药管悬空架设在拦油坝下游一侧的受污染河道的上方,节约了加药管的悬空架设成本;然后将加药管与槽罐车的储药罐连通,由于加药管的底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加药孔,因此,储存在储药罐内的投加药剂溶解液将沿着加药管从各个加药孔中流出,从而投进受油废水污染的河道中,完成了受油废水污染河道的药剂溶解液的投加,从而净化受污染河水;该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针对深水河道突发油污染事件,能满足突发油污染环保河流加药应急的现场快速搭建、部署,并能适应各种野外条件,方便移动,净化效果好,处理效率高。
[0022]2、本技术的管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与竖向支撑杆形成一个三角形稳定支架,提高加药管的架设稳定性,结构简单,节约管支架的材料成本,另外,管支架的一端预埋在拦油坝里,节约管支架的安装架设成本。
[0023]3、本技术的管支架还包括弧形管托,利用弧形管托的凹弧位相匹配承托加药管,提高加药管架设有稳定性。
[0024]4、本技术还包括油污吸附层,优选的,油污吸附层采用海绵状树脂材料制成,海绵状树脂材料为经过现有树脂材料改性获得,海绵状树脂材料具有亲油疏水性能,能够透过河水吸附油性物质。
[0025]5、本技术的下段透水部上设有多个透水孔,以方便上游受油污染的油废水通过透水孔流过拦油坝。
[0026]6、优选的,多个加药孔从加药管的始端逐渐向终端扩大,使投加进受污染河道中的药剂溶解液更为均匀。
[0027]7、进一步的,在调整加药管的架空高度时,使加药管终端低于加药管的始端,保证了投加进受污染河道中的药剂溶解液的流量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拦油坝的剖视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管支架的放大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加药管的侧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油坝、槽罐车、加药管、多个管支架,所述拦油坝将上游受油污染河道拦截,所述拦油坝沿高度方向从上往下分成上段拦油部、下段透水部,上游受油污染河水通过下段透水部渗透流过所述拦油坝,多个所述管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拦油坝朝向河道下游的一侧,所述管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一端及斜向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预埋进所述拦油坝里,并且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上方,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斜向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中部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中部连接,所述加药管架设在多个所述管支架上,并通过所述管支架悬空架设于河道上方,所述加药管设有多个加药孔,多个所述加药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加药管的底侧面上,所述槽罐车具有储存药剂的储药罐,所述储药罐与所述加药管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突发油污染拦截投药除污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支架还包括弧形管托,所述弧形管托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撑杆远离所述拦油坝的一端,并且所述弧形管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莉黄文光王宁陈云梁子锐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