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6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包括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和TLD大水箱,所述TLD大水箱由渡槽槽体与渡槽水体构成,所述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弹性元件、耗能元件、角钢、格栅和铅锌橡胶支座,所述弹性元件为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固定端水平固定在渡槽壁上,其自由端端部安装有质量块,质量块由永磁铁和附着在其上的铁块组成;耗能元件由竖直固定在角钢内壁上的铜板和水平固定在铜板上的铜管组成;所述格栅沿渡槽槽体的纵向布置;所述铅锌橡胶支座安装在槽墩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TMD的阻尼与频率参数完全分离,且可以做到定量化调节,实现结构模型减震实验TMD最优阻尼参数的精确模拟。模型减震实验TMD最优阻尼参数的精确模拟。模型减震实验TMD最优阻尼参数的精确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TMD、TLD混合抗震、减震领域,具体是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渡槽也称为输水桥梁,渡槽上部巨大槽内水体使结构“头重脚轻”,对抗震很不利。在桥梁抗震中,可以方便的采用减隔震装置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下部结构的作用,显著提高抗震安全性。渡槽主要特点是上部槽内巨大水体。由于水体粘性很小,在纵向地震激励下,水体横向受槽壁垂直约束和支承,纵向不受槽体的约束和摩擦。当地震波沿着横向作用时,上部巨大的水体不但产生大的惯性力,而且还存在水体晃动影响,
[0003]目前,在对渡槽进行设计建造时,大多只使用了TLD技术,对于TLD导致的跳频现象和碎波使TLD晃动产生很强的非线性特征的问题并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导致渡槽需要经常进行修补,费钱费力,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包括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和TLD大水箱,所述TLD大水箱由渡槽槽体与渡槽水体构成,所述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弹性元件、耗能元件、角钢、格栅和铅锌橡胶支座,所述弹性元件为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固定端水平固定在渡槽壁上,其自由端端部安装有质量块,质量块由永磁铁和附着在其上的铁块组成,所述渡槽槽体的内腔中部等间隔设有若干柱子,所述角钢固定于所述柱子的侧壁上;耗能元件由竖直固定在角钢内壁上的铜板和水平固定在铜板上的铜管组成,两根所述铜管设置于所述永磁铁的两侧;所述格栅沿渡槽槽体的纵向布置,所述格栅的两端与相邻所述柱子的端壁相连;所述铅锌橡胶支座安装在槽墩的底部。
[0007]所述铜管外侧包括有钢片,所述钢片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于角钢上。
[0008]所述渡槽壁与角钢的连接处设有加劲肋。
[0009]所述悬臂梁采用实心圆形铝棒制作,铝棒固定端设有圆形底座,所述悬臂梁通过圆形底座配合螺栓螺母固定于渡槽壁上。
[0010]所述永磁铁为轴向充磁的圆环形永磁铁。
[0011]所述铜管相对永磁铁的外伸轴向长度大于永磁铁厚度的倍,铜板与永磁铁的轴向净距控制在3mm到5mm。
[0012]所述柱子与渡槽槽体为现浇整体。
[0013]所述格栅宽度范围为渡槽高度的1/4到1/5,网孔为圆形或方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0015]1、本技术充分发挥槽体中大质量水体的作用,考虑水体的TLD效应,设置水平和竖直阻尼网,增加了TLD的阻尼比,使得渡槽获得与结构振动方向相反且作用于渡槽更大的力,从而获得渡槽结构所需要的最佳阻尼比要求,同时利用水体的晃动来减小渡槽的地震效应,从而变水体的不利为有利。
[0016]2、本技术选用圆柱形状的铝棒,水平和竖向截面惯性矩相同,当结构模型水平或竖向振动时,铝棒上的质量块也随之水平或竖向振动,从而满足结构模型水平或竖向减振实验的需要,并且铝材弹性模量仅为钢材的1/3,对给定的TMD设计频率,铝材截面尺寸相对较大,长度相对较小,便于TMD设计、制作与安装,以很好地适应模型实验的小尺寸要求。
[0017]3、本技术永磁铁既作为质量块,同时永磁铁在导体铜管外侧的钢片、导体钢板外的角钢共同包围下,使得更多的磁感线可以穿过导体,减少了磁路损耗,从而提高了TMD电磁阻尼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中A

A截面结构简图。
[0020]图3为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中B

B截面结构简图。
[0021]图4为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中格栅网孔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螺栓螺母;2、渡槽壁;3、悬臂梁;4、柱子;5、加劲肋;6、格栅;7、钢片;8、永磁铁;9、铜管;10、角钢;11、沉头螺栓螺母;12、铜板;13、螺栓螺母;14、铅锌橡胶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请参阅图1

4,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包括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和TLD大水箱,TMD为Tuned Mass Damper,协调质量阻尼器;TLD为Tuned Liquid Damper,协调液体阻尼器;所述TLD大水箱由渡槽槽体与渡槽水体构成,所述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弹性元件、耗能元件、角钢10、格栅6和铅锌橡胶支座14,所述弹性元件为悬臂梁3,悬臂梁3由弹性模量较小的实心铝棒制成,悬臂梁3固定端水平固定在渡槽壁2上,自由端端部安装有质量块,质量块为永磁铁8,永磁铁8套接在悬臂梁3自由端,并用结构胶固定,耗能元件由竖直固定在角钢10上的铜板12以及水平固定在铜板12上的铜管9组成,铜板12通过沉头螺栓螺母11固定在角钢10上,铜管9外侧设有钢片7,钢片7通过螺栓螺母13固定在角钢10上,并通过螺栓13将导体铜管9束紧,构成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通过试验结果分析,铜管9相对永磁铁8的外伸轴向长度大于永磁铁8厚度的2倍,铜管9与永磁铁8的水平、竖向净距分别大于水平、竖向TMD的设计位移振幅,铜板9与永磁铁8的轴向净距控制在3mm到5mm较佳,柱子与渡槽槽体为现浇整体,格栅6沿渡槽槽中纵向布置在渡槽横断面中间,与渡槽跨度一样长,格栅6由固定高度在渡槽水体最高水位小于一半的水平阻尼网和固定在两侧柱子4中间竖向与水平阻尼网连接的竖向阻尼网,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格栅6网孔为圆形
或方形,且所述圆形网孔的直径范围为5~20mm或方形网孔的边长范围为5~20mm较佳,所述格栅6沿渡槽槽体的纵向布置,所述格栅6的两端与相邻所述柱子4的端壁相连;所述铅锌橡胶支座14安装在槽墩的底部。
[0025]所述渡槽壁2与角钢10的连接处设有加劲肋5。
[0026]所述悬臂梁3采用实心圆形铝棒制作,铝棒固定端设有圆形底座,所述悬臂梁3通过圆形底座配合螺栓螺母1固定于渡槽壁2上。
[0027]所述柱子4与渡槽槽体为现浇整体。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地震来临时,地震产生的惯性力(即地震作用)经过渡槽槽顶的铅锌橡胶支座14,被其消耗掉部分能量,即使得传到渡槽上部结构的惯性力减小;此惯性力使渡槽水体晃动,水体产生TLD的减震作用,同时格栅6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和TLD大水箱,所述TLD大水箱由渡槽槽体与渡槽水体构成,所述TMD减震调谐质量阻尼器弹性元件、耗能元件、角钢(10)、格栅(6)和铅锌橡胶支座(14),所述弹性元件为悬臂梁(3),所述悬臂梁(3)的固定端水平固定在渡槽壁(2)上,其自由端端部安装有质量块,质量块由永磁铁(8)和附着在其上的铁块组成,所述渡槽槽体的内腔中部等间隔设有若干柱子(4),所述角钢(10)固定于所述柱子(4)的侧壁上;耗能元件由竖直固定在角钢(10)内壁上的铜板(12)和水平固定在铜板(12)上的铜管(9)组成,两根所述铜管(9)设置于所述永磁铁(8)的两侧;所述格栅(6)沿渡槽槽体的纵向布置,所述格栅(6)的两端与相邻所述柱子(4)的端壁相连;所述铅锌橡胶支座(14)安装在槽墩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渡槽结构的TMD、TLD双向混合减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9)外侧包括有钢片(7),所述钢片(7)的端部通过螺栓(13)固定于角钢(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魁甘淇天刘协斌卜凯霖胡博文郭圣柴学王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