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Bcl-2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9051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cl

2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具体涉及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Bcl

2蛋白特异定量检测、Bcl

2抑制剂筛选、癌症检测及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Bcl

2家族蛋白作为一类重要信号分子,根据结构和功能可以划分为促凋亡蛋白(Bax,Bak等)、抗凋亡蛋白(Bcl

2,Mcl

1,Bcl

X
L
等)和BH3

only蛋白(Bad,Bid,Bim和Noxa等)。Bcl

2家族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以准确的调控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通路,对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0003]正常的生理条件下,Bcl

2家族的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的表达量维持动态平衡,以实现对内源性凋亡通路的准确调控,但某些病理刺激或基因突变会导致抗凋亡蛋白与促凋亡蛋白表达失衡,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等一系列疾病。此外,抗凋亡蛋白的过度表达会拮抗促凋亡蛋白的功能,抑制细胞凋亡进程,阻碍机体清除异常或病变的细胞。研究表明,过表达Bcl

2家族抗凋亡蛋白(如Bcl

2,Mcl

1等蛋白)是造成肿瘤细胞凋亡逃逸的主要原因,而过表达Bcl

2家族抗凋亡蛋白已经成为肿瘤细胞的标志物之一,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宫颈癌、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发现了过表达的Bcl

2家族抗凋亡蛋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细胞内抗凋亡蛋白的表达量来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
[0004]目前,人们开发了几个Bcl

2蛋白荧光探针,但是它们对靶蛋白亲和力低、选择性差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此外,现有的Bcl

2荧光探针也无法检测活细胞内Bcl

2蛋白表达量。为了解决现有Bcl

2蛋白荧光探针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Bcl

2蛋白荧光探针,该系列探针对Bcl

2蛋白表现出极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内Bcl

2蛋白表达量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Bcl

2蛋白定量测定、癌症早期诊断、肿瘤细胞的标记试剂和分选试剂中的应用。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
[0008]一种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下述结构通式Ⅰ所示的结构:
[0009][0010]其中,R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C1‑6烷基或者C1‑6卤代烷基,
[0011]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C1‑6烷基或者C1‑6卤代烷基,
[0012]R4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或者C3‑8环烷基,
[0013]X为N或者CH=CH,
[0014]R为荧光基团。
[0015]优选地,
[0016]所述R1代表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C1‑4烷基或者C1‑4卤代烷基,
[0017]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C1‑4烷基或者C1‑4卤代烷基,
[0018]X为CH=CH,
[0019]R4代表氢原子,C1‑4烷基或者C3‑6环烷基,
[0020]R为5

二甲氨基
‑1‑
磺酰基萘、8

氨基喹啉、8

羟基喹啉、7

氨基
‑4‑
甲基香豆素、7

羟基
‑4‑
甲基香豆素、8

磺酰胺基喹啉,2

磺酰胺基

10

乙基吖啶酮,4

(N

苯并吡咯酮)

苯磺酰胺、四苯乙烯衍生物。
[0021]进一步优选地,
[0022]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选自具有以下结构式的化合物:
[0023][0024]二、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0025]一种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6]3,3

二甲基环己酮与三氯氧磷、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中间体2;中间体2与对氯苯硼酸反应生成中间体3;4


‑2‑
氟苯甲酸通过甲酯保护得到中间体4,而后与Boc

哌嗪反应生成中间体6,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7,其脱除Boc保护基后得到中间体8;
然后中间体8再通过还原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9,其水解后得中间体10;中间体10与不同结构的荧光团反应得到通式I的化合物;
[0027]反应路线如下:
[0028][0029]其中,R、R1、R2、R3、R4定义同上通式I所述;
[0030]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a)三氯氧磷,N,N

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b)[1,1'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取代芳基硼酸或杂环硼酸,1,4

二氧六环,水;(c)乙酰氯,甲醇,回流;(d)醋酸钯,碳酸铯,甲苯,80℃;(e)氢化钠,N,N

二甲基甲酰胺,140℃;(f)氯化氢饱和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g)3,1,2

二氯乙烷,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h)LiOH,四氢呋喃/水;(i)R

NH2,氯甲酸异丁酯,N

甲基吗啉,四氢呋喃;或R

NH2,2

(7

氮杂苯并三氮唑)

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N,N

二异丙基乙氨,二氯甲烷。
[0031]三、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应用
[0032]本专利技术的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在制备用于特异性识别且定量测定Bcl

2蛋白的试剂中的应用;
[0033]本专利技术的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在制备用于实现Bcl

2蛋白抑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结构通式Ⅰ所示的结构:其中,R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C1‑6烷基或者C1‑6卤代烷基,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C1‑6烷基或者C1‑6卤代烷基,R4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或者C3‑8环烷基,X为N或者CH=CH,R为荧光基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R1代表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C1‑4烷基或者C1‑4卤代烷基,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C1‑4烷基或者C1‑4卤代烷基,X为CH=CH,R4代表氢原子,C1‑4烷基或者C3‑6环烷基,R为5

二甲氨基
‑1‑
磺酰基萘、8

氨基喹啉、8

羟基喹啉、7

氨基
‑4‑
甲基香豆素、7

羟基
‑4‑
甲基香豆素、8

磺酰胺基喹啉,2

磺酰胺基

10

乙基吖啶酮,4

(N

苯并吡咯酮)

苯磺酰胺、四苯乙烯衍生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选自具有以下结构式的化合物: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cl

2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法如下:3,3

二甲基环己酮与三氯氧磷、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中间体2;中间体2与对氯苯硼酸反应生成中间体3;4


‑2‑
氟苯甲酸通过甲酯保护得到中间体4,而后与Boc

哌嗪反应生成中间体6,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7,其脱除Boc保护基后得到中间体8;然后
中间体8再通过还原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9,其水解后得中间体10;中间体10与不同结构的荧光团反应得到通式I的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其中,R、R1、R2、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浩梁涛杨新颖李佳侯旭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