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025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属于图像识别智能工作设备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充电平台;在充电平台的台面下端安装有承载装置;在承载装置上可移动地安装有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板通过传动组件与电机相连接;在充电平台上还设置有采集器;采集器、电机和无线充电板均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相连接,且均由外置电源进行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高效、稳定的为手机和耳机盒等设备充电,其工作效率高、省事省力。省事省力。省事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智能工作设备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都在追求轻量化的设计,手机嵌入的无线充电线圈直径在50mm左右,无线充电技术依靠进场耦合,电磁感应技术。这使得手机在使用无线充电功能时对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板上的位置有较高的要求。以此出发,为解决各种无线充电设备能够稳定的充电,本作品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可以高效、稳定的为手机和耳机盒等设备充电,本作品工作效率高、省事省力、追踪式充电。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它包括充电平台;在充电平台的台面下端安装有承载装置;在承载装置上可移动地安装有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板通过传动组件与电机相连接;在充电平台上还设置有采集器;采集器、电机和无线充电板均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相连接,且均由外置电源进行供电。
[0005]优选的,承载装置为一个十字滑台框架结构,其两条纵梁均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充电平台的左右侧;横梁沿水平方向布置,且其两端可移动地安装在纵梁上;无线充电板安装在承载装置的横梁上。
[0006]优选的,在纵梁上布置有与其轴线相平行的导向轴;在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头可移动地安装在导向轴上;在连接头和电机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横梁行动的电控限位开关;电控限位开关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相连。
[0007]优选的,电机选用两个电控步进电机结构,且两个电机对称地安装在左右两条纵梁的端头部位;传动组件包括两组对称布置的导向滑轮与相配合的两根拉带;每组导向滑轮中有一个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其余的均设置在纵梁上;每根拉带的中部均绕过导向滑轮进行设置,且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无线充电板水平方向的对角位置。
[0008]优选的,采集器为一个摄像头,采集器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充电平台的上方。
[0009]优选的,还包括辅助控制器;辅助控制器与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各个部件状态正常后进行供电,初始化采集器并对无线充电板的位置进行复位,进入待工作状态;;S2、采集器持续拍照循环检查充电平台的台面上是否放置待充电设备,若检查到待充电设备存在,则进入工作模式;
S3、通过采集器通过拍摄识别待充电设备的种类与在充电平台上的相对位置,并将上述信息传输给主控制器;S4、主控制器经过图像处理分析待充电设备的坐标,并将坐标及待充电设备的种类通过串口通信传送给辅助控制器,辅助控制器接收到电信号后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控制信号向电机及无线充电板进行输出;S5、电机带动传动组件将无线充电板移动至待充电设备的下方,随后由无线充电板根据控制信号输出与待充电设备相匹配的功率,以进行无线充电;S6、采集器持续获取当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如果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发生改变,则通过主控制器和辅助控制器控制电机对带充电设备进行追踪,以保证无线充电板的位置与其相对应,当待充电设备离开充电平台指定的时间后,对无线充电板的位置进行复位。
[0011]在对无线充电板进行位置复位的时候,通过判断两个电控限位开关是否分别接触到无线充电板和横梁来确定复位是否到位。
[001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摄像头对桌面上的设备进行图像采集,找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随后根据图像的面积,算出该设备的中心位置。主控制器将识别到的待充电设备中心位置发送给辅助控制器;辅助控制器根据收到的设备中心位置将其转化成对应的电机控制信号,电机再控制无线充电桌下端的滑动装置将无线充电线圈送到待充电设备下,为设备充电。本作品工作效率高、省事省力、追踪式充电,适用于办公、学习中。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施例中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装置下部位置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左侧承载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右侧承载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电器元件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左电机逆时针且右电机逆时针转动时的运动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左电机顺时针且右电机顺时针转动时的运动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中左电机逆时针且右电机顺时针转动时的运动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中左电机顺时针且右电机逆时针转动时的运动示意图;图11是本实施例中电机传动方向与无线充电板移动方向的控制图表;附图标记说明:1、无线充电平台,2、传动组件,3、电机,4、采集器,5主控制器,6、辅助控制器,7、支撑架,8、电控限位开关,9、承载装置,9A、纵梁,9B、横梁,9C、连接头, 10、无线充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及其使用方法;它包
括充电平台1;在充电平台1的台面下端安装有承载装置9;在承载装置9上可移动地安装有无线充电板10;无线充电板10通过传动组件2与电机3相连接;在充电平台1上还设置有采集器4;采集器4、电机3和无线充电板10均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5相连接,且均由外置电源进行供电。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无线充电板为覆盖范围大的QI

38的TX006无线充电线圈。
[0015]承载装置9为一个十字滑台框架结构,其两条纵梁9A均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充电平台1的左右侧;横梁9B沿水平方向布置,且其两端可移动地安装在纵梁上;无线充电板10安装在承载装置9的横梁上。
[0016]在纵梁9A上布置有与其轴线相平行的导向轴;在横梁9B的两端通过连接头9C可移动地安装在导向轴上;在连接头9C和电机3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横梁9B行动的电控限位开关8;电控限位开关8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5相连。本实施例中的电控限位开关8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安装在右下侧电机3和左侧横梁的连接头9C上。本实施例中的电控限位开关8 为一机械的断路开关,,在接收到压力信息后能够将其传输给辅助控制器,从而控制电机的停转。
[0017]电机3选用两个电控步进电机结构,其型号为42BYGH34S,且两个电机3对称地安装在左右两条纵梁9A的端头部位;传动组件2包括两组对称布置的导向滑轮与相配合的两根拉带;每组导向滑轮中有一个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端上,其余的均设置在纵梁9A上;每根拉带的中部均绕过导向滑轮进行设置,且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无线充电板10水平方向的对角位置。
[0018]采集器4为一个型号为301P的USB摄像头,采集器4通过支撑架7设置在充电平台1的上方。
[0019]还包括辅助控制器6;辅助控制器6与主控制器5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设置辅助控制器6是作为主控制器5的下位辅助设备存在,主控制器5选用英伟达Jetson Nano 4GB主板,辅助控制器6选用的型号为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它包括充电平台(1);其特征在于:在充电平台(1)的台面下端安装有承载装置(9);在承载装置(9)上可移动地安装有无线充电板(10);无线充电板(10)通过传动组件(2)与电机(3)相连接;在充电平台(1)上还设置有采集器(4);采集器(4)、电机(3)和无线充电板(10)均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5)相连接,且均由外置电源进行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其特征在于:承载装置(9)为一个十字滑台框架结构,其两条纵梁(9A)均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充电平台(1)的左右侧;横梁(9B)沿水平方向布置,且其两端可移动地安装在纵梁上;无线充电板(10)安装在承载装置(9)的横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其特征在于:在纵梁(9A)上布置有与其轴线相平行的导向轴;在横梁(9B)的两端通过连接头(9C)可移动地安装在导向轴上;在连接头(9C)和电机(3)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横梁(9B)行动的电控限位开关(8);电控限位开关(8)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5)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其特征在于:电机(3)选用两个电控步进电机结构,且两个电机(3)对称地安装在左右两条纵梁(9A)的端头部位;传动组件(2)包括两组对称布置的导向滑轮与相配合的两根拉带;每组导向滑轮中有一个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端上,其余的均设置在纵梁(9A)上;每根拉带的中部均绕过导向滑轮进行设置,且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无线充电板(10)水平方向的对角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无线充电桌,其特征在于:采集器(4)为一个摄像头,采集器(4)通过支撑架(7)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镇玮秦婵婵钟朝申岳飞李凌云谢逸可赵庆容江明峰谭剑涛黄廷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