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014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7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本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电池换热组件;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压缩机的出口分别与室内换热器的入口以及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出口和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出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电池换热组件用于与动力电池进行热量交换,室内换热器能够用于对车辆内部供暖。本热管理系统扩大了工作温度范围值,使得在低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热管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新能源车上的热量进行管理,以降低新能源车辆在冬季供暖方面的能源消耗。
[0003]相关技术的热管理系统在低温工作范围小,在处于低于

10℃的工况环境下时,仍然需要采用高压PTC来进行供暖,依然存在供暖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的热管理系统的低温工作范围小,在低于

10℃的工况环境下,存在供暖能耗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电池换热组件;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以及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导通或截止;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出口和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出口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用于与动力电池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室内换热器能够用于对车辆内部供暖;其中,当对动力电池散热和对车辆内部供暖时,所述第一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电池换热组件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个回路;当对车辆内部供暖时,所述第一膨胀阀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个回路;当在冬季环境下对动力电池加热时,所述第一膨胀阀处于节流状态,此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电池换热组件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个回路,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膨胀阀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条旁通回路,以对所述气液分离器中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加热。
[0006]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水冷冷凝器和第二膨胀阀;所述水冷冷凝器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以及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入口、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导通或截止,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
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二端口连接,以使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出口导通或截止。
[0007]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三通阀和第一三通管件,所述三通阀的A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B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件的A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件的B口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件的C口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入口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驱换热组件、低温散热器和驱动泵,所述水冷冷凝器具有水冷入口和水冷出口,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电驱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连接,所述电驱换热组件的换热出口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水冷入口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水冷出口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驱动泵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电驱换热组件用于与电机和/或电控进行热量交换。
[0009]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主动进气格栅和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分别位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两侧,所述冷却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低温散热器,以使所述冷却风扇形成的风能够流经所述低温散热器和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并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排向外界环境;或者,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六通阀和冷却风扇,所述驱动泵包括第一泵和第二泵,所述六通阀的A口与所述第二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泵的入口端与所述电驱换热组件的换热出口连接,所述电驱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与所述六通阀的B口连接,所述六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泵的入口端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入口与所述六通阀的D口连接,所述六通阀的E口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水冷出口连接,所述六通阀的F口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水冷入口连接,所述冷却风扇位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一侧,所述冷却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低温散热器。
[0010]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膨胀阀,所述第三膨胀阀的入口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及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三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蒸发器和第五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三膨胀阀的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五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五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鼓风机,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列设置,所述鼓风机的吹风端朝向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以使所述鼓风机吹出的风能够流经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
[0013]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膨胀阀,所述第四膨胀阀的入口与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电池换热组件包括直冷直热换热器,所述直冷直热换热器用于连接在所述动力电池上。
[0015]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系统。
[001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室内换热器能够向车辆内部供暖,实现冬季的低能耗供暖,不需要通过PTC加热器进行加热。通过设置的电池换热组件能够在冬季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以保证动力电池在冬季的正常运行,保证动力电池的续航。通过设置的第一膨胀阀
引出压缩机的出口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将其导入到气液分离器中,能够对气液分离器中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行加热,使得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干度提高,同时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的温度得到提高,从而可以降低压缩机的能耗,解决新能源车辆在冬季续航降低过多的问题,另外当环境温度低于

10℃时,由于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干度提高以及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的温度提高,当压缩机以正常功率运行时,能够依然满足对车辆内部供暖和动力电池的加热的需求,从而扩大了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值,使得在低于

10℃下依然可以正常运行,不需要设置额外的PTC加热器进行加热,降低了新能源车辆在冬季的能耗。
[00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电池换热组件;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以及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导通或截止;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出口和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的换热出口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电池换热组件用于与动力电池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室内换热器能够用于对车辆内部供暖;其中,当对动力电池散热和对车辆内部供暖时,所述第一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电池换热组件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个回路;当对车辆内部供暖时,所述第一膨胀阀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个回路;当在冬季环境下对动力电池加热时,所述第一膨胀阀处于节流状态,此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电池换热组件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个回路,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膨胀阀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能够构成一条旁通回路,以对所述气液分离器中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水冷冷凝器和第二膨胀阀;所述水冷冷凝器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以及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入口、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导通或截止,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二端口连接,以使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出口导通或截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三通阀和第一三通管件,所述三通阀的A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B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件的A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件的B口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件的C口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入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驱换热组件、低温散热器和驱动泵,所述水冷冷凝器具有水冷入口和水冷出口,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电驱换热组件的换热入口连接,所述电驱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锃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