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满福全专利>正文

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007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包括激光器系统、指示光瞄准系统、光电转台、转台控制系统;所述激光器系统包括激光器、温控系统、可插拔光纤传输装置、激光控制系统;所述指示光瞄准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头、绿光指示光、高清摄像机、视频采集器;所述转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束激光共同作用于未爆弹药的指定靶点,对未爆弹药的壳体进行破坏,既减少了单个激光系统的工作压力、提高了便携性,又能够提高销毁未爆弹药的作业效率,进而为激光排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技术途径。技术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军部队中因未爆弹药引起的事故屡有发生,未爆弹药严重影响着全军部队的军事行动,研制出高效的扫雷排爆技术已然成为目前最为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内容。现有的排爆手段主要有机械扫除、爆破扫除、高热溶剂销毁与人工拆除等方式。然而上述方法还存在许多局限性,作业过程中均有可能引起弹药完全爆炸,产生弹坑和其他间接破坏,并且作用距离短,对排爆人员造成损伤,特别是人工拆除,稍有不慎便会引爆目标,致人伤亡。因此现有技术手段仍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随着激光武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因具备打击精度高、毁伤概率大、效费比高等特点,出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排爆手段的新型激光排爆技术,利用强激光持续辐射作用于目标未爆弹药,使其引爆或销毁,从而实现对未爆弹药的排除工作。与传统排爆方法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远距离作业、附带损伤小、非接触式销毁、安全性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部队人员的排爆作业风险,并保障了人员安全。激光排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了目前排爆领域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发展方向。
[0004]目前公开的激光排爆的相关技术相对较少。激光排爆装置多采用仅一路光路的激光销毁装置(CN208155168),对未爆弹药进行辐照,破坏未爆弹药的壳层,从而实现对未爆弹药的销毁。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激光器工作状态受环境温度影响较为强烈,单一光路的激光器在极高或极低环境温度下的激光输出性能将急剧下降;二、空间大、重量大、便携性差,排爆系统在复杂的作业环境地形中局限性较强,排爆精度难以把控,该限制因素决定了其无法执行更复杂的任务;三、高能量激光受大气传输衰减这种客观条件限制,使其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能量耗散,导致最终作用于未爆弹药的整体能量显著下降,使其无法达到有效的对未爆弹药的销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现有激光排爆手段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销毁未爆弹药的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采用多点位共靶点作用于未爆弹药的方式实现高效的未爆弹药销毁。旨在解决现有激光排爆方法及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差、便携性差、输出能量稳定性差等问题。
[0006]为解决现有激光排爆手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的装置,包括激光器系统、指示光瞄准系统、光电转台、激光控制系统,转台控制系统,所述容纳箱可收纳上述所有部件;所述激光器与指示光瞄准系统、激光控制系统相连,并置于光电转台上方,光电转台与转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电源与激光器发射系统连接。
[0008]所述激光器系统包括激光器、温控系统、可插拔光纤传输装置、激光控制系统,所
述激光器置于壳体内部,用于产生激光束;
[0009]所述激光器系统包括壳体、激光器、温控系统、可插拔光纤传输装置、变焦激光发射头,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束,所述温控系统用于对激光器的内部温度进行调控;所述可插拔光纤传输装置用于传输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束;所述激光控制器系统置于壳体侧面,所述激光控制器系统包括聚焦系统、工作指令实施系统,所述聚焦系统与工作指令实施系统相连,用于对激光束的光斑大小进行调制,并控制激光输出的功率大小,以及实施发射及停止的指令;
[0010]所述激光控制器系统包括聚焦系统、工作指令实施系统,可对激光束的光斑大小进行调制,并控制激光输出的功率大小,以及实施发射及停止的指令;
[0011]所述指示光瞄准系统通过传输光纤装置接收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
[0012]所述指示光瞄准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头、绿光指示光、高清摄像机、视频采集器;
[0013]所述指示光瞄准系统用于指引工作激光精准的作用于未爆弹药的特定靶点;
[0014]所述变焦激光发射头用于传递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并改变靶点处的激光光斑的聚焦;
[0015]所述绿光指示光用于引导工作光束的作用位置;
[0016]所述高清摄像机用于捕捉绿光指示光在靶目标上的入射位置,辅助绿光指示光是否正确作用于未爆弹药的靶点;
[0017]所述视频采集器用于获取激光作用于未爆弹药的整体过程,并获取激光束作用于未爆弹药后的销毁信息;
[0018]转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所述激光发射系统架设于转台上,所述高清摄像机用于捕捉指示光在靶目标上的入射位置,所述主控系统用于控制转台的方位信息、俯仰信息,改变高清摄像机光学系统的视轴指向,所述反馈控制系统用于校准多点位处所架设激光器对未爆弹药特定靶点处的精确校准;
[0019]所述绿光指示光与光电转台、转台控制系统内部均设有相应供电电源,均为可方便携带及替换的可充电式电源;
[0020]所述电源为所述激光发射系统、所述激光控制系统、所述视频采集器、所述主控系统、所述反馈控制系统、所述高清摄像机供电。
[0021]优先的,所述激光器为光纤激光器。
[0022]优先的,所述激光电源为独立设置的电源。
[0023]优选的,所述光学调整架为合金钢制材料。
[0024]优选的,所述容纳箱包括内衬层与承重缓冲保护层,内衬层与保护层间设有气囊和弹性板。
[0025]优选的,所述可插拔式光纤传输装置为石英光纤材料,用于激光束的柔性传输。
[0026]优选的,所述转台支架为可折叠光学调整架。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主要通过多个激光共同作用于未爆弹药的指定靶点,对未爆弹药的壳体进行破坏,控制爆炸的发生和威力,增加排爆的可靠性。同时,各点位处的激光发射器根据未爆弹药所处位置,以及与未爆弹药靶点间的间距,调节激光束的入射角度以及光斑大小;针对未爆弹药不同的壳体厚度调节各点位处各激光器所输出的激光功率大小,针对未爆弹药不同的结构,调节多点位激光光束共同作用于未
爆弹药靶点处的分散或集中式的作用点分布,破坏相应未爆弹药的壳体结构,提高销毁未爆弹药的作业效率,进而为激光排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笨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包括激光器系统103、指示光瞄准系统101、光电转台102、壳体104、电源105、转台控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位共靶点激光排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系统、指示光瞄准系统、光电转台、转台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激光器系统包括所述激光器系统包括激光器、温控系统、可插拔光纤传输装置、激光控制系统;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束;所述温控系统用于对激光器的内部温度进行调控;所述可插拔光纤传输装置用于传输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束;所述激光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激光器,所述指示光瞄准系统包括变焦激光发射头、绿光指示光、高清摄像机、视频采集器,变焦激光发射头;所述变焦激光发射头用于传递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并改变靶点处的激光光斑的聚焦;所述绿光指示光用于指引激光束精准的作用于未爆弹药的特定靶点;所述高清摄像机用于捕捉绿光指示光在靶目标上的入射位置;所述视频采集器用于获取激光作用于未爆弹药的整体过程,并获取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钥宽满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满福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