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90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垫层、底层、基层和面层,垫层设置在粘性土基层的上方,底层设置在垫层的上方,基层设置在底层的上方,面层设置在基层的上方,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本结构的路面能够适应货车重载作用,从而使使用范围更大。从而使使用范围更大。从而使使用范围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透水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下雨时能较快消除道路、广场的积水现象;当集中降雨时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
[0003]现有全透水路面结构主要应用于人行道、广场、服务区等轻交通场景,无法适应货车重载作用,从而使用局限性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全透水路面结构主要应用于人行道、广场、服务区等轻交通场景,无法适应货车重载作用,从而使用局限性更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垫层、底层、基层和面层,所述垫层设置在粘性土基层的上方,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垫层的上方,所述基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的上方,所述面层设置在所述基层的上方;
[0006]所述垫层采用20CM级配碎石,所述底层采用22CM碾压贫混凝土,所述基层采用24CM增强型透水混凝土,所述面层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
[0007]通过在粘性土基上设置所述垫层、所述底层、所述基层和所述面层,使得路面的承重能力增强,并且透水性好。
[0008]其中,所述面层包括第一透水混凝土、粘层和第二透水混凝土,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为6CMPAC

20,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基层的上方,所述粘层铺设在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第二透水混凝土层为4CMPAC

13,所述第二透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粘层的上方。
[0009]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透水层和所述第二透水层,使得路面的承重能够更好,并且不影响路面的透水性。
[0010]其中,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还包括两布一膜土工布,所述两布一膜土工布设置在所述底层与所述基层之间。
[0011]通过设置所述两布一膜土工布,阻断水分下渗,对地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使路面不因水分下渗而造成垮塌。
[0012]其中,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还包括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与所述基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层的底部,且位于所述两布一膜土工布的上方。
[0013]通过设置所述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可耐酸、碱、盐等恶劣环境的腐蚀,尺寸稳定性好。
[0014]其中,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还包括固定卡件,所述固定卡件的数量为多
个,多个所述固定卡件的一端卡合在所述土工格栅的内部,所述固定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两布一膜土工布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固定卡件均匀设置在所述土工格栅和所述两布一膜土工布的侧面。
[0015]通过设置所述固定卡件,使得所述两布一膜土工布和所述土工格栅之间固定的更加的牢固,并且不易发生位移。
[0016]其中,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还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水管呈矩形设置,多个所述导水管均匀设置在所述底层与所述基层之间。
[0017]通过设置所述导水管,能够使渗入底层上方的水能够从导水管中导出,避免了水渗入至地基上。
[0018]其中,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还包括过滤网格,所述过滤网格与所述导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水管的上方。
[0019]通过在所述导水管的上方设置所述过滤网格,通过所述过滤网格能够将杂物进行过滤,从而防止出现排水堵塞的情况。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利用20CM级配碎石最为垫层,铺设在粘性土基层上,并且将22CM碾压贫混凝土(28d弯拉强度需≥4.5Mpa)作为底层,采用24CM增强型透水混凝土(28d弯拉强度≥3.5MPa)作为基层,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2011)刚性基层承载力的要求,面层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从而使本结构的路面具有透水性好,并且承重性能好的优点,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本结构的路面能够适应货车重载作用,从而使使用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的结构剖视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100

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1

垫层、2

底层、3

基层、4

面层、41

第一透水混凝土、42

粘层、43

第二透水混凝土、5

两布一膜土工布、6

土工格栅、7

固定卡件、8

导水管、81

过滤网格、82

导水孔、83

过滤孔、9

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100,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100包括垫层1、底层2、基层3和面层4,所述垫层1设置在粘性土基层3的上方,所述底层2设置在所述垫层1的上方,所述基层3设置在所述底层2的上方,所述面层4设置在所述基层3的上方;
[0031]所述垫层1采用20CM级配碎石,所述底层2采用22CM碾压贫混凝土,所述基层3采用24CM增强型透水混凝土,所述面层4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20CM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垫层、底层、基层和面层,所述垫层设置在粘性土基层的上方,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垫层的上方,所述基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的上方,所述面层设置在所述基层的上方;所述垫层采用20CM级配碎石,所述底层采用22CM碾压贫混凝土,所述基层采用24CM增强型透水混凝土,所述面层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包括第一透水混凝土、粘层和第二透水混凝土,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为6CMPAC

20,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基层的上方,所述粘层铺设在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第二透水混凝土层为4CMPAC

13,所述第二透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粘层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交通全透水路面结构还包括两布一膜土工布,所述两布一膜土工布设置在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树志王昊武黄彦鑫刘帅恒蔡德宁覃蒋圣劳显勋田波权磊王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