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及其注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987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及其注油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正面固定有注油座,所述注油座内且从左至右并列开设有第一注油腔和第二注油腔,所述注油座的上表面设有定量注油的注油机构,所述注油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以对不同大小轮毂轴承进行注油的适配机构;其中,注油机构包括固定在注油座上侧的小型气缸。该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及其注油方法,在进行注油的时候,采用利用注油机构采用的容积式注油,使对轮毂轴承注油的时候,定量阀一次性注油的体积是固定的,且不受注油时间影响,因此轮毂轴承内注入的轮滑油不会出现过多造成浪费,或过少造成润滑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保证了整体注油量的稳定性。保证了整体注油量的稳定性。保证了整体注油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及其注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量注油
,具体为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及其注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毂轴承是应用于汽车车轴处用来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零部件,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汽车载重和转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汽车车轮用轴承是由两套圆锥滚子轴承或球轴承组合而成的,而定量注油器是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中用于控制润滑点供油的重要部件,传统的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中通常采用单出口定量注油器,因此润滑点都需要配备一个单出口定量注油器,而在轮毂轴承中,添加一定量的润滑油,以减少磨损,降低噪音,从而延长其的使用寿命。
[0003]在进行轮毂轴承进行轮滑的时候,一般都是依靠工作人员手工进行添加,且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来添加适量的润滑油,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工作人员难免会或多或少的添加润滑油,具有一定的误差,在润滑油添加过多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而在润滑油添加过少的时候,会影响到轮滑效果,不能很好的满足轮毂轴承的润滑,同时在对轮毂轴承进行润滑的时候,部分采用定量注油器,使润滑油注入至轮毂轴承内,虽然能够保证注入至轮毂轴承内的润滑油为定量润滑油,但是轮毂轴承双沟道外径不能完全保证一样,因此在对不同轮辊进行注油的时候,需要对定量注油器的位置进行调整,来避免注油点与轮毂轴承双沟道不对应,所以在人为手工进行轮毂注油的时候,虽然能够满足对不同轮毂轴承进行润滑,但是不能保证注油的定量,而利用定量注油器虽然保证注油的定量,但是不能针对不同的轮毂轴承进行润滑,故而提出一种单定量阀双沟的注油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及其注油方法,具备针对不同大小的轮毂定量注油等优点,解决了在人为手工进行轮毂注油的时候,虽然能够满足对不同轮毂轴承进行润滑,但是不能保证注油的定量,而利用定量注油器虽然保证注油的定量,但是不能针对不同的轮毂轴承进行润滑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及其注油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正面固定有注油座,所述注油座内且从左至右并列开设有第一注油腔和第二注油腔,所述注油座的上表面设有定量注油的注油机构,所述注油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以对不同大小轮毂轴承进行注油的适配机构;其中,注油机构包括固定在注油座上侧的小型气缸,所述小型气缸输出轴的底端贴合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弹簧,所述基板下表面的中心处垂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向左下方倾斜的压板,所述压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贴合有推座,所述推座的右侧垂直固定有侧杆,所述侧杆的外侧固定有三个第
一活塞,所述第一注油腔的右下方开设有位于注油座上的出油腔,所述出油腔的内壁固定有与侧杆滑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出油腔的内壁且位于限位板的右侧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与限位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与侧杆活动套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注油腔内设有施压组件;其中施压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注油腔内且呈水平状的限定杆,所述限定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右侧固定有呈水平状的两个推杆,所述推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右侧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导向件,所述注油座的右侧固定有侧箱,所述侧箱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指示板,所述推杆的右侧固定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下两侧均垂直固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侧箱外侧的指示针。
[0006]进一步,所述适配机构包括固定在注油座下侧的吊片,所述吊片的远离注油座的一侧固定有出油座,所述出油座与注油座相对的一侧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所述出油座的下表面固定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输出轴的外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表面开设有双沟道,所述出油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四个适配油孔,所述适配油孔内连通有注油管。
[0007]进一步,所述小型气缸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第一注油腔内腔且与基板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基板的一侧与第一注油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推座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体,且推座斜面角度和压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相等,所述注油座的上表面且靠近其右侧处连通有进油管道,且进油管道与第二注油腔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注油腔的内底壁处固定有两个限位片,所述推座在限位片的内做左右线性移动,所述侧杆随着推座在限位板和支座内做左右线性移动。
[0010]进一步,所述出油腔与第二注油腔之间连通有两个形状为Z形的连通腔,所述限定杆位于第二注油腔的中心处。
[0011]进一步,所述安装块截面的形状为T形,且在限定杆的外侧做左右线性移动,所述第二注油腔的右侧开设有位于注油座上下的侧槽。
[0012]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包括两个与安装块固定的L形基杆,所述基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在侧槽的内壁做左右线性移动。
[0013]进一步,所述支撑块的外侧固定有在第二注油腔内做左右线性移动的第三活塞,所述推杆远离支撑块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侧箱内,所述侧箱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用以对指示针进行定位的箱口,且指示针在指示板的正面做左右线性移动,所述限定杆的外侧且位第三活塞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四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与第四活塞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横杆。
[0014]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的注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润滑油经过进油管道到达第二注油腔的内部,受到第四活塞的阻挡,此时润滑油会经过右侧的连通腔到达右侧两个第一活塞之间,且受到两个第一活塞的阻挡,且随着润滑油的注入,此时润滑油会经过左侧的连通腔向上进行流通,且到达第二注油腔内左侧空间;2)此时第四活塞会受到注入润滑油的压力向右进行流通,当第四活塞进行移动的时候经过横杆带着第三活塞进行移动,此时第三活塞内部的支撑块也会随着向右进行移动,当支撑块进行移动的时候,会使推杆在侧槽的内部向右进行移动,且进一步推动活动板
在侧箱的内部活动;3)当支撑块向右进行移动,且与第二注油腔右侧内壁贴合的时候,此时进油量达到最大,同时指示针与箱口右侧内壁贴合,此时经过小型气缸的运行,此时其输出轴带着基板向下进行移动,进一步推动连接杆向下移动,由于压板与推座的斜面贴合,因此压板向下进行移动的时候,会推动推座向右进行移动,同时第一弹簧受力;4)当推座向右进行移动的时候,侧杆也会向右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受力,随着侧杆的移动,中侧第一活塞会在出油腔的内部线性移动,且到达右侧连通腔的下侧,来对右侧的连通腔进行封闭,随着润滑油的继续注入,第二注油腔内第三活塞右侧的压力会大于左侧的压力,因此第三活塞与支撑块会向左进行移动;5)受到第三活塞的推力,横杆会带着第四活塞向左进行移动,此时润滑油受到第四活塞的推力,快速经过左侧的连通腔向下流通,且到达适配机构内进行出油,来对轮毂轴承进行润滑,因此第二注油腔内第四活塞左侧的润滑油会被全部推出,同时第四活塞与第二注油腔左侧内壁贴合,而指示针也会与箱口的左侧内壁贴合,来完成定量注油;6)经过小型电机的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包括支架(1)及固定在支架(1)上的注油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座(2)内且从左至右并列开设有第一注油腔(3)和第二注油腔(4),所述注油座(2)的上表面设有定量注油的注油机构(5),所述注油座(2)的下表面设有用以对不同大小轮毂轴承进行注油的适配机构(6);其中,注油机构(5)包括固定在注油座(2)上侧的小型气缸(501),所述小型气缸(501)输出轴的底端贴合有基板(502),所述基板(502)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弹簧(503),所述基板(502)下表面的中心处垂直固定有连接杆(504),所述连接杆(504)的底端固定有向左下方倾斜的压板(505),所述压板(505)远离连接杆(504)的一侧活动贴合有推座(506),所述推座(506)的右侧垂直固定有侧杆(507),所述侧杆(507)的外侧固定有三个第一活塞(508),所述第一注油腔(3)的右下方开设有位于注油座(2)上的出油腔(509),所述出油腔(509)的内壁固定有与侧杆(507)滑动连接的限位板(510),所述出油腔(509)的内壁且位于限位板(510)的右侧固定有支座(511),所述支座(511)与限位板(510)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与侧杆(507)活动套装的第二弹簧(512),所述第二注油腔(4)内设有施压组件;其中施压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注油腔(4)内且呈水平状的限定杆(513),所述限定杆(51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支撑块(514),所述支撑块(514)的右侧固定有呈水平状的两个推杆(515),所述推杆(515)的外侧固定有第二活塞(516),所述第二活塞(516)的右侧固定有安装块(517),所述安装块(517)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导向件(518),所述注油座(2)的右侧固定有侧箱(519),所述侧箱(51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指示板(520),所述推杆(515)的右侧固定有活动板(521),所述活动板(521)的上下两侧均垂直固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侧箱(519)外侧的指示针(5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机构(6)包括固定在注油座(2)下侧的吊片(601),所述吊片(601)的远离注油座(2)的一侧固定有出油座(602),所述出油座(602)与注油座(2)相对的一侧之间连通有连接管(603),所述出油座(602)的下表面固定有小型电机(604),所述小型电机(604)输出轴的外侧固定有挡板(605),所述挡板(605)上表面开设有双沟道(606),所述出油座(602)的下表面开设有四个适配油孔(607),所述适配油孔(607)内连通有注油管(6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气缸(501)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第一注油腔(3)内腔且与基板(502)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第一弹簧(503)远离基板(502)的一侧与第一注油腔(3)的内顶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座(506)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体,且推座(506)斜面角度和压板(505)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相等,所述注油座(2)的上表面且靠近其右侧处连通有进油管道,且进油管道与第二注油腔(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腔(3)的内底壁处固定有两个限位片,所述推座(506)在限位片的内做左右线性移动,所述侧杆(507)随着推座(506)在限位板(510)和支座(511)内做左右线性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定量阀双沟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腔(509)与第二注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昕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