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629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其提高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便利性,减少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使用局限性,提高支撑台升降的稳定性,提高工作人员对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包括底座、缓冲装置、收卷装置、支撑臂、加强筋、支撑台、多组第一滑轮、多组第二滑轮和两组牵引绳,底座顶端与支撑臂底端连接,加强筋安装在支撑臂外侧壁上部,支撑臂内部设置有多组滑槽,支撑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导向柱,多组导向柱分别上下滚动设置在支撑臂的多组滑槽内部,缓冲装置安装在底座顶端,缓冲装置用于对支撑台缓冲,多组第一滑轮分别安装在支撑臂外侧壁顶部左右两侧,多组第二滑轮分别安装在底座左右两侧外侧壁上。外侧壁上。外侧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目前在对高层建筑施工时的一种升降装置在使用时,现有技术CN201922014283.6中,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来带动驱动齿轮的转动,继而会带动被动齿轮和旋转套管的转动,旋转套管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内部的螺纹杆进行杆升降,螺纹杆固定焊接在旋转轴的底部,从而来起到一个伸缩的作用,使该装置便于施工人员工作,又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但该装置在使用中发现,由于旋转套管本身需要一定的长度尺寸,因此造成称重板下降后的使用位置较高,并且升降调节的局限性较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便利性,因此提出一种减少升降调节局限性,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便利性,减少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使用局限性,提高支撑台升降的稳定性,提高工作人员对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的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缓冲装置、收卷装置、支撑臂、加强筋、支撑台、多组第一滑轮、多组第二滑轮和两组牵引绳,底座顶端与支撑臂底端连接,加强筋安装在支撑臂外侧壁上部,支撑臂内部设置有多组滑槽,支撑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导向柱,多组导向柱分别上下滚动设置在支撑臂的多组滑槽内部,缓冲装置安装在底座顶端,缓冲装置用于对支撑台缓冲,多组第一滑轮分别安装在支撑臂外侧壁顶部左右两侧,多组第二滑轮分别安装在底座左右两侧外侧壁上,两组牵引绳的前端分别与支撑台顶端左右两部连接,两组牵引绳的中部分别通过多组第一滑轮和多组第二滑轮导向支撑,收卷装置安装在底座中部,两组牵引绳的前端分别与收卷装置连接;通过控制收卷装置旋转,使收卷装置对两组牵引绳收卷或放线操作,当收卷装置对两组牵引绳收卷时,两组牵引绳通过多组第一滑轮和多组第二滑轮的支撑对支撑台的左右两部向上牵引,从而使支撑台提升移动,通过将两组牵引绳放线操作,从而使支撑台向下移动,提高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便利性,提高工作人员对支撑台使用的便利性,通过设置两组牵引绳对支撑台牵引移动,减少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使用局限性,支撑台升降移动过程中使多组导向柱在多组滑槽内旋转,通过多组导向柱对支撑台旋转支撑,提高支撑台升降的稳定性,提高工作人员对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0005]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多组第一滑块、顶板、第一壳体、导向柱、两组第二滑块、两组支撑杆、两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多组第三弹簧,多组第一滑块分别上下滑动设
置在支撑臂的多组滑槽内,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多组第一滑块外侧壁连接,并且顶板设置在支撑台下方,第一壳体底端与底座顶端连接,导向柱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内侧壁连接,两组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左右两部,并且两组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套装在导向柱外侧壁上,两组支撑杆的顶端均与顶板底端左右两部旋转连接,两组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滑块顶端旋转连接,两组第一弹簧分别配合套装在导向柱外侧壁左右两部,第二弹簧配合套装在导向柱外侧壁中部,并且第二弹簧设置在两组第二滑块之间,多组第三弹簧分别配合设置在支撑臂的多组滑槽内,并且多组第三弹簧分别设置在多组第一滑块底端;当支撑台发生坠落时,支撑台落至顶板顶端,顶板受到支撑台向下的冲击力后向下移动,使顶板通过两组支撑杆推动两组第二滑块向内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弹簧对两组第二滑块之间提供弹力,进而使顶板对支撑台进行缓冲,顶板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多组第一滑块向下移动,通过多组第三弹簧对多组第一滑块底端提供弹力,从而使多组第一滑块通过顶板对支撑台进行缓冲,提高支撑台的缓冲效果,降低支撑台坠落对工作人员的伤害,通过设置两组导向柱,从而提高两组第二滑块向外对向移动的弹性,降低顶板回弹的强度,提高实用性。
[0006]优选的,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两组转轴、两组线轴、两组齿轮和驱动电机,第二壳体安装在底座内侧壁中部,两组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旋转安装在第二壳体内侧壁上,两组线轴分别固定套装在两组转轴外侧壁上,并且两组牵引绳的前端分别与两组线轴外侧壁连接,两组齿轮分别同心安装在两组转轴的前端,并且两组齿轮之间啮合,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壳体后端,并且驱动电机输出端与左部转轴后端同心连接;通过打开驱动电机带动左部转轴旋转,左部转轴旋转后通过两组齿轮的啮合带动右部转轴对向旋转,使两组转轴分别带动两组线轴对向旋转,从而使两组线轴分别对两组牵引绳的前端进行收卷或放线操作,提高两组牵引绳同步收卷或放线操作的效果,提高支撑台升降的稳定性。
[0007]优选的,还包括多组电动伸缩杆和多组套筒,多组电动伸缩杆分别安装在支撑台的前后两侧外侧壁上,多组套筒分别安装在支撑台的前后两侧外侧壁上,并且多组电动伸缩杆移动端分别穿过多组套筒滑动,并且支撑臂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凹槽;当支撑台需要升降固定时,通过多组电动伸缩杆移动端伸入支撑臂的多组凹槽内,从而使多组电动伸缩杆对支撑台进行辅助定位,提高支撑台的使用位置稳定性,通过设置多组套筒,提高多组电动伸缩杆移动端的导向效果,提高多组电动伸缩杆的牢固性。
[0008]优选的,还包括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安装在第二壳体后端,并且电磁制动器与右部转轴后端同心连接;通过设置电磁制动器,提高转轴旋转的制动效果,进而提高支撑台升降的固定便利性。
[0009]优选的,还包括多组减震垫,多组减震垫均安装在顶板顶端;通过设置多组减震垫,提高支撑台坠落时与顶板顶端碰撞的缓冲效果。
[0010]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支脚,多组支脚均安装在底座底端;通过设置多组支脚,提高底座底端的稳定效果,进而提高升降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收卷装置旋转,使收卷装置对两组牵引绳收卷或放线操作,当收卷装置对两组牵引绳收卷时,两组牵引绳通过多组第一滑轮和多组第二滑轮的支撑对支撑台的左右两部向上牵引,从而使支撑台提升移动,通过将两组牵引绳放线操作,从而使支撑台向下移动,提高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便利性,提高工
作人员对支撑台使用的便利性,通过设置两组牵引绳对支撑台牵引移动,减少支撑台升降移动的使用局限性,支撑台升降移动过程中使多组导向柱在多组滑槽内旋转,通过多组导向柱对支撑台旋转支撑,提高支撑台升降的稳定性,提高工作人员对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顶板与支撑杆等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转轴与线轴等连接的顶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电动伸缩杆与套筒等连接的轴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标记:1、底座;2、支撑臂;3、加强筋;4、支撑台;5、导向轮;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8、牵引绳;9、第一滑块;10、顶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缓冲装置、收卷装置、支撑臂(2)、加强筋(3)、支撑台(4)、多组第一滑轮(6)、多组第二滑轮(7)和两组牵引绳(8),底座(1)顶端与支撑臂(2)底端连接,加强筋(3)安装在支撑臂(2)外侧壁上部,支撑臂(2)内部设置有多组滑槽,支撑台(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导向轮(5),多组导向轮(5)分别上下滚动设置在支撑臂(2)的多组滑槽内部,缓冲装置安装在底座(1)顶端,缓冲装置用于对支撑台(4)缓冲,多组第一滑轮(6)分别安装在支撑臂(2)外侧壁顶部左右两侧,多组第二滑轮(7)分别安装在底座(1)左右两侧外侧壁上,两组牵引绳(8)的前端分别与支撑台(4)顶端左右两部连接,两组牵引绳(8)的中部分别通过多组第一滑轮(6)和多组第二滑轮(7)导向支撑,收卷装置安装在底座(1)中部,两组牵引绳(8)的前端分别与收卷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多组第一滑块(9)、顶板(10)、第一壳体(11)、导向柱(12)、两组第二滑块(13)、两组支撑杆(14)、两组第一弹簧(15)、第二弹簧(16)和多组第三弹簧(17),多组第一滑块(9)分别上下滑动设置在支撑臂(2)的多组滑槽内,顶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多组第一滑块(9)外侧壁连接,并且顶板(10)设置在支撑台(4)下方,第一壳体(11)底端与底座(1)顶端连接,导向柱(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11)内侧壁连接,两组第二滑块(13)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左右两部,并且两组第二滑块(13)分别滑动套装在导向柱(12)外侧壁上,两组支撑杆(14)的顶端均与顶板(10)底端左右两部旋转连接,两组支撑杆(14)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滑块(13)顶端旋转连接,两组第一弹簧(15)分别配合套装在导向柱(12)外侧壁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燕宾臧进斋张素芬张红只刘潮邵志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