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涉及管道内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导轨、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和限位板,所述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由弹性件、滑座一、滑座二、直线导套、支臂一、支臂二和支撑轮组件组成,所述支撑轮组件由轮毂、滚动轴承、转轴、弹性体一、弹性体二、耐磨密封环、密封挡板和密封圈组成,弹性件提供从两侧向中心的推力,支臂一和支臂二张开一定角度,将支撑轮组件抬高,通过给支撑轮组件一个压力,使得弹性件收缩,支臂一和支臂二张开的角度变大,支撑轮组件被压低,实现了支撑轮组件的往复运动,弹性体二提供一个顶紧力将密封挡板与耐磨密封圈压紧形成密封环境,防止杂质进入轮毂。进入轮毂。进入轮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管道内检测器依靠聚氨酯皮碗结构支撑时,依靠皮碗来起支撑作用的设备不足以完成高强度和困难工况下的检测工程,而且在管道内检测器检测距离长和检测速度快的情况下,聚氨酯皮碗的发热和过度磨损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管道内检测器使用传统支撑轮结构时,依靠轴承的端盖来隔绝运输介质里杂物的效果并不好,很容易出现卡死和损坏,并且传统支撑轮只能单方向压缩高度,如果管道内检测器需要救援进行反向运动时是无法工作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包括导轨、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和限位板,
[0005]所述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由弹性件、滑座一、滑座二、直线导套、支臂一、支臂二和支撑轮组件组成,所述支臂一和所述支臂二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支臂一的下端与所述滑座一铰接连接,所述支臂二的下端与所述滑座二铰接连接,所述滑座一的两端和所述滑座二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滑座一和所述滑座二上开设有直线导套,所述导轨通过直线导套分别与所述滑座一和所述滑座二连接,
[0006]所述支撑轮组件由轮毂、弹性体一、耐磨密封环、密封挡板、滚动轴承、转轴、弹性体二和密封圈组成,所述轮毂通过所述滚动轴承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轮毂的中心,所述轮毂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耐磨密封环,所述耐磨密封环两侧设置有密封挡板,两个所述耐磨密封环之间设置有顶紧所述耐磨密封环和所述密封挡板的弹性体一,所述弹性体二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挡板贴紧,另一端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支臂贴紧,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转轴上,其一端与所述滚动轴承贴紧,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的支臂贴紧,所述支撑轮组件通过滚动轴承和转轴连接在所述支臂一和所述支臂二的铰接位置。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8]正常情况下,弹性件提供从两侧向中心的推力,保证了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在导轨和限位板的作用下保持一个向上的顶紧力,支臂一和支臂二张开一定角度,将支撑轮组件抬高,通过给支撑轮组件一个自上而下的压力,使得弹性件收缩,支臂一和支臂二张开的角度变大,支撑轮组件被压低,通过各组件的配合,进而实现了支撑轮组件的往复运动,弹性体二提供一个顶紧力将密封挡板与耐磨密封圈压紧形成密封环境,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轮毂中,实现了有效防尘。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滑座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直线导套,同一个所述滑座上的两个所述直线导套以所述滑座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轨有两根,分别与直线导套对应。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轮毂外侧还设置有包裹材料。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由非金属软质材料制成。
[0013]通过限位板的作用,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只能压缩或张开一定角度,且由于限位板由非金属软质材料制成,有效防止轮毂外侧设置的包裹材料被压裂或者过度磨损。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臂一和所述支臂二采用分体式固定。
[0015]通过支臂一和所述支臂二的分体式固定,可以实现支撑轮组件的轻松拆换。
[00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轮毂通过所述滚动轴承在转轴上旋转,同时通过所述密封圈的限位作用,防止转动轴承相对于转轴滑动。
[0017]通过弹性体二提供的顶紧力将密封挡板和耐磨密封环压紧,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轮毂。若处于管道运输的介质中,在弹性体二和介质运输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密封挡板更加紧贴于耐磨密封环形成端面旋转密封,更有效的防止介质中的杂质进入轮毂内。
[00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体一为若干个,并以圆形阵列的方式均匀位于两个所述耐磨密封环之间。
[0019]在耐磨密封环受到非均匀磨损的情况时,通过若干弹性体一提供的顶紧力使得耐磨密封环变形,保证密封挡板始终贴合耐磨密封环,从而形成有效的防尘密封。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通过限位板的作用,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只能张开一定角度,且由于限位板由非金属软质材料制成,有效防止轮毂外的包裹材料被压裂或者过度磨损。
[0022]2、通过支臂一和支臂二的分体式固定,可以实现支撑轮组件的轻松拆换。
[0023]3、通过弹性体二提供的顶紧力将密封挡板和耐磨密封环压紧,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轮毂。若处于管道运输的介质中,在弹性体二和介质运输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密封挡板更加紧贴于耐磨密封环形成端面旋转密封,更有效的防止介质中的杂质进入轮毂内。
[0024]4、在耐磨密封环受到非均匀磨损的情况时,通过若干弹性体一提供的顶紧力使得耐磨密封环变形,保证密封挡板始终贴合耐磨密封环,从而形成有效的防尘密封。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的正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沿D
‑
D方向的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导轨;20—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201—弹性件;202—滑座一;203—滑座二;204—支臂一;205—支臂二;206直线导套;207—支撑轮组件;2071 —轮毂;2072—滚动轴承;2073—转轴;2074—弹性体一;2075—弹性体二; 2076—耐磨密封环;2077—密封挡板;
2078—密封圈;3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包括导轨10、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20和限位板30,
[0033]所述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20由弹性件201、滑座一202、滑座二203、直线导套206、支臂一204、支臂二205和支撑轮组件207组成,所述支臂一204和所述支臂二205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支臂一204的下端与所述滑座一202铰接连接,所述支臂二205的下端与所述滑座二203铰接,所述滑座一202的两端和所述滑座二203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弹性件201,所述滑座一202和所述滑座二203上开设有直线导套206,所述导轨10通过直线导套206分别与所述滑座一202和所述滑座二203连接,
[0034]所述支撑轮组件207由轮毂2071、滚动轴承2072、转轴2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检测器上密封防尘可往复的支撑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和限位板,所述支撑轮主体装配结构由弹性件、滑座一、滑座二、直线导套、支臂一、支臂二和支撑轮组件组成,所述支臂一和所述支臂二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支臂一的下端与所述滑座一铰接连接,所述支臂二的下端与所述滑座二铰接连接,所述滑座一的两端和所述滑座二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滑座一和所述滑座二上开设有直线导套,所述导轨通过直线导套分别与所述滑座一和所述滑座二连接,所述支撑轮组件由轮毂、弹性体一、耐磨密封环、密封挡板、滚动轴承、转轴、弹性体二和密封圈组成,所述轮毂通过所述滚动轴承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轮毂的中心,所述轮毂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耐磨密封环,所述耐磨密封环两侧设置有密封挡板,两个所述耐磨密封环之间设置有顶紧所述耐磨密封环和所述密封挡板的弹性体一,所述弹性体二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挡板贴紧,另一端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支臂贴紧,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转轴上,其一端与所述滚动轴承贴紧,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心,何金龙,李洪涛,徐韦津,门立国,马震,冯淑路,何莎,伍剑波,雷林,王庆松,罗金,刘涛,王浩,冷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熊谷油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