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57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包括:刀柄,呈长杆状设置;刀头,设置于所述刀柄的前端;四个外刃,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刀头的外壁;四个底刃,设置于所述刀头的端部,且与所述外刃相对应;所述外刃的螺旋角α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


[0001]本技术涉及铣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

技术介绍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主要用于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随着中国金属门窗、建筑幕墙、交通运输业、化工业、电力设备业、国防军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铸铁铁材料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0003]传统的铣刀对不锈钢工件进行加工时,刀具的散热性比较差,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所以设计一款能够高效散热,又能够高效加工的铣刀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具有高散热性和高效加工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包括:
[0006]刀柄,呈长杆状设置;
[0007]刀头,设置于所述刀柄的前端;
[0008]四个外刃,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刀头的外壁;
[0009]四个底刃,设置于所述刀头的端部,且与所述外刃相对应;
[0010]所述外刃的螺旋角α为45
°
,且前段的深度大于后段的深度。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刃的容屑槽β为35
°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刃的刃口位置的平面宽度L0为0.2mm,并且所述底刃的刃尖位置处具有0.3mm的倒角。/>[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其中两个所述底刃相对于所述刀头的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均过对称轴布置,另外两个所述底刃相对于所述刀头的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临近对称轴布置。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刃的一番后角γ1为8
°
,所述底刃的二番后角γ2为20
°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刃的内凹角δ为1
°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刃的前角ε为2
°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刃的后角宽L1为0.7mm,背宽L2为1.6mm,所述底刃的后角宽L3为1mm。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刃的长齿旁侧槽宽L4为0.9mm,所述底刃的短齿旁侧槽宽L5为1.1mm。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刃的交汇点位置的平面长度L6为0.15mm,侧边长度L7为0.07mm。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通过设置双芯厚的铣刀,前端为薄芯厚铣刀,后端为厚芯厚铣刀,保证加工时能快速散热,而且同时能够保证刀具的强度,有效的提高了不锈钢加工的效率;
[0022]2.螺旋槽采用不等分设计,能够降低刀具工作时候产生的震动,并打破震动频率,提高了不锈钢加工的效率;
[0023]3.通过设置独特结构的底刃,在保证底刃结构强度的同时,保护刀刃,防止刀刃蹦损,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A

A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中B

B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实施例的底刃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刀柄;2、刀头;3、外刃;4、底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如图1所示,一种钢件粗加工用立铣刀,包括刀柄1、刀头2、四个外刃3以及四个底刃4。其中刀柄1呈长杆状设置,并且长度为50mm,刀头2设置于刀柄1的前端,并且长度为25mm。
[0031]如图1、图2所示,四个外刃3呈螺旋状设置于刀头2的外壁,且沿着刀头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其中四个外刃3两两为一组,分为两组,每组的外刃3均呈位置相对设置。每个外刃3的螺旋角α均为45
°
,且前段的深度大于后段的深度,形成不等分的螺旋角。
[0032]如图1、图2所示,底刃4的刃口位置的平面宽度L0为0.2mm,并且底刃4的刃尖位置处具有0.3mm的倒角,在保证底刃4结构强度的同时,保护刀刃,防止刀刃蹦损,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
[0033]如图1、图2所示,四个底刃4设置于刀头2的端部,且与四个外刃3一一相对应,底刃4的容屑槽β为35
°
,以用于实现工件的切削,同时增大了刀具轮旋槽的容屑空间,有利于切屑的排出。
[0034]如图1、图2所示,其中两个底刃4相对于刀头2的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均过对称轴布置,另外两个底刃4相对于刀头2的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临近对称轴布置。
[0035]如图2所示,底刃4的一番后角γ1为8
°
,底刃4的二番后角γ2为20
°
,底刃4的内凹角δ为1
°
,底刃4的前角ε为2
°

[0036]如图3所示,外刃3的后角宽L1为0.7mm,背宽L2为1.6mm,底刃4的后角宽L3为1mm。底刃4的长齿旁侧槽宽L4为0.9mm,底刃4的短齿旁侧槽宽L5为1.1mm。底刃4的交汇点位置的平面长度L6为0.15mm,侧边长度L7为0.07mm。
[0037]本实施例中的铣刀通过设置双芯厚的铣刀,前端为薄芯厚铣刀,后端为厚芯厚铣刀,保证加工时能快速散热,而且同时能够保证刀具的强度,有效的提高了不锈钢加工的效率。
[0038]与此同时,螺旋槽采用不等分设计,能够降低刀具工作时候产生的震动,并打破震动频率,提高了不锈钢加工的效率。并且在底刃4的设计中,通过设置独特结构的底刃4,在保证底刃4结构强度的同时,保护刀刃,防止刀刃蹦损,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
[0039]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呈长杆状设置;刀头(2),设置于所述刀柄(1)的前端;四个外刃(3),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刀头(2)的外壁;四个底刃(4),设置于所述刀头(2)的端部,且与所述外刃(3)相对应;所述外刃(3)的螺旋角α为45
°
,且前段的深度大于后段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刃(4)的容屑槽β为3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刃(4)的刃口位置的平面宽度L0为0.2mm,并且所述底刃(4)的刃尖位置处具有0.3mm的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粗加工用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底刃(4)相对于所述刀头(2)的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均过对称轴布置,另外两个所述底刃(4)相对于所述刀头(2)的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临近对称轴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粗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英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