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佳和专利>正文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56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5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涉及除油设备技术领域。升降滚珠丝杆设置于升降支架上,滚珠升降滑块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上,升降电机设置于升降支架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相连接,主动辊设置于固定支架顶部,从动辊设置于固定支架底部前侧,主动螺位于从动辊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缠绕于主动辊、从动辊上,挤压辊设置于固定支架顶部,并位于主动辊后侧与吸油带紧密接触,固定支架与滚珠升降滑块相连接。通过可变翼展对油污进行收拢,滚筒传动吸油带吸附水面油污,挤压辊同步挤压吸油带回收油污,并通过液位感应器检测水面位置,中控系统根据反馈数据控制升降机构调节收集装置位置,确保收集装置保持最佳收集状态,提高收集效率。提高收集效率。提高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涉及除油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石油污染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当发生石油泄漏时,如未及时处理,石油随着洋流会快速扩散,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0003]现有技术对于石油污染的处理方式主要为使用收油船进行收集,收油船上设置有收油口,石油随流水一同回收至船内,后续再进行分离回收,虽然回收速度快,但是效率不高,石油往往会在流水作用下从船体两排开,回收效果不理想,需要在区域内进行重复操作;还有采用浮筒或导向装置在一定范围内对石油进行收拢,然后通过带倾角的叶轮,利用水车原理,将石油进行打捞收集,收集后在回收船内进行油水分离,该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回收清理效率,可以防止油污在收集过程中快速扩散,但是由于油污与水是同时回收,且要经过油水分离的过程,导致其回收速度过慢,无法兼顾速度与效率,且现有的回收设备其与船体位置相对固定,当船体重量发生变化时回收设备与水面相对高度也会发生变化,在开始收集时船身较轻,回收设备与水面接触面积较少,回收量小,一段时间后船身下沉,回收设备与水面接触面积变大,回收量增大,导致了回收效率会随回收时常变化而产生变化,无法使其保持一个最佳回收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或者不足,提供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通过可变翼展对油污进行收拢,滚筒传动吸油带吸附水面油污,挤压辊同步挤压吸油带回收油污,并通过液位感应器检测水面位置,中控系统根据反馈数据控制升降机构调节收集装置位置,确保收集装置保持最佳收集状态,提高收集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吸油组件、收拢机构,吸油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与吸油组件传动连接,收拢机构与吸油组件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升降滚珠丝杆1设置于升降支架4上,滚珠升降滑块2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1上,升降电机3设置于升降支架4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1相连接,所述吸油组件包含主动辊6、从动辊7、吸油带9、挤压辊10、固定支架16,主动辊6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从动辊7设置于固定支架16底部前侧,主动螺6位于从动辊7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9缠绕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上,挤压辊10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并位于主动辊6后侧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固定支架16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
[0006]所述的固定支架16顶部设置有储油箱17,储油箱17位于吸油带9、挤压辊10接触面下方,固定支架16外侧下方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
[0007]所述的固定支架16背部设置有连接支架16

1,连接支架16

1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
连接,固定支架16背部还设置有导向块16

2,导向块16

2共设置四块,两块导向块16

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上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两块导向块16

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下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
[0008]所述的升降支架4两侧设置有导向槽4

1,导向槽4

1与导向块16

2滑动连接。
[0009]所述的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电机5、传动皮带8,驱动电机5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侧面与主动辊6相连接,传动皮带8设置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两侧。
[0010]所述的收拢机构包含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均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活动展翼11设置于固定支架16前侧,围油浮子12一端与活动展翼11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6活动连接,电控液压油缸13设置于固定支架16侧面后方,电控液压油缸13活塞杆与推动杆14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杆14另一端与活动展翼11活动连接。
[0011]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5与围油浮子1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2]所述的吸油带9底部与围油浮子12底部位置相匹配。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可变翼展对油污进行收拢,滚筒传动吸油带吸附水面油污,挤压辊同步挤压吸油带回收油污,并通过液位感应器检测水面位置,中控系统根据反馈数据控制升降机构调节收集装置位置,确保收集装置保持最佳收集状态,提高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驱动电机5、主动辊6、从动辊7、传动皮带8、吸油带9、挤压辊10、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液位传感器15、固定支架16、储油箱17、导向槽4

1、连接支架16

1、导向块16

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吸油组件、收拢机构,吸油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与吸油组件传动连接,收拢机构与吸油组件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升降滚珠丝杆1设置于升降支架4上,滚珠升降滑块2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1上,升降电机3设置于升降支架4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1相连接,所述吸油组件包含主动辊6、从动辊7、吸油带9、挤压辊10、固定支架16,主动辊6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从动辊7设置于固定支架16底部前侧,主动螺6位于从动辊7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9缠绕于主动辊6、
从动辊7上,挤压辊10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并位于主动辊6后侧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固定支架16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采用滚珠丝杆的升降结构,由于是在潮湿环境下作业,采用传统齿轮的升降结构易对零件造成腐蚀,影响升降机构的正常工作,采用滚珠丝杆的升降结构不仅升降效果好,精度高,且滚珠升降滑块2部分不易受到腐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0020]作为更具体的,在收集作业过程中,根据所需作业范围调整收拢机构作业区域,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辊6旋转,主动辊6通过两条传动皮带8带动从动辊7旋转,水面油污被吸油带9吸附并向上传送,挤压辊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它包含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吸油组件、收拢机构,吸油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与吸油组件传动连接,收拢机构与吸油组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升降滚珠丝杆(1)设置于升降支架(4)上,滚珠升降滑块(2)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1)上,升降电机(3)设置于升降支架(4)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1)相连接,所述吸油组件包含主动辊(6)、从动辊(7)、吸油带(9)、挤压辊(10)、固定支架(16),主动辊(6)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从动辊(7)设置于固定支架(16)底部前侧,主动辊(6)位于从动辊(7)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9)缠绕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上,挤压辊(10)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并位于主动辊(6)后侧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固定支架(16)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6)顶部设置有储油箱(17),储油箱(17)位于吸油带(9)、挤压辊(10)接触面下方,固定支架(16)外侧下方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6)背部设置有连接支架(16

1),连接支架(16

1)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固定支架(16)背部还设置有导向块(16

2),导向块(16

2)共设置四块,两块导向块(16

2)设置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和蔡佳欣郭梓鑫韩沛聪李建科李俊霖楼锦鸿罗泽鸿
申请(专利权)人:李佳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