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48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装置及其方法,涉及风沙区建植领域,在风沙区开沟筑垄条田化种植植物,原状土或压实土形成条状垄背,所述垄背相邻的两侧开设条状垄沟,垄沟与垄背的高度差为20cm~30cm;垄沟与垄背的宽度比例为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沙区建植领域,具体为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因气候变化和人为不合理利用,部分风沙区及农牧交错区面临土壤退化和植被恢复及重建的巨大压力。因此,研究适合风沙区植被建设的方法对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风沙区植被恢复或建植技术一般采取全面整地后进行栽植植物的方法。
[0003]但全面整地植被建植技术会破坏地表结皮层,使沙物质裸露,植被建植后不仅影响成活率,还将引发严重的风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全面整地建植导致地表结皮层破坏、沙物质裸露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在风沙区开沟筑垄条田化种植植物,原状土或压实土形成条状垄背;
[0008]2)所述垄背相邻的两侧开设条状垄沟,垄沟与垄背的高度差为 20cm~30cm;垄沟与垄背的宽度比例为2:1

4,垄沟与垄背相间布置,垄背及垄沟方向一致并与主风方向夹角为60
°
~90
°

[0009]3)垄沟内栽植植物。
[0010]优选的,垄沟与垄背的宽度比例为2:2.5

3.5。
[0011]优选的,垄背及垄沟方向与主风方向夹角为80
°
~90
°

[0012]优选的,所述垄沟的宽度为40cm~60cm,所述垄背的宽度为60~ 100cm。
[0013]优选的,所述植物为灌木、小乔木或乔灌混交植被或草本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垄沟内采用换填土或利用原状耕植土。
[0014]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装置,包括机架,其所述机架上连接开沟机构,开沟机构包括开沟轮,位于开沟轮圆周侧设置与其贴合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尾端连接导向槽,导向槽尾端连接起垄机构,起垄机构包括与导向槽尾端连接的起垄槽。
[0015]优选的,所述开沟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轮盘、第二轮盘,机架上轴向滑动连接传动轴,第一轮盘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第二轮盘固定于传动轴上,第一轮盘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挖板,第一挖板与传动轴上固定的第二挖板贴合。
[0016]优选的,所述导向槽连接开沟槽一侧设置有扩展板,扩展板与传动轴径向转动、轴向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端部通过调节机构与机架连接,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螺杆,螺杆与螺套螺纹连接,螺套与套环转动连接,套环与传动轴轴向固定、径向转动连
接。
[0018]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包括连接段、下滑段,下滑段端部连接起垄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农牧交错区,区域风蚀情况较严重的地区,土壤条件在两年内获得改善,垄沟植被栽植区宽度为40

60cm,垄背及垄沟方向与主风方向基本垂直,实施后垄背部地表结皮良好,垄沟部 0

20cm耕作层土壤含水率与其他区域同期相比提高了20%;垄沟B 宽40

60cm,垄背A宽60

100cm,与全面整地相比风蚀面积减少了 50%,不会出现连续大面积风蚀情况,仅在个别垄背区发生小面积风蚀,在垄沟部形成少量风积。植被株高与同一区域全面整地建植植被相比可增高约4cm;
[0021]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建植装置为机架上连接开沟机构、导向槽、起垄槽,实现开沟、起垄一次性成型,提高风沙区建植效率;
[0022]3、建植装置中开沟机构采用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可轴向滑动连接的方式,能够调整开沟后形成的垄沟的宽度,从而实现改变垄沟、垄背的比例,适用于风沙区建植中开沟起垄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建植方法形成的垄沟、垄背剖面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建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开沟机构、导向槽、起垄槽的连接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开沟机构中第一轮盘、第二轮盘最小间距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开沟机构中第一轮盘、第二轮盘扩大间距后的示意图;
[0029]图中:1、机架;2、开沟机构;21、第一轮盘;22、第一挖板; 23、第二挖板;24、第二轮盘;3、调节机构;31、螺杆;4、导向槽; 5、起垄槽;6、传动轴;61、连接杆;62、扩展板;7、垄背;71、垄沟;72、垄沟换填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影响防治风蚀效果的因素如下:垄沟71与垄背7高度差、垄沟71 与垄背7的宽度比例、主风方向夹角。
[0031]对河北围场风沙区进行土壤风蚀及植被栽植的优化试验。河北围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介于东经116
°
32

~118
°
14

,北纬41
ꢀ°
35

~42
°
40

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00~560mm,年平均蒸发量1491.10mm左右,属于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年均风速2~ 4m/s,大风(6级以上)日数50~70d,风力侵蚀发育。按照如图1 所示的采用条田化垄背7、垄沟71整地的方法,种植沙打旺改善土壤条件。具体处理如表1

2所示,表1为影响防治风蚀效果的条件,表2为不同条件下防治风蚀效果。
[0032][0033][0034]表1
[0035] 处理A处理B处理C土壤含水率提高量(%)4.76.57.2土壤团聚体提高量(%)16.3219.8126.75土壤风蚀量减少(%)35.148.367.3平均株高提高量(cm)2.12.83.9
[0036]表2
[0037]表2所示的结果表明,当垄沟71与垄背7高度差,5cm~ 10cm,垄沟71与垄背7的宽度比例为3:2,即垄沟71宽60cm,垄背7宽40cm,垄沟71垄背7与主风方向夹角为40,实施后垄背7部地表形成一定地表结皮,与全面整地对照区相比土壤风蚀面积减少 32%,垄沟71部土壤含水率与其他全面整地区域同期相比提高了4.7%、土壤团聚体提高了16.32%;植被平均株高与同一区域全面整地建植植被相比高2.1cm。
[0038]当垄沟71与垄背7高度差20cm~30cm,垄沟71与垄背7的宽度比例为2:3,即垄沟71宽40cm,垄背7宽60cm,垄沟71垄背7 与主风方向夹角为90
°
,实施后垄背7部结皮良好,与全面整地对照区相比土壤风蚀面积减少67.3%,垄沟71部土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风沙区开沟筑垄条田化种植植物,原状土或压实土形成条状垄背(7);2)所述垄背(7)相邻的两侧开设条状垄沟(71),垄沟(71)与垄背(7)的高度差为20cm~30cm;垄沟(71)与垄背(7)的宽度比例为2:1

4,垄沟(71)与垄背(7)相间布置,垄背(7)及垄沟(71)方向一致并与主风方向夹角为60
°
~90
°
;3)垄沟(71)内栽植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垄沟(71)与垄背(7)的宽度比例为2:2.5

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垄背(7)及垄沟(71)方向与主风方向夹角为80
°
~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垄沟(71)的宽度为40cm~60cm,所述垄背(7)的宽度为60~10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灌木、小乔木或乔灌混交植被或草本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垄沟(71)内采用换填土或利用原状耕植土。6.一种风沙区植被建植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来卫晓锋管育春刘孜张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