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警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31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警告装置。该车辆用警告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具备标有表示警告内容的标示并以折叠或卷绕状态被收纳在盒体内的片状构件、受到触发后使所述片状构件从所述盒体内展开到所述盒体外的展开机构、及在触发了所述车辆上设置的安全气囊装置之后触发所述展开机构的触发控制器。基于上述结构,能够提高车辆碰撞发生之后的安全性。够提高车辆碰撞发生之后的安全性。够提高车辆碰撞发生之后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警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警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已知有设置在车辆上的警告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警告装置被构成为,能够将自车的异常传达给周围的其它车辆。然而,这种警告装置未考虑到车辆发生碰撞之后的情况,因而需要进一步改善。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90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碰撞发生之后的安全性的车辆用警告装置。
[0005]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警告装置,该车辆用警告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具备标有表示警告内容的标示并以折叠或卷绕状态被收纳在盒体内的片状构件、受到触发后使所述片状构件从所述盒体内展开到所述盒体外的展开机构、及在触发了所述车辆上设置的安全气囊装置之后触发所述展开机构的触发控制器。
[0006]本技术的上述车辆用警告装置的优点在于:在车辆上设置的安全气囊装置被触发,即,车辆发生碰撞之后,标有表示警告内容的标示的片状构件会从盒体内展开出来以唤起周围的注意,从而能够提高车辆发生碰撞之后的安全性。
[0007]另外,本技术的上述车辆用警告装置中,较佳为,在所述车辆中设置有作为行驶用的驱动源的马达、收纳所述马达的马达外壳、及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装置,所述片状构件为绝缘构件,从所述盒体内展开出来的所述片状构件将所述马达外壳及所述控制装置覆盖。
[0008]另外,本技术的上述车辆用警告装置中,较佳为,所述片状构件被构成为,被填充气体后可展开的袋体;所述展开机构被构成为,在接到来自所述触发控制器的动作指令信号时向所述片状构件填充气体的气体填充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告装置的车辆的发动机舱的俯视图。
[0010]图2是用于说明图1中的车辆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0011]图3是表示图1中的车辆用警告装置中的片状构件展开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告装置进行说明。
[0013]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告装置4的车辆100的发动机舱50的俯视图。在图1及后述的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将车辆前部放大表示,并省略了覆盖发动机舱50的舱盖的图示。
[0014]首先,对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告装置4的车辆100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中,将“车辆用警告装置”简称为“警告装置”。车辆100例如是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行驶用的驱动源,具备内燃机1及马达(省略图示)。内燃机1被构成为,通过使燃料燃烧而输出行驶用的驱动力。作为燃料,例如可以是汽油、轻油等石油燃料;二氧化碳与氢合成后的合成燃料;或氢气等。马达被构成为,利用电池(省略图示)供给的电力输出行驶用的驱动力。
[0015]另外,如图1所示,车辆100具备发动机舱50。发动机舱50配置在车辆前侧,通过前围板51与车舱隔离。在发动机舱50内,设置有内燃机1、变速驱动桥箱2、及PCU(电源控制单元)3等。
[0016]在变速驱动桥箱2的内部,容置有用于分配内燃机1的输出的动力分配机构、车辆行驶用的马达、及差速器等。
[0017]车辆100中,来自内燃机1和马达的至少一方的动力由差速器分配到左右的驱动轮(省略图示)。在变速驱动桥箱2的上部,固定着PCU3。在此,变速驱动桥箱2是本技术的“马达外壳”的一例。
[0018]PCU3包含降压/升压转换器及逆变器等,用于控制上述车辆行驶用的马达(变速驱动桥箱2内的马达)。具体而言,PCU3利用电池供给的电力来驱动马达,并用马达发的电来对电池充电。在此,PCU3是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一例。
[0019]图2是用于说明车辆10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车辆100具备ECU(电子控制装置)11、碰撞传感器12、安全气囊装置13、及警告装置4。
[0020]碰撞传感器12用于检测车辆100是否发生碰撞。安全气囊装置13用于在车辆100发生碰撞时对驾乘者提供保护。警告装置4用于在车辆100发生碰撞之后唤起周围的注意。ECU11用于控制车辆100。
[0021]如图2所示,ECU11分别与碰撞传感器12、安全气囊装置13、及警告装置4连接,基于来自碰撞传感器12的输入,控制安全气囊装置13和警告装置4。
[0022]具体而言,ECU11被构成为,当碰撞传感器12检测到车辆100发生碰撞时使安全气囊装置13动作,然后,自碰撞传感器12检测到车辆100发生碰撞时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5秒)后,使警告装置4动作。
[0023]本实施方式中,警告装置4配置在发动机舱50内。警告装置4具备片状构件42、收纳片状构件42的盒体41、及使收纳片状构件42从盒体41内展开出来的展开机构(省略图示)。图3是表示警告装置4的片状构件42展开后(从盒体41内展开到盒体41外)的状态的图,示出在车辆100发生碰撞的情况下ECU11使警告装置4动作之后的状态。上述图1所示的状态是警告装置4动作之前的状态。
[0024]盒体41被安装在前围板51的上端部附近,用于收纳折叠状态(或卷绕状态)的片状构件42。在盒体41的面向车辆前侧的一侧,设置有可开闭的门(省略图示)。当片状构件42展开时,该门被片状构件42推压而打开。
[0025]片状构件42上标有(例如写有或印刷有)表示警告内容的标示(例如文字或图形等)M。在图3的例中,表示警告内容的标示M为“小心触电”。片状构件42由可折叠或可卷绕的
不易燃绝缘材料(例如绝缘纤维布、绝缘塑料布等)构成。在车辆100发生碰撞之后,片状构件42从盒体41内展开到盒体41外。具体而言,自碰撞传感器12检测到车辆100发生碰撞时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ECU11使警告装置4所具备的展开机构(未图示)动作,而使片状构件42展开。
[0026]本实施方式中,片状构件42被构成为被填充气体后可展开的袋体的同时,在盒体41内设置有作为上述展开机构的气体填充装置(未图示)。该填充装置与ECU11连接,在接收到来自ECU11的动作指示信号时被触发而动作,将气体填充到片状构件42内。即,ECU11将安全气囊装置13触发之后,经过规定时间再将警告装置4的气体填充装置(展开机构)触发。因而,ECU11发挥本技术所说的触发控制器的功能。
[0027]片状构件42被填充了气体之后,从折叠状态(或卷绕状态)展开,即,从盒体41内朝着车辆前侧膨胀到盒体41外。然后,从盒体41内展开出来的片状构件42将变速驱动桥箱2及PCU3(参照图1)覆盖。因此,展开后的片状构件42位于变速驱动桥箱2及PCU3的上方。但是,在片状构件42展开后,内燃机1也不会被片状构件42覆盖。即,片状构件42被构成为,展开后仅将发动机舱50内的一部分覆盖。...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警告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具备标有表示警告内容的标示并以折叠或卷绕状态被收纳在盒体内的片状构件、受到触发后使所述片状构件从所述盒体内展开到所述盒体外的展开机构、及在触发了所述车辆上设置的安全气囊装置之后触发所述展开机构的触发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警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中设置有作为行驶用的驱动源的马达、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野孝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