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钢桁架组对过程中的卸载及端部下扰值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901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悬挑钢桁架组对过程中的卸载及端部下扰值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桁架B由塔架进行临时支撑;步骤2、对桁架B端部的塔架顶柱进行切割,以释放塔架的临时支撑力,桁架B受自重进行第一次下挠;步骤3、在切割后的塔架顶柱上设置塔架顶柱封头板、保险螺旋千斤顶、管托;步骤4、操作调节螺旋千斤顶的顶芯缓缓缩回,桁架下弦杆对接间隙逐渐减小;步骤5、对桁架下弦杆对接口进行施焊,完成桁架下弦对接焊缝;步骤6、调节螺旋千斤顶的顶芯完全缩回,使桁架B的桁架下弦杆开始完全承受桁架B的自重;步骤7、完成桁架B的临时支撑卸载,并控制其下挠值与桁架A基本平齐的施工。本方法可操作性强、施工便捷并且控制效果精确的优势。施工便捷并且控制效果精确的优势。施工便捷并且控制效果精确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钢桁架组对过程中的卸载及端部下扰值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的施工
,具体是一种悬挑钢桁架组对过程中的卸载及端部下扰值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目前的建筑常以造型设计来体现建筑的美观效果,而其中以钢结构、钢桁架等构件特别容易体现建筑造型的美观效果,其中,尤以钢结构的施工精度控制来体现施工质量并反应建筑造型效果。
[0003]在上述结构特征中,多存在两榀对称悬挑桁架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桁架A和桁架B在施工完成后,其自身因自重下挠的变形值会不可控制,造成较大的标高偏差。如此,会对钢结构的质量以及外观效果造成隐患和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提供一种悬挑钢桁架的临时支撑在卸载时控制端部下挠值的施工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挑钢桁组对口过程中的卸载及端部下扰值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桁架B(2)由塔架(3)进行临时支撑,其预拱值大于桁架A(1),桁架下弦杆(2.2)的两侧通过放置于无侧板钢盒(5.1)内的调节螺旋千斤顶(5),顶住由下弦杆穿管插板(2.4)和下弦杆管外环板(2.5)组成的节点,确保桁架下弦杆(2.2)存在对接间隙以做后续调节;步骤2、对桁架B(2)端部的塔架顶柱(3.1)进行切割,以释放塔架(3)的临时支撑力,桁架B(2)受自重进行第一次下挠,使用桁架A(1)和桁架B(2)的标高差较释放塔架(3)的临时支撑力前有所减少;步骤3、在切割后的塔架顶柱(3.1)上设置塔架顶柱封头板(3.3)、保险螺旋千斤顶(3.4)、管托(3.5),管托(3.5)和桁架上弦杆(2.3)之间留有≥20mm间隙,以此作为后续下弦杆(2.2)对接间隙调节过程中防止桁架B(2)突然下挠过大的保险措施;步骤4、操作调节螺旋千斤顶(5)的顶芯缓缓缩回,桁架下弦杆(2.2)对接间隙逐渐减小,桁架B(2)继续下挠,同时操作保险螺旋千斤顶(3.4)的顶芯也同步缩回,保持管托(3.5)和桁架上弦杆(2.3)的间隙≥20mm;桁架B(2)受自重进行第二次下挠,直至桁架B(2)和桁架A(1)的标高差≥10mm,停止操作对调节螺旋千斤顶(5)、保险螺旋千斤顶(3.4)的顶芯缩回;步骤5、对桁架下弦杆(2.2)对接口进行施焊,完成桁架下弦对接焊缝(2.6);步骤6、调节螺旋千斤顶(5)的顶芯完全缩回,使桁架B(2)的桁架下弦杆(2.2)开始完全承受桁架B(2)的自重,此时受焊缝略微收缩印象,桁架A(1)和桁架B(2)端部的标高差应≤10mm,满足设计要求;
步骤7、拆除调节螺旋千斤顶(5)、保险螺旋千斤顶(3.4)、塔架(3)及其相关零部件,切割下弦杆穿管插板(2.4)、下弦杆管外环板(2.5)与管壁平齐,完成桁架B(2)的临时支撑卸载,并控制其下挠值与桁架A(1)基本平齐的施工。
[0006]在两榀对称悬挑桁架的设计情况下,桁架A(1)和桁架B(2)在施工完成后,其自身因自重下挠的变形值会不可控制,造成较大的标高偏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思路是在桁架B(2)安装前,通过在桁架下弦杆(2.2)的对接口位置,设置调节螺旋千斤顶(5),顶住由下弦杆穿管插板(2.4)和下弦杆管外环板(2.5)组合而成的节点,保证桁架下弦杆(2.2)的对接间隙可调,然后支撑桁架B(2)的塔架(3)临时支撑力释放完成进行第一次卸载后,再操作调节螺旋千斤顶(5),缓慢减小桁架下弦杆(2.2)的对接间隙,以调整桁架A(1)和桁架B(2)的端部对接处的标高差,满足设计要求后桁架下弦杆(2.2)的桁架下弦对接焊缝(2.6)。通过以上操作,来完成桁架B(2)的临时支撑卸载并控制其端部标高与桁架A(1)端部标高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作业。
[0007]本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可操作性强、施工便捷并且控制效果精确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1。
[0009]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2。
[0010]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3。
[0011]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4。
[0012]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5。
[0013]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6。
[0014]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7。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6]一种悬挑钢桁组对口过程中的卸载及端部下扰值控制方法,包括如图1所示,步骤1、桁架B(2)由塔架(3)进行临时支撑,其预拱值大于桁架A(1),桁架下弦杆(2.2)的两侧通过放置于无侧板钢盒(5.1)内的调节螺旋千斤顶(5),顶住由下弦杆穿管插板(2.4)和下弦杆管外环板(2.5)组成的节点,确保桁架下弦杆(2.2)存在对接间隙以做后续调节;如图2所示,步骤2、对桁架B(2)端部的塔架顶柱(3.1)进行切割,以释放塔架(3)的临时支撑力,桁架B(2)受自重进行第一次下挠,使用桁架A(1)和桁架B(2)的标高差较释放塔架(3)的临时支撑力前有所减少;如图3所示,步骤3、在切割后的塔架顶柱(3.1)上设置塔架顶柱封头板(3.3)、保险螺旋千斤顶(3.4)、管托(3.5),管托(3.5)和桁架上弦杆(2.3)之间留有≥20mm间隙,以此作为后续下弦杆(2.2)对接间隙调节过程中防止桁架B(2)突然下挠过大的保险措施;如图4所示,步骤4、操作调节螺旋千斤顶(5)的顶芯缓缓缩回,桁架下弦杆(2.2)对接间隙逐渐减小,桁架B(2)继续下挠,同时操作保险螺旋千斤顶(3.4)的顶芯也同步缩回,保持管托(3.5)和桁架上弦杆(2.3)的间隙≥20mm;桁架B(2)受自重进行第二次下挠,直至
桁架B(2)和桁架A(1)的标高差≥10mm,停止操作对调节螺旋千斤顶(5)、保险螺旋千斤顶(3.4)的顶芯缩回;如图5所示,步骤5、对桁架下弦杆(2.2)对接口进行施焊,完成桁架下弦对接焊缝(2.6);如图6所示,步骤6、调节螺旋千斤顶(5)的顶芯完全缩回,使桁架B(2)的桁架下弦杆(2.2)开始完全承受桁架B(2)的自重,此时受焊缝略微收缩印象,桁架A(1)和桁架B(2)端部的标高差应≤10mm,满足设计要求;如图7所示,步骤7、拆除调节螺旋千斤顶(5)、保险螺旋千斤顶(3.4)、塔架(3)及其相关零部件,切割下弦杆穿管插板(2.4)、下弦杆管外环板(2.5)与管壁平齐,完成桁架B(2)的临时支撑卸载,并控制其下挠值与桁架A(1)基本平齐的施工。
[0017]在两榀对称悬挑桁架的设计情况下,桁架A(1)和桁架B(2)在施工完成后,其自身因自重下挠的变形值会不可控制,造成较大的标高偏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思路是在桁架B(2)安装前,通过在桁架下弦杆(2.2)的对接口位置,设置调节螺旋千斤顶(5),顶住由下弦杆穿管插板(2.4)和下弦杆管外环板(2.5)组合而成的节点,保证桁架下弦杆(2.2)的对接间隙可调,然后支撑桁架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钢桁组对口过程中的卸载及端部下扰值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桁架B(2)由塔架(3)进行临时支撑,其预拱值大于桁架A(1),桁架下弦杆(2.2)的两侧通过放置于无侧板钢盒(5.1)内的调节螺旋千斤顶(5),顶住由下弦杆穿管插板(2.4)和下弦杆管外环板(2.5)组成的节点,确保桁架下弦杆(2.2)存在对接间隙以做后续调节;步骤2、对桁架B(2)端部的塔架顶柱(3.1)进行切割,以释放塔架(3)的临时支撑力,桁架B(2)受自重进行第一次下挠,使用桁架A(1)和桁架B(2)的标高差较释放塔架(3)的临时支撑力前有所减少;步骤3、在切割后的塔架顶柱(3.1)上设置塔架顶柱封头板(3.3)、保险螺旋千斤顶(3.4)、管托(3.5),管托(3.5)和桁架上弦杆(2.3)之间留有≥20mm间隙,以此作为后续下弦杆(2.2)对接间隙调节过程中防止桁架B(2)突然下挠过大的保险措施;步骤4、操作调节螺旋千斤顶(5)的顶芯缓缓缩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李超锐付子豪刘广帅黄伟蒋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