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93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包括毛细管、连接器和气囊,连接器的一端与毛细管连接,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气囊转动连接;气囊设有第一开口,连接腔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于气囊与连接腔的连接处;连接器和气囊相对转动能够调节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部分或全部重叠以使气囊的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能够调节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互错开以使气囊的腔体与外界隔离。由于气囊的腔体与外界是否连通可以通过转动气囊和连接器之间的周向位置实现,在挤压气囊的过程中无需通过手指封堵住气孔,通过双指挤压气囊能够实现排液,使得操作使用更为方便;并且,通过转动错位的方式实现密封,相比手指按压密封,具有更好气密性。气密性。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包含毛细管和夹持毛细管的固定件,固定件另一端链接有气囊,气囊尾部设有开口。使用时,将毛细管插入液体中,由于毛细血管效应,液体进入毛细管中,将毛细管转移到加样位,用一根手指将气囊尾部的开口堵住,用另外两根手指挤压气囊使得毛细管中的液体排出,松开气囊时需要先将堵住开口的手指移开,再松开挤压气囊的手指,否则可能导致液体被倒吸,如此需要三根手指进行操作,操作不方便,而且用手指对气囊进行密封,其密封性不足,难以将毛细管内的液体排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用于解决操作不方便以及气密性不足的问题。
[0004]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包括毛细管、连接器和气囊,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毛细管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器内具有连接腔,所述毛细管通过所述连接腔与所述气囊的腔体连通;
[0005]所述气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连接腔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气囊与所述连接腔的连接处;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气囊相对转动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或全部重叠以使所述气囊的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错开以使所述气囊的腔体与外界隔离。
[000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器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连接口内;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气囊具有所述连接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连接口的一端。
[000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连接器设有环形凸起;或者,所述连接口内设有环形凸起,所述连接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可转动的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000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的连接口收窄设置,所述连接口通过弹性变形连接所述连接器。
[000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气囊之间为阻尼转动连接。
[00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的外表面为磨砂表面。
[00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的连接腔内设有夹持件,所述毛细管的一端插入所述连接腔内,所述夹持件夹持固定所述毛细管。
[00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腔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连接腔的一端与所述气囊的腔体连通,所述连接腔的另一端被所述夹持件堵住,所述毛细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夹持件延伸至所述连接腔内。
[0013]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包括毛细管、连接器和气囊,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毛细管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器内具有连接腔,所述毛细管通过所述连接腔与所述气囊的腔体连通;
[0014]所述气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连接腔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气囊与所述连接腔的连接处;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气囊相对滑动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或全部重叠以使所述气囊的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错开以使所述气囊的腔体与外界隔离。
[00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器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连接口内;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气囊具有所述连接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连接口的一端;所述连接口内设有轴向的滑槽,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卡接在所述滑槽内。
[0016]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在连接器和气囊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连接器和气囊上,使得通过转动连接器和气囊之间的相对周向位置,能够控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重叠或错开;当微量液体转移装置需要给气囊充气时,通过转动调节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部分或全部重叠,气囊内的腔体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重叠区域与外界连通,实现充气;当微量液体转移装置需要将液体排出时,通过转动调节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完全错开,气囊内的腔体以及连接器内的连接腔与外界隔离,形成封闭腔,再通过挤压气囊能够将液体排除。由于气囊的腔体与外界是否连通可以通过转动气囊和连接器之间的周向位置实现,在挤压气囊的过程中无需通过手指封堵住气孔,通过双指挤压气囊能够实现排液,使得操作使用更为方便;并且,通过转动错位的方式实现密封,相比手指按压密封,具有更好气密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微量液体转移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微量液体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微量液体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一种实施例中微量液体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一种实施例中微量液体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5]1‑
毛细管,2

连接器,21

环形凸起,22

第二开口,23

滑块,3

气囊,31

连接口,32

环形凹槽,33

第一开口,34

滑槽,4

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目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需要三指同时进行操作,其原因在于将气囊与外界连通的开口设置在气囊收缩的区域位置上,并且开口为自然敞开状态,自身无法闭合,需要通过手指覆盖才能闭合开口,导致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两根手指握持挤压气囊,再通过第三根手指操作开口的打开和闭合。
[0027]基于上述分析,对气囊上的开口进行改进,其中对气囊上的开口位置和结构均进行改进。本申请中,将开口设置在气囊与连接腔之间的连接处,开口不位于气囊的收缩区域,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气囊上,第二开口设置在连接器上,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通过气囊和连接器的转动实现对齐打开和错开关闭。即开口的打开和关闭通过调节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相对位置实现,无需通过手指封堵实现,进而能够解放手指的操作。并且,开口自行封闭相比手指封堵具有更好的关闭效果,还能够避免手指误触操作带来的风险。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管、连接器和气囊,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毛细管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器内具有连接腔,所述毛细管通过所述连接腔与所述气囊的腔体连通;所述气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连接腔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气囊与所述连接腔的连接处;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气囊相对转动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或全部重叠以使所述气囊的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错开以使所述气囊的腔体与外界隔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器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连接口内;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气囊具有所述连接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连接口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连接器设有环形凸起;或者,所述连接口内设有环形凸起,所述连接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可转动的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连接口收窄设置,所述连接口通过弹性变形连接所述连接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气囊之间为阻尼转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外表面为磨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明胡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逗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