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875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包括: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所述织物芯设置在第一胶片和第二胶片之间,所述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通过原材料输送机构输送至压制机构;压制机构对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进行压制,以形成输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材料输送机构输送原材料层和压制机构对原材料层进行压制共同完成输送带的生产,增加了输送带的强度,提高了输送带的质量。提高了输送带的质量。提高了输送带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输送带全面应用到机械化生产中,对输送带加工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输送带的加工技术决定着输送带质量。
[0003]申请号为201320647673.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刺辊的阻燃输送带生产装置,包括托辊A、压辊、刺辊、浸渍槽、托辊B,该托辊A和托辊B均通过支架安装在浸渍槽的顶部,托辊A和托辊B之间装有压辊,所述刺辊安装在压辊和托辊B之间,刺辊下方设置有底脚辊A,托辊B下方设置有底脚辊B,底脚辊A和底脚辊B固装在浸渍槽的底部。
[0004]现有装置通过刺辊中的小针刺把阻燃带刺出小孔,进而加速糊料浸透度,由于输送带上有小孔,降低了输送带的强度,影响输送带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输送带质量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包括: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所述织物芯设置在第一胶片和第二胶片之间,所述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通过原材料输送机构输送至压制机构;压制机构对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进行压制,以形成输送带;
[0007]原材料输送机构包括:固定杆组、移动横杆组和套杆组、移动横杆组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套杆组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和定位套组,所述固定杆组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在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竖直滑动槽,所述移动横杆组内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端部均设置在第一竖直滑动槽内,用以实现所述移动横杆组在固定杆组上下滑动,以调整套杆组在固定杆组上的实时位置,所述第一套杆设置在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套杆设置在第二横杆上,所述第三套杆设置在第三横杆上,所述套杆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移动横杆组所在的平面,在所述固定杆组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移动横杆组上下移动,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上均设置有水平滑动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三组动力装置,每组动力装置包括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水平滑槽内,当电动推杆在水平滑槽内向靠近固定杆一侧移动时,移动横杆组向上移动,当电动推杆在水平滑槽内向远离固定杆一侧移动时,移动横杆组向下移动;
[0008]所述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长度相等,第一套杆上套设有第一胶层,第一胶层由若干第一胶片卷合而成,第二套杆上套设有织物芯层,织物芯层由若干织物芯卷合而成,第三套杆上套设有第二胶层,第二胶层由若干第二胶片卷合而成,所述第一套杆、第
二套杆和第三套杆远离移动横杆组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套组包括定位套,套杆和定位套之间螺纹连接,实现对原材料层在套杆组上的限位;
[0009]压制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压制辊,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竖直滑动槽,所述压制辊包括固定辊和活动辊,固定辊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活动辊包括辊体和转轴,所述辊体相对于所述转轴进行转动,所述活动辊设置在第二竖直滑动槽内,用以实现所述活动辊在支撑架上下滑动,以调整活动辊在支撑架上的实时位置,从而对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形成间隙通道进行调整,在所述支撑杆组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活动辊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电升降器,所述电升降器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端设置在活动辊的一端用以托举转轴,当电升降器向上升时,活动辊也向上移动,当电升降器向下降时,活动辊向下移动;
[0010]所述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形成间隙通道,第一胶片、织物芯和第二胶片同时从间隙通道穿过,设置有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织物芯层的输出切点与间隙通道的水平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胶层的输出切点到间隙通道的中心点形成的线段和第三胶层的输出切点到间隙通道的中心点形成的线段分别与间隙通道的水平中心线的夹角相等。
[0011]进一步地,在输送带的加工过程中,所述移动横杆组在固定杆组上下滑动,所述固定杆组中左侧固定杆上设置有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至少三个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距离传感器与原材料层之间的距离,距离传感器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计算单元和信号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用以向原材料层发射若干束光,当光遇到原材料层发生反射,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反射回来的光,计时单元用以计算光从发射到接收单元接收到反射光经过的时间,计算单元用以计算距离传感器与原材料层之间的距离;
[0012]若计时单元计时结果为T,光速为c,那么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结果L=(T
×
c)/2;
[0013]当原材料输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距离传感器测量结果为L;
[0014]当原材料输送机构处于非第一状态时,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结果为L1;
[0015]当L1>L时,表示原材料层变小,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上移动,信号发射单元发出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上移动的信号;
[0016]当L1<L时,表示原材料层因移动横杆向下移动太多,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下移动,信号发射单元发出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下移动的信号;
[0017]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中控单元,中控单元用以接收信号发射单元发出的信号,当中控单元接收到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上移动的信号时,通知动力装置进行调节,电推动杆将在水平滑槽内向远离固定杆一侧移动时,移动横杆组向下移动,直至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结果L。
[0018]进一步地,在对动力装置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设置时间期限,用以对调节过程的时间进行限制,若在时间期限内,动力装置对移动横杆的上下移动调节没有达到预期,则对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进行调整;
[0019]若在时间期限内,动力装置对横杆的上下移动调节达到预期,则无需对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进行调整。
[0020]进一步地,在对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进行调整时,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
状态之上,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上时,维持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不变;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上,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时,增加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时,维持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不变;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上时,减小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
[0021]进一步地,在输送带的加工过程中,还包括:将压制好的输送带利用导向机构进行导向牵引,导向机构设置在压制机构的一侧,用以对输送带进行导向牵引,导向机构包括:电推动器、固定架、导向辊,所述电推动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部设置有导向辊,电推动器通过向上推动固定架构成伸缩结构,导向辊在固定架内部呈滚动设置。
[0022]进一步地,在输送带的加工过程中,还包括:
[0023]将输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包括: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所述织物芯设置在第一胶片和第二胶片之间,所述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通过原材料输送机构输送至压制机构;压制机构对第一胶片、第二胶片和织物芯进行压制,以形成输送带;原材料输送机构包括:固定杆组、移动横杆组和套杆组,移动横杆组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套杆组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和定位套组,所述固定杆组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在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竖直滑动槽,所述移动横杆组内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端部均设置在第一竖直滑动槽内,用以实现所述移动横杆组在固定杆组上下滑动,以调整套杆组在固定杆组上的实时位置,所述第一套杆设置在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套杆设置在第二横杆上,所述第三套杆设置在第三横杆上,所述套杆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移动横杆组所在的平面,在所述固定杆组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移动横杆组上下移动,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上均设置有水平滑动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三组动力装置,每组动力装置包括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水平滑槽内,当电动推杆在水平滑槽内向靠近固定杆一侧移动时,移动横杆组向上移动,当电动推杆在水平滑槽内向远离固定杆一侧移动时,移动横杆组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长度相等,第一套杆上套设有第一胶层,第一胶层由若干第一胶片卷合而成,第二套杆上套设有织物芯层,织物芯层由若干织物芯卷合而成,第三套杆上套设有第二胶层,第二胶层由若干第二胶片卷合而成,所述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远离移动横杆组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套组包括定位套,套杆和定位套之间螺纹连接,实现对原材料层在套杆组上的限位;压制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压制辊,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竖直滑动槽,所述压制辊包括固定辊和活动辊,固定辊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活动辊包括辊体和转轴,所述辊体相对于所述转轴进行转动,所述活动辊设置在第二竖直滑动槽内,用以实现所述活动辊在支撑架上下滑动,以调整活动辊在支撑架上的实时位置,从而对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形成间隙通道进行调整,在所述支撑杆组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活动辊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电升降器,所述电升降器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端设置在活动辊的一端用以托举转轴,当电升降器向上升时,活动辊也向上移动,当电升降器向下降时,活动辊向下移动;所述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形成间隙通道,第一胶片、织物芯和第二胶片同时从间隙通道穿过,设置有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织物芯层的输出切点与间隙通道的水平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胶层的输出切点到间隙通道的中心点形成的线段和第三胶层的输出切点到间隙通道的中心点形成的线段分别与间隙通道的水平中心线的夹角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的加工过程中,所述移动横杆组在固定杆组上下滑动,所述固定杆组中左侧固定杆上设置有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至少三个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距离传感器与原材料层之间的距离,距离传感器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计算单元和信号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用以向原材料层发射若干束光,当光遇到原材料层发生反射,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反射回来的光,计时单元用以计算光从发射到接收单元接收到反射
光经过的时间,计算单元用以计算距离传感器与原材料层之间的距离;若计时单元计时结果为T,光速为c,那么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结果L=(T
×
c)/2;当原材料输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距离传感器测量结果为L;当原材料输送机构处于非第一状态时,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结果为L1;当L1>L时,表示原材料层变小,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上移动,信号发射单元发出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上移动的信号;当L1<L时,表示原材料层因移动横杆向下移动太多,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下移动,信号发射单元发出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下移动的信号;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中控单元,中控单元用以接收信号发射单元发出的信号,当中控单元接收到原材料层输出切点向上移动的信号时,通知动力装置进行调节,电推动杆将在水平滑槽内向远离固定杆一侧移动时,移动横杆组向下移动,直至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结果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对动力装置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设置时间期限,用以对调节过程的时间进行限制,若在时间期限内,动力装置对移动横杆的上下移动调节没有达到预期,则对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进行调整;若在时间期限内,动力装置对横杆的上下移动调节达到预期,则无需对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进行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对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进行调整时,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上,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上时,维持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不变;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上,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时,增加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时,维持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不变;当第一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下,第二胶片输出切点位于第一状态之上时,减小间隙通道的纵向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的加工过程中,还包括:将压制好的输送带利用导向机构进行导向牵引,导向机构设置在压制机构的一侧,用以对输送带进行导向牵引,导向机构包括:电推动器、固定架、导向辊,所述电推动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部设置有导向辊,电推动器通过向上推动固定架构成伸缩结构,导向辊在固定架内部呈滚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径直纬织物芯耐油阻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的加工过程中,还包括:将输送带利用收卷机构进行收卷,收卷机构包括:收卷架、电机、连接轴、收卷筒和安装结构,所述收卷架的一端外部设置有电机,收卷架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保尔力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