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物瓶盖及其水质检测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68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物瓶盖及其水质检测瓶,属于预储药物的容器瓶盖领域,包括盖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盖体的外壁上,还包括储物腔、变形腔、舱壁和凸环,储物腔设置在盖体的底部,储物腔设置成环绕变形腔侧壁,凸环分隔开储物腔和变形腔,舱壁设置在凸环上,且遮盖住储物腔的开口,舱壁可变形进入到变形腔中,该储物瓶盖具备储物腔,能够在其中存放定量的指示剂,可变形的舱壁用于封锁储物腔防止其中的容纳物脱落,可在外力的作用下打开,提高储物腔的的保质期,该水质检测瓶具备有储物瓶盖,能够在采样时不用携带和添加指示剂,降低了操作难度。作难度。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物瓶盖及其水质检测瓶


[0001]本技术涉及预储药物的容器瓶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物瓶盖及其水质检测瓶。

技术介绍

[0002]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其中水质检测是环境检测系统中关键的一环,环保部门需要对工业产生的废水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抽检,但是每次检测都需要送水样到检测中心或者相关检测院,流程过程过于繁琐和冗长,不适合快速地检测和得到检测结果,为了实现水质的快速检测,一般采用水质检测试剂盒对水样进行现场取样和检测,反应结果能直观显示,但是在水质检测时,需要由人工加入适量的酸碱指剂或者相应的检测试剂,这个操作需要较高的熟练度和检测经验,并且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样本污染,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严重的时候,需要多次取样检测后进行观察分析,给现场取样和结果分析带来了诸多不便。
[0003]现有公布号为CN107554962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瓶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固定保护圈,所述内盖套设于所述外盖的内侧,所述外盖的内壁向下延伸形成凸起,所述凸起为环形或多边形,所述凸起的下端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内盖的顶部位置设有膜,所述膜与所述内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盖的底端与所述固定保护圈相连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瓶盖是双层设计,结构复杂,只能用于添加粉末或者液体添加剂,对于添加剂的物理形态有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储物瓶盖,该储物瓶盖具备可变形的舱壁和储物腔,解决了添加剂不方便储存和添加过程易发生外部污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储物瓶盖,包括盖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外壁上,还包括储物腔、变形腔、凸环和舱壁,所述储物腔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底部,所述储物腔设置成环绕所述变形腔侧壁,所述凸环分隔开所述储物腔和所述变形腔,所述舱壁设置在所述凸环上,且遮盖住所述储物腔的开口,所述舱壁可变形进入到所述变形腔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舱壁包括遮盖部、变形部和按压部,所述变形部的一端与所述遮盖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部相连,所述按压部处于所述变形腔的正上方,所述按压部的面积小于所述变形腔的面积,所述遮盖部处于所述储物腔的正上方,使得所述舱壁能够顺利的打开并释放所述储物腔的检测试剂。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储物腔包括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形成独立存储空间,用于分别储存几种不同类别的检测试剂。
[0009]优选的,所述凸环的高度小于所述盖体的深度,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所述舱壁损伤
到检测试剂。
[0010]优选的,所述变形部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舱壁容易发生变形,降低打开所述储物腔的难度。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成螺纹的,连接牢固不即使倾倒也不容易松动。
[0012]所述遮盖部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盖体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叶片设置成扇形,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留有间隙,方便生产瓶盖时填充检测试剂。
[0013]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覆盖在所述舱壁上,使得所述储物腔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延长检测试剂的保质期。
[0014]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水质检测瓶,该水质检测瓶可以通过变换瓶盖的方向和按压舱壁向瓶身内添加指示剂,解决了添加剂不方便和添加过程易发生外部污染的问题。
[001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6]一种水质检测瓶,包括储物瓶盖和瓶身,所述储物瓶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瓶身上。
[0017]优选的,所述瓶身的瓶口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可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连,将所述储物瓶盖破开和翻转即可实现检测试剂添加和容器的封闭,简化了操作。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该储物瓶盖具备储物腔,能够在其中存放定量的液体、粉末或者颗料状指示剂或者反应剂,方便携带和使用。
[0020](2)该储物瓶盖的储物腔上装有舱壁用于封锁储物腔防止其中的容纳物脱落,舱壁是可变形的,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打开,舱壁上覆盖有保护膜,用于进一步提高储物腔的保存能力,提高容纳物的保质期。
[0021](3)该水质检测瓶具备有储物瓶盖,能够在采样时不用携带和添加指示剂,储物瓶盖的外壁上具有两道螺纹线,储物瓶盖的两端都能连接在瓶身上,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质检测瓶的爆炸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水质检测瓶的轴测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水质检测瓶的正视图;
[0025]图4为图3上沿A

A线所示的剖面图;
[0026]图5为图3上沿B

B线所示的剖面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水质检测瓶的使用状态图一;
[0028]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水质检测瓶的使用状态图二;
[0029]图8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瓶身;11、取样腔;12、内螺纹;2、储物瓶盖;21、储物腔;22、变形腔;23、凸环;24、
盖体;25、第一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7、容纳腔;3、舱壁;31、遮盖部;32、变形部;33、按压部;4、保护膜;5、药丸;6、液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

图7所示,一种储物瓶盖,包括盖体24、第一连接部25、第二连接部26、储物腔21、变形腔22和舱壁3,第一连接部25和第二连接部26沿垂直于盖体24轴线的中线对称布置在盖体24的外壁上,储物腔21设置在盖体24中,储物腔21环绕在变形腔22侧面,储物腔21和变形腔22之间由凸环23隔开,舱壁3连接在凸环23的上端面,且遮盖住储物腔21的上方,舱壁3的向盖体24底面的投影一部分落在储物腔21内,另一端分落在变形腔22内,舱壁3可变形进入到变形腔22中,从而打开储物腔21,使其能够和外部连通。
[0035]优选地,变形腔22的截面是圆形的,与盖体24的截面一致,利用其处处形状一致的特点,使其能够适稳定地容纳舱壁3并将其束缚在变形腔22中,不会其自身弹力而复位。
[0036]进一步地,舱壁3包括遮盖部31、变形部32和按压部33,变形部32的一端与遮盖部31相连,另一端与按压部33相连,且变形部32的厚度小于遮盖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物瓶盖,包括盖体(24)、第一连接部(25)和第二连接部(26),所述第一连接部(25)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6)分别设置在所述盖体(24)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物腔(21)、变形腔(22)、凸环(23)和舱壁(3),所述储物腔(21)设置在所述盖体(24)的底部,所述储物腔(21)设置成环绕所述变形腔(22)侧壁,所述凸环(23)分隔开所述储物腔(21)和所述变形腔(22),所述舱壁(3)设置在所述凸环(23)上,且遮盖住所述储物腔(21)的开口,所述舱壁(3)可变形进入到所述变形腔(2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壁(3)包括遮盖部(31)、变形部(32)和按压部(33),所述变形部(32)的一端与所述遮盖部(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部(33)相连,所述按压部(33)处于所述变形腔(22)的正上方,所述按压部(33)的面积小于所述变形腔(22)的面积,所述遮盖部(31)处于所述储物腔(21)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21)包括多个容纳腔(27),所述容纳腔(27)形成独立存储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裕泽曹俊伍银爱陈政宜郑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