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53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排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包括设于隧道边墙上的防水板、固定架、排水管;所述固定架包括直线部、固定设于直线部一端的弯曲部;所述直线部设于隧道边墙上;所述排水管置于弯曲部上,所述防水板的下端绕过弯曲部并置于直线部与隧道边墙之间,使排水管隐藏于防水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固定架对隧道边墙背后纵向排水盲管进行固定定位,可以确保纵向排水盲管的纵坡与隧道设计纵坡一致;同时固定架将隧道衬砌背后的防水板底部进行固定,并利用防水板将纵向排水盲管反包于内,可确保防水板施工质量,又可避免纵向排水盲管渗漏水对衬砌造成不利影响。利影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排水
,涉及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对纵向排水盲管定位和安装无具体要求,由于对边墙排水管布置缺乏合适、可行的布置方案,导致现场施工纵向排水盲管的纵向坡度难以控制,经常造成排水不顺畅;同时,防水板端部和纵向排水管衔接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防水板与纵向排水管相接部位渗漏。目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管施工定位较为粗放,一般为随意放置在地上,一方面由于施工开挖平整度及误差,纵向排水盲管时高时低,难以保证纵向排水盲管高程;另一方面,在混凝土二次衬砌浇筑振捣时,由于泵送振捣压力作用容易使纵向排水盲管移位,甚至导致排水盲管破损堵塞,排水管移位、堵塞或损坏,都极有可能导致正常使用功能失效。亟需解决边墙背后纵向排水盲管定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隧道中排水盲管安装定位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包括设于隧道边墙上的防水板、固定架、排水管;所述固定架包括直线部、固定设于直线部一端的弯曲部;所述直线部设于隧道边墙上;所述排水管置于弯曲部上,所述防水板的下端绕过弯曲部并置于直线部与隧道边墙之间,使排水管隐藏于防水板内。
[0006]进一步,所述固定架有多个,且沿隧道长度方向布置。
[0007]进一步,所述隧道边墙上设有预埋件,所述直线部与预埋件之间设有放置防水板的空隙,所述直线部与预埋件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预埋件与直线部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直线部与预埋件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直线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预埋件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槽,所述螺栓设于滑槽中,并通过滑槽调整安装高度。
[0011]进一步,所述弯曲部呈U形。
[0012]进一步,所述直线部与弯曲部为一体结构,采用钢筋或钢板制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过固定架对隧道边墙背后纵向排水盲管进行固定定位,可以确保纵向排水盲管的纵坡与隧道设计纵坡一致;同时固定架将隧道衬砌背后的防水板底部进行固定,并利用防水板将纵向排水盲管反包于内,可确保防水板施工质量,又可避免纵向排水盲管渗漏水对衬砌造成不利影响。
[0014]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中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固定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

隧道边墙;2

防水板;3

排水管;4

固定架;41

直线部;42

弯曲部;5

预埋件;6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2,为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包括安装在隧道边墙1上的防水板2、固定架4、排水管3;固定架4包括直线部41、固定安装在直线部41一端的弯曲部42;直线部41安装在隧道边墙1上;排水管3置于弯曲部42上,防水板2的下端绕过弯曲部42并置于直线部41与隧道边墙1之间,使排水管3隐藏于防水板2内。固定架4有多个,且沿隧道长度方向布置,使排水管3倾斜布置,防止管内积水。
[0024]隧道边墙1上设置有预埋件5,直线部41与预埋件5之间设置有放置防水板2的空隙,直线部41与预埋件5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其中直线部41与弯曲部42为一体结构,采用钢筋或钢板制成。
[0025]请参阅图3,为固定架4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直线部41与预埋件5之间设置有连接
板,直线部41焊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螺栓6与预埋件5连接。
[00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隧道边墙上的防水板、固定架、排水管;所述固定架包括直线部、固定设于直线部一端的弯曲部;所述直线部设于隧道边墙上;所述排水管置于弯曲部上,所述防水板的下端绕过弯曲部并置于直线部与隧道边墙之间,使排水管隐藏于防水板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有多个,且沿隧道长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边墙纵向排水盲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边墙上设有预埋件,所述直线部与预埋件之间设有放置防水板的空隙,所述直线部与预埋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边墙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陈扬勇李信臻李波曹伟黄果熊雅蒋荣衡张孝伟孙建国余晓金陈潇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