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48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包括水平放置的滤筒及内置在滤筒中的吸污装置,所述吸污装置包括吸污管,所述吸污管平行所述滤筒轴向设置且始终位于所述滤筒内部上方,靠近所述滤筒内壁;在所述吸污管距离所述滤筒内壁最近的侧面上开设有吸污口,所述吸污管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抽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滤筒内设置吸污管,吸污管上设有对准滤筒内壁的吸污口,利用抽气泵在吸污管内形成负压,将吸污口所对准的滤筒表面进行强力吸污清洁,随着滤筒旋转,吸污口扫过滤筒内壁,全部进行清洁,针对性强且不留死角。与高压水反冲洗方式相比,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污式微滤机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吸污式微滤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养殖水处理多采用微滤机进行过滤,而微滤机在使用时存在诸多弊端。
[0003]第一,微滤机耗能高,运行成本高。微滤机运作时需要两个电机协同配合,一个电机带动过滤网转动,对水体进行过滤除杂,另一个电机抽取高压水对过滤网进行反冲洗,保证滤网不被污物堵塞,维持微滤机运转。
[0004]第二,采用高压水反冲洗的方法清洗过滤网,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0005]因此,我们要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水处理成本,寻找一种新的办法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目前的不足,提出一种吸污式微滤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滤筒及内置在滤筒中的吸污装置,所述吸污装置包括吸污管,所述吸污管平行所述滤筒轴向设置且始终位于所述滤筒内部上方,靠近所述滤筒内壁;在所述吸污管距离所述滤筒内壁最近的侧面上开设有吸污口,所述吸污管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抽气泵。
[0009]优选地,还包括滤筒架,所述滤筒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端盘及支架;
[0010]所述滤筒两端敞口,所述端盘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滤筒两端,所述吸污管连接端穿出所述端盘;
[0011]所述支架包括内凹弧形板,所述内凹弧形板卡装在所述滤筒外侧面上,所述内凹弧形板与所述滤筒接触面内设置滚珠。
[0012]优选地,所述端盘上开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口。
[0013]优选地,所述吸污口为平行所述吸污管轴线开设的长槽,或者,所述吸污口为若干沿平行所述吸污管轴线排布的孔洞。
[0014]优选地,所述吸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污管一侧的分离刮板及集污槽;所述分离刮板平行所述吸污管,上侧边靠近所述滤筒内壁,下侧边与所述集污槽可拆卸连接,所述集污槽一端封闭,另一端穿出所述端盘。
[0015]优选地,还包括水旋转装置,所述水旋转装置包括箱体、叶片式旋转盘及传动装置;
[0016]所述叶片式旋转盘内置在箱体中,所述叶片式旋转装置具有穿出所述箱体的输出轴;
[0017]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叶片式旋转装置上方,通过进水动能和势能驱动所述叶片式旋转装置转动,所述出水管连接到所述滤筒端盘连接口
上;
[0018]所述传动装置将所述传动轴输出的动力转化为驱动滤筒旋转的动力。
[0019]优选地,所述滤筒内部设有水位检测开关,所述水位检测开关固定在所述端盘上,且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抽气泵相连;
[0020]和/或,所述抽气泵设置有定时开关,能定时开启和关闭抽气泵。
[0021]优选地,所述吸污式微滤机下方设置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具有出水口,所述吸污式微滤机净化后的水体汇流到所述储水箱。
[0022]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在滤筒内设置吸污管,吸污管上设有对准滤筒内壁的吸污口,利用抽气泵在吸污管内形成负压,将吸污口所对准的滤筒表面进行强力吸污清洁,随着滤筒旋转,吸污口扫过滤筒内壁,全部进行清洁,针对性强且不留死角。与高压水反冲洗方式相比,节约了水资源。
[0024](2)支架支撑滤网筒,端盘密封连接在滤筒端面,且不随滤筒旋动;此外端盘和滤筒可轻松拆开,方便换不同滤网的滤筒。
[0025](3)端盘不随滤筒转动,但能对滤筒端头进行良好密封,水体能在端盘上的连接口进入,污物也能从端盘连接口处及时排出。
[0026](4)利用水的动能和势能来驱动滤筒旋转,不需要外力驱动,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滤筒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吸污管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支架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滤筒和端盘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滤筒截面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叶片式旋转盘示意图。
[0034]图中:
[0035]1、水泵,21、箱体,211、进水管,212、出水管,22、叶片式旋转盘,221、输出轴,222、盘轴,223、叶片,23、传动装置,231、第一齿轮,232、第二齿轮,3、端盘,31、连接口,4、支架,41、内凹弧形板,5、滤筒,51、端环,52、滤网,6、储水箱,8、抽气泵,9、水位检测开关,10、吸污管,101、吸污口,11、分离刮板,12、集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7]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包括水平放置的滤筒5及内置在滤筒5中的吸污装置。
[0038]结合图2所示,滤筒5呈柱状,两端敞口且端部设有端环51,两端环51之间通过4根长条形支架连接,支架内部装有环状滤网52。端环51、长条形支架和滤网52均为不锈钢材质,可用于淡水或海水环境。滤网网眼可以为48、65、100、150、200、250目,可根据净水需要
选择。
[0039]如图3所示,吸污装置包括吸污管10,吸污管10平行滤筒5轴向延伸且与滤筒5等长,吸污管10不随滤筒5通转动,始终位于滤筒5内部的上方,靠近滤筒5内壁;在吸污管10距离滤筒5内壁最近的侧面上开设有吸污口101,吸污管10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用于连接抽气泵8及排出污物。在使用过程中,滤筒5旋转,而吸污管10固定不动,滤筒5每旋转一周,吸污管10便完成一次滤筒内壁的全面吸污清洁。相比于反冲洗式微滤机,节约水资源,针对性强,不留死角。
[0040]在本实施例中,吸污口101为平行吸污管轴线开设的长槽,长槽宽1.5mm,长50cm,工作时,窄而长的吸污口对滤网内壁形成强大吸力,有利于将污物从滤网上吸附下来。
[0041]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污口为若干沿平行吸污管轴线排布的孔洞,也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0042]结合图4、5所示,本微滤机还包括滤筒架,滤筒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端盘3及支架4。
[0043]滤筒5两端为敞口设置,端盘3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滤筒5两端,滤筒5旋转时,端盘3与滤筒5密封连接但不随滤筒5转动,端盘3、滤筒5之间可快速轻松拆开,方便更换不同滤网的滤筒。端盘3直径比滤筒5端环略大,端盘3可覆盖滤筒5端环,保证密封性。端盘3上距离上方5CM处开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口31,可允许管路通过,当滤筒内水位过高时,也可以作为溢水口,其中吸污管10连接端便是通过连接口31穿出端盘3的。
[0044]采用支架4支撑滤筒。支架4包括内凹弧形板41,内凹弧形板卡装在滤筒5下侧面端环51上,内凹圆弧板41所对应的圆心角约1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滤筒及内置在滤筒中的吸污装置,所述吸污装置包括吸污管,所述吸污管平行所述滤筒轴向设置且始终位于所述滤筒内部上方,靠近所述滤筒内壁;在所述吸污管距离所述滤筒内壁最近的侧面上开设有吸污口,所述吸污管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抽气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筒架,所述滤筒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端盘及支架;所述滤筒两端敞口,所述端盘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滤筒两端,所述吸污管连接端穿出所述端盘;所述支架包括内凹弧形板,所述内凹弧形板卡装在所述滤筒外侧面上,所述内凹弧形板与所述滤筒接触面内设置滚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盘上开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口为平行所述吸污管轴线开设的长槽,或者,所述吸污口为若干沿平行所述吸污管轴线排布的孔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污式微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行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连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