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板和聚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67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灯板和聚光灯,其中,灯板包括:多个灯珠排,多个灯珠排沿第一方向排布;电路板,电路板具有顶层线路和底层线路,顶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顶层线路单元,底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底层线路单元;顶层线路包括正电极C和负电极D,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一线路连接线路,第一连接线路用于连接多个灯珠排中相同类型的灯珠;第一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板和聚光灯


[0001]本技术涉及聚光灯
,特别涉及一种灯板和聚光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灯具不再只是照明工具,以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例如在拍摄、摄影等均需要用到灯光作为补光,以提升拍摄效果。但目前的聚光灯在作为补光时,难以满足拍摄所需的效果,导致拍出照片质感差,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当人们设计新的灯珠排布时,原有的线路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灯珠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灯板,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灯珠排布适应性和结构紧凑灯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灯板,包括:
[0005]灯珠,所述灯珠包括多个冷色灯珠和/或多个暖色灯珠,灯珠排列形成多个灯珠排,多个灯珠排沿第一方向排布;
[0006]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灯珠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
[0007]所述电路板具有顶层线路和底层线路,所述顶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顶层线路单元,所述底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底层线路单元;
[0008]所述顶层线路包括正电极C和负电极D,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一线路连接线路,第一连接线路用于连接多个灯珠排中相同类型的灯珠;
[0009]第一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D2起点D1连接;连接点D2与第一顶层线路单元C2

C3的起始点C2连接;连接点C3与第二底层线路单元D3

D4的起点D3连接;连接点D4与第二顶层线路单元C4

C5的起始点C4连接;连接点C5与负电极D连接。
[0010]可选地,第一底层线路单元位于底层线路左侧的边缘,所述第一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的D1向左上方延伸至D2;和/或,
[0011]连接点D1对应正电极C处的连接点设置;和/或,
[0012]第一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2开始,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3;和/或,
[0013]第二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D3向左上方延伸至连接点D4;和/或,
[0014]第二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4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5。
[0015]可选地,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二线路连接线路,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与第一连接线路并联设置;
[0016]第二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D2起点D1连接;连接点D2与第三顶层线路单元C6

C7的起始点C6连接;连接点C7与第三底层线路单元D5

D6的起点D5连接;连接点D6与第四顶层线路单元C8

C9的起始点C8连接;连接点C9与负电极D连接。
[0017]可选地,第三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6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7;和/或,
[0018]第三底层线路单元先向左延伸,再向上方延伸至连接点D6;和/或,
[0019]第四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8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9,和/或,
[0020]所述顶层线路包括第一电连接块,第一电连接块将连接点C1、连接点C2和连接点C6连接在一起。
[0021]可选地,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三线路连接线路,所述第三连接线路与第一连接线路并联设置;
[0022]第三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D2起点D1连接;连接点D2与第五顶层线路单元C10

C11的起始点C10连接;连接点C11与第四底层线路单元D7

D8的起点D7连接;连接点D8与第六顶层线路单元C12

C13的起始点C12连接;连接点C13第五底层线路单元D9

D10的起点D9连接,连接点D10与第七顶层线路单元C15

C16的起始点C15连接;连接点C16第六底层线路单元D11

D12的起点D11连接,连接点D12与负电极D连接。
[0023]可选地,第五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10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11;和/或,
[0024]第四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D7先向左延伸、再向上延伸至连接点D8;和/或
[0025]第六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12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13;第六顶层线路单元位于第五顶层线路单元的右侧;和/或
[0026]第五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D9向左上方延伸至连接点D10;和/或
[0027]顶层线路包括第二电连接块,第二电连接块自连接点C14向左上方延伸至连接点C15;和/或
[0028]第七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15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16;和/或
[0029]第六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D11向右下方延伸至D12。
[0030]可选地,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四线路连接线路,所述第四连接线路与第一连接线路并联设置;
[0031]第四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D2起点D1连接;连接点D2与第八顶层线路单元C1

C17的起始点C1连接;连接点C17与第七底层线路单元D13

D14的起点D13连接;连接点D14与第九顶层线路单元C18

C19的起始点C18连接;连接点C19与负电极D连接。
[0032]可选地,其特征在于,第八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1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17;
[0033]第九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18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19;
[0034]连接点C19通过第三电连接块与右上方的负电极D电连接。
[0035]可选地,第七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D13向左上方延伸至连接点D14。
[003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聚光灯,包括灯板,所述灯板包括:
[0037]灯珠,所述灯珠包括多个冷色灯珠和/或多个暖色灯珠,灯珠排列形成多个灯珠排,多个灯珠排沿第一方向排布;
[0038]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灯珠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
[0039]所述电路板具有顶层线路和底层线路,所述顶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顶层线路单元,所述底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底层线路单元;
[0040]所述顶层线路包括正电极C和负电极D,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一线路连接线路,第一连接线路用于连接多个灯珠排中相同类型的灯珠;
[0041]第一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D2起点D1连接;连接点D2与第一顶层线路单元C2

C3的起始点C2连接;连接点C3与第二底层线路单元D3

D4的起点D3连
接;连接点D4与第二顶层线路单元C4

C5的起始点C4连接;连接点C5与负电极D连接。
[0042]本技术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珠,所述灯珠包括多个冷色灯珠和/或多个暖色灯珠,灯珠排列形成多个灯珠排,多个灯珠排沿第一方向排布;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灯珠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电路板具有顶层线路和底层线路,所述顶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顶层线路单元,所述底层线路包括多个断开的底层线路单元;所述顶层线路包括正电极C和负电极D,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一连接线路,第一连接线路用于连接多个灯珠排中相同类型的灯珠;第一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D2 起点D1连接;连接点D2与第一顶层线路单元C2

C3的起始点C2连接;连接点C3与第二底层线路单元D3

D4的起点D3连接;连接点D4与第二顶层线路单元C4

C5的起始点C4连接;连接点C5与负电极D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位于底层线路左侧的边缘,所述第一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的D1向左上方延伸至D2;和/或,连接点D1对应正电极C处的连接点设置;和/或,第一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2开始,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3;和/或,第二底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D3向左上方延伸至连接点D4;和/或,第二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4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二连接线路,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与第一连接线路并联设置;第二连接线路为:正电极C与第一底层线路单元D1

D2 起点D1连接;连接点D2与第三顶层线路单元C6

C7的起始点C6连接;连接点C7与第三底层线路单元D5

D6的起点D5连接;连接点D6与第四顶层线路单元C8

C9的起始点C8连接;连接点C9与负电极D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第三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6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7;和/或,第三底层线路单元先向左延伸,再向上方延伸至连接点D6;和/或,第四顶层线路单元自连接点C8向右下方延伸至连接点C9,和/或,所述顶层线路包括第一电连接块,第一电连接块将连接点C1、连接点C2和连接点C6连接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C和负电极D之间具有第三连接线路,所述第三连接线路与第一连接线路并联设置;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恺谭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颂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