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24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杯盖,包括杯盖顶所述杯盖顶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固定连接有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所述杯盖顶下固定连接有内导向柱,所述内导向柱套合连接有外导向柱,所述外导向柱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固定连接有杯盖体。热水进入杯中,杯盖温度改变,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拉伸,使杯盖顶沿外导向柱向上移动,热量通过杯盖顶与杯盖体的间隙溢出,水能更快的冷却,杯中温度下降后,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收缩,杯盖顶沿外导向柱方向向下移动,杯盖顶与杯盖体闭合,使杯中的水不易冷却。却。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杯盖


[0001]本技术涉及水杯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杯盖。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习惯将水烧开之后冷却至合适的温度再饮用,然而,在夏季时水杯中的热水不容易很快冷却,需要将杯盖打开冷却较长一段时间后才适合饮用,但是打开杯盖灰尘、蚊虫会掉入水里;在冬季使用保温杯盛水饮用时,水温的下降速率同样不可控,盖上杯盖时水温下降较慢,而打开杯盖时杯中的热水又极容易变凉。
[0003]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散热杯盖,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点,如:水杯中的热水不易冷却,提供一种散热杯盖,该散热杯盖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水杯普遍存在的散热慢的问题,且该水杯具有温度检测功能,使人们很好的掌握最佳的饮茶或喝水时间,同时具有防尘防虫的功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散热杯盖,包括杯盖顶、内导向柱、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外导向柱、支撑盘和杯盖体,所述杯盖顶底部有第一固定槽,所述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槽内,所述杯盖顶下方与内导向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导向柱为两个对称的弧形柱体,所述外导向柱为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内导向柱嵌合在外导向柱内部。
[0007]所述外导向柱一侧固定安装在支撑盘上方,所述支撑盘为圆盘,所述支撑盘与外导向柱同心,所述支撑盘上方固定设置有圆柱,所述圆柱与支撑盘同心且在外导向柱内侧,所述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与圆柱套合连接,所述支撑盘上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支撑盘同心,所述第二固定槽与圆柱相接且在外导向柱内侧,所述第二固定槽形状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适配且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槽内,所述支撑盘上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在第二固定槽与外导向柱之间,所述内导向柱可经透气孔穿过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杯盖体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杯盖顶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杯盖顶底部与杯盖体内缘位置形状大小相配合,使用时,杯盖顶底部与杯盖体内缘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圆柱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过渡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孔以支撑盘中心为圆心每隔60度均匀分布在支撑盘上。
[0011]优选的,所述内导向柱长度长于外导向柱,所述内导向柱两个弧形柱底部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盘下方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两侧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同心,所述第一限位内过盈配合有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通过限位销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盘外侧有内螺纹,所述杯盖体内部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盘与杯盖体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0013]工作原理
[0014]实际使用时,常温下杯盖顶和杯盖体贴合,杯子中加入热水,杯中温度上升, 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沿着圆柱向上伸长,推动杯盖顶和内导向柱沿着外导向柱向上移动,当内导向柱带动限位环移动到外导向环上端时,限位环卡死,使得内导向环和杯盖顶停止向上移动,此时杯盖顶距离杯盖体2cm,起到了散热的作用,同时提示使用者此时水温超过75摄氏度,不宜饮用。
[0015]当杯中的温度降低时,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收缩,带动杯盖顶和内导向柱沿着外导向柱向下移动,直到被盖顶和杯盖体贴合,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提示使用者此时水温低于45摄氏度,适宜引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使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使得杯盖可以自动开合,达到了加快热水冷却的目的。
[0018]本技术通过被盖顶和杯盖体无缝配合实现,水在常温时不会洒出,通过设置限位环,达到控制开口的大小,在保证散热能力的同时防虫防尘。
[0019]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盘与杯盖体螺纹连接,清洗和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盖顶及内导向柱示意图;
[0022]图3为外导向柱及支撑盘示意图;
[0023]图4为杯盖体示意图。
[0024]图中:1、杯盖顶;1

1、第一固定槽;2、内导向柱;2

1、第一限位孔;3、TiNi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外导向柱;5、支撑盘;5

1、孔;5

2、第二固定槽;5

3、透气孔;5

4、圆柱;5

5、内螺纹;6、限位环;6

1、第二限位孔;7、固定销; 8、杯盖体;8

1、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本技术采用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完全形变温度为75摄氏度,低于 45℃时恢复形状,该TiNi形状记忆合金为市场上直接购买,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0028]实施例一
[0029]参照图1

4,一种散热杯盖,包括杯盖顶1、内导向柱2、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外导向柱4、支撑盘5和杯盖体8,杯盖顶1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杯盖顶1底部与杯盖体8内缘位置形状大小相配合,使用时,杯盖顶1 底部与杯盖体8内缘相贴合,保证了水杯的密
封性和保温功能。
[0030]杯盖顶1底部有第一固定槽1

1,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槽1

1内,杯盖顶1下方与内导向柱2一侧固定连接,内导向柱2为两个对称的弧形柱体,外导向柱4为空心圆柱体,内导向柱2嵌合连接在外导向柱 4内部,外导向柱4一侧固定安装在支撑盘5上方,支撑盘5为圆盘,支撑盘5 与外导向柱4同心,支撑盘5上方固定设置有圆柱5

4,圆柱5

4与支撑盘5同心且在外导向柱4内侧,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与圆柱5

4套合连接,支撑盘5上设有第二固定槽5

2,第二固定槽5

2与支撑盘5同心,第二固定槽5

2 与圆柱相接且在外导向柱4内侧,第二固定槽5

2形状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适配且T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顶(1)、内导向柱(2)、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外导向柱(4)、支撑盘(5)和杯盖体(8),所述杯盖顶(1)底部有第一固定槽(1

1),所述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槽(1

1)内,所述杯盖顶(1)下方与内导向柱(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导向柱(2)为两个对称的弧形柱体,所述外导向柱(4)为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内导向柱(2)嵌合在外导向柱(4)内部;所述外导向柱(4)一侧固定安装在支撑盘(5)上方,所述支撑盘(5)为圆盘,所述支撑盘(5)与外导向柱(4)同心,所述支撑盘(5)上方固定设置有圆柱(5

4),所述圆柱(5

4)与支撑盘(5)同心且在外导向柱(4)内侧,所述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与圆柱(5

4)套合连接,所述支撑盘(5)上设有第二固定槽(5

2),所述第二固定槽(5

2)与支撑盘(5)同心,所述第二固定槽(5

2)与圆柱相接且在外导向柱(4)内侧,所述第二固定槽(5

2)形状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适配且TiN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3)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槽(5

2)内,所述支撑盘(5)上有透气孔(5

3),所述透气孔(5

3)在第二固定槽(5

2)与外导向柱(4)之间,所述内导向柱(2)可经透气孔(5

3)穿过支撑盘(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峻季阳姚遥孙逸飞马琳博喻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