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08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涉及铜管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和深冷处理罐,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衔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深冷处理罐,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衔接板位于深冷处理罐的一侧,衔接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衔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伸缩杆、衔接板、衔接框、齿条、复位弹簧、电机和半齿轮,解决了现有的液体法深冷处理装置不便于对内部所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在铜管深冷加工的过程中,一些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会相互接触,致使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不易充分接触液氮,容易导致铜管深冷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容易导致铜管深冷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容易导致铜管深冷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铜管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冷处理是指以液氮为制冷剂,在低于

130℃的温度对工件进行处理的方法,深冷处理能在不降低工件强度与硬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工件的韧性,深冷处理方法分为液体法和气体法两种,液体法是将工件直接放入液氮中,处理温度为

150℃,气体法是通过液氮的气化潜热和低温氮气吸热制冷,处理温度达

196℃,处理效果较好,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现有的液体法深冷处理装置不便于对内部所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在铜管深冷加工的过程中,一些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会相互接触,致使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不易充分接触液氮,容易导致铜管深冷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因此,现有的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杆、衔接板、衔接框、齿条、复位弹簧、电机和半齿轮,解决了现有的液体法深冷处理装置不便于对内部所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在铜管深冷加工的过程中,一些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会相互接触,致使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不易充分接触液氮,容易导致铜管深冷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电机带动半齿轮进行缓慢的转动,从而推动齿条,最终使得深冷处理罐向一侧转动,当半齿轮与齿条相分离时,复位弹簧会迅速带动齿条复位,使得深冷处理罐进行复位摆动,从而能够对内部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提高铜管的深冷处理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深冷处理罐,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深冷处理罐,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位于深冷处理罐的一侧,所述衔接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衔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框,所述衔接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衔接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另一端贯穿通孔,所述衔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齿条之间相啮合,通过液压伸缩杆、衔接板、衔接框、齿条、复位弹簧、电机和半齿轮,解决了现有的液体法深冷处理装置不便于对内部所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在铜管深冷加工的过程中,一些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会相互接触,致使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不易充分接触液氮,容易导致铜管深冷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电机带动半齿轮进行缓慢的转动,从而推动齿条,最终使得深冷处理罐向一侧转动,当半齿轮与齿条相分离时,复位弹簧会迅速带动齿条复位,使得深冷处理罐进行复位摆
动,从而能够对内部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提高铜管的深冷处理效果。
[0008]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板的靠近深冷处理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能够对深冷处理罐的摆动进行限位,其深冷处理罐内部的铜管因惯性能够进行大幅度的晃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铜管的晃动效果,极大的降低了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不易充分接触液氮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铜管深冷处理效果的同时,能够协助深冷处理罐快速恢复静止状态,便于齿条再一次进行推动摇晃,降低深冷处理罐因持续的摆动与齿条发生撞击的可能性,保障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深冷处理罐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接触层,所述缓冲接触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能够降低深冷处理罐与缓冲弹簧之间的刚性碰撞,提高对深冷处理罐的防护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框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齿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之间构成滑动连接,能够对齿条的移动进行限位,提高齿条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深冷处理罐通过液压伸缩杆放置底板表面时,降低深冷处理罐与底板之间的刚性碰撞,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深冷处理罐的防护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框的一端与通孔之间相吻合,使得齿条在进行水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贯穿通孔,推动深冷处理罐。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液压伸缩杆、衔接板、衔接框、齿条、复位弹簧、电机和半齿轮,解决了现有的液体法深冷处理装置不便于对内部所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在铜管深冷加工的过程中,一些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会相互接触,致使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不易充分接触液氮,容易导致铜管深冷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电机带动半齿轮进行缓慢的转动,从而推动齿条,最终使得深冷处理罐向一侧转动,当半齿轮与齿条相分离时,复位弹簧会迅速带动齿条复位,使得深冷处理罐进行复位摆动,从而能够对内部加工的铜管进行晃动,提高铜管的深冷处理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缓冲弹簧,能够对深冷处理罐的摆动进行限位,其深冷处理罐内部的铜管因惯性能够进行大幅度的晃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铜管的晃动效果,极大的降低了铜管的局部外表面不易充分接触液氮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铜管深冷处理效果的同时,能够协助深冷处理罐快速恢复静止状态,便于齿条再一次进行推动摇晃,降低深冷处理罐因持续的摆动与齿条发生撞击的可能性,保障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衔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衔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00、底板;101、防护层;200、衔接杆;300、液压伸缩杆;400、深冷处理罐;401、缓冲接触层;500、衔接板;501、通孔;502、缓冲弹簧;600、衔接框;601、限位滑槽;700、齿条;701、复位弹簧;702、限位滑块;800、电机;900、半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00和深冷处理罐400,底板10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200,衔接杆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00,液压伸缩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生产用深冷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00)和深冷处理罐(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200),所述衔接杆(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00),所述液压伸缩杆(30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深冷处理罐(400),所述底板(1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500),所述衔接板(500)位于深冷处理罐(400)的一侧,所述衔接板(500)的表面开设有通孔(501),所述衔接板(5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框(600),所述衔接框(60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齿条(700),所述齿条(7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01),所述复位弹簧(701)的一端与衔接框(60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700)的另一端贯穿通孔(501),所述衔接板(5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00),所述电机(8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900),所述半齿轮(900)与齿条(700)之间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勃陈时君徐建强杨士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宇星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